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理教學中教材目錄的運用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利用教材目錄,引導學生復習與檢測。首先,在單元或教材知識復習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打開教材目錄,在教材目錄所對應的課題旁以條目方式來寫出關鍵字詞,通過對照教材目錄,學生則可快速回顧章節或整本教材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結構.例如,在講“力”時,教師可引導回憶各知識點,如力的概念;三種常見的力(重力、彈力、摩擦力);運動和力(牛頓運動定律等);物體的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等).在不同課題中寫出關鍵字詞,“最大靜摩擦力”的具體值,因兩物體的接觸面材料情況與壓力等因素而異).其次,教師可引導學生將教材目錄通讀一遍,然后拆解目錄題目,對重點概念與規律進行自我復習與檢測.另外,還可將目錄題目通過問題形式進行多樣化復習檢測,如學生相互提問、教師提問、自我檢測等,以了解對知識的把握程度,查缺補漏.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運用教材目錄進行復習教學,以幫助學生梳理各章節知識脈絡,把握知識整體結構,從而提高復習效率.
1.巧用教材目錄,展開章節復習教學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章節復習教學也是重要教學環節,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有效途徑.在章節復習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向學生灌輸已經總結歸納好的知識體系,而且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建立物理知識網絡與體系,使其學會學習.在學習一章節知識后,教師可指導學生借助目錄法自主梳理知識,構建知識體系,便于復習與鞏固知識.通過目錄法,可幫助學生不局限于本章具體知識與內容,而是更深入地觀察與研究本章目錄中對應的章節題目,從而直觀而簡便地理清與歸納出本章的重點知識條目,并認識到每節知識點前后順序的組織與安排均蘊涵著一定的邏輯關系.例如,在講“相互作用”時,可用目錄法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由目錄看,我們先學習三種常見的力及其性質,然后學習與掌握力的運算.這隱藏了各知識的內在聯系:其中,摩擦力以彈力為基礎.因此,我們需先學習摩擦力.而力的合成又是在分析物體全面受力之后對若干共點力展開的矢量運算,我們需先了解三種基本性質力,并學會分析其受力情況.可見,通過目錄法,學生可由目錄角度來復習章節知識,以有效梳理章節基礎知識、重難點與每一知識之間的內在關系,從而有計劃、有目的,有方向地進行下一步復習活動,從而學會復習,提高復習效率.
2.巧用教材目錄,展開總復習教學
在總復習教學中,教師應與學生商定總復習計劃,使其了解該復習計劃的目的,明白該復習計劃的思路,以便主動復習.借助目錄法,教師可有效展開此教學設計.具體而言,即教師先拿出全部必考課本,打開每冊目錄,跨章節、跨課本地閱讀目錄,指導學生審視與歸納高中物理必考知識點.例如,高中物理必修1與必修2主要是力學知識,選修3-1與選修3-2主要是電學與磁學知識,這些都是高考基礎知識與重要知識;而選修3-4是關于波動學的知識,選修3-5主要是關于原子、量子物理學與動量守恒的知識,這些一般是高考選做題考查的知識點.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目錄順序加以提示,引導學生歸納知識點,以構建高中物理知識網絡.(本文作者:卞鈺 單位:江蘇省鹽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