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學物理教學翻轉課堂應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國外教育實驗研究成果的引入,以及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進入大眾視野并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翻轉課堂的應用,可以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該文分析了翻轉課堂應用于中學物理教學的意義,再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對翻轉課堂的教學特點、教學設計原則、關鍵環(huán)節(jié)設計進行闡述。
關鍵詞:翻轉課堂;物理教學;教學設計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以及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網絡教學走進了課堂教學。物理學是一門以數(shù)學為研究工具,以實驗為基礎,研究范圍大至宇宙、小至塵埃的自然科學。學生自初二開始學習物理,理論上,由于自身對于物理實驗的興趣,加上教師的指導,學生可以學好物理課。但事實并非如此,學生普遍認為物理難學,難以理解物理概念。究其原因是傳統(tǒng)的“一言堂”教學模式不適用于中學物理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開始在物理教學中得到推廣。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能夠更加高效地進行物理教學的實驗設計、定律推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翻轉課堂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成效,已經引起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也改善了傳統(tǒng)物理課堂教學的面貌,實現(xiàn)了物理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1翻轉課堂的相關概念與特點
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源于美國的林地公園高中。該校學生由于一些不可抗拒因素,無法按時到校上課。他們的兩位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Jon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Sams)在網上找到了一個可以錄制PowerPoint的軟件,利用這個軟件錄制視頻,幫助缺課的學生學習化學。后來,他們使用該軟件來錄制PPT演示文稿和實時講解的聲音,并把這個視頻放到網絡上,供學生自行下載并觀看學習。學生可以在家觀看視頻,提前學習新知識,而課堂時間則更多地用來答疑解惑。如此一來,“課前學習知識,在課堂上講解作業(yè)”的新型教學模式就與“在課堂上聽講,課后完成作業(yè)”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發(fā)生了“翻轉”。盡管“翻轉課堂”這一概念由這兩個老師提出,但是翻轉課堂的推廣則得力于可汗學院。可汗學院制作了大量精良的教學視頻,減小了開展翻轉課堂的難度,使其具備推廣的條件,增加了大眾對翻轉課堂的關注,讓其成為教育界研究的熱點。翻轉課堂具有以下特點。
1.1師生角色發(fā)生變化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具有絕對的權威,以教師為中心,對學生開展灌輸式學習。而在翻轉課堂中,教師由知識的傳遞者、授予者變成了指導者、引領者者,在學生遇到學習障礙時提供幫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不僅要制作精良的視頻,而且視頻內容要貼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打破了學習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成為學習的主體,更好地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1.2教與學變得更加高效
翻轉課堂把傳統(tǒng)課堂的學習部分變成了課前預習,使學生帶著問題來上課,提高了學習效率,加深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此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學資源由傳統(tǒng)的教科書、PPT,變成了教師精心制作的視頻,視頻一般時長20分鐘,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還可以保存、反復觀看,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1.3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流程
傳統(tǒng)課堂的學習流程是課前預習—課堂講解—課后鞏固。而翻轉課堂的學習流程則是課前學習、課堂鞏固,學生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把知識內化的過程集中在課堂中,真正實現(xiàn)授人以漁。
1.4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要求高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在課余時間進行,教師不便于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得不到及時的反饋。這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要求較高。
2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原則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型下,教師與學生都有新的任務安排。教師課前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學情分析,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視頻,根據學生反饋的線上作業(yè)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原則。
2.1保證教學流程的完整性
教學設計萬變不離其宗,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一樣都不能少,要保證各個流程順利完成。學情分析和教學內容的選擇尤其重要,必須進行及時的反饋,保證整個教學流程的高效性和完整性。
2.2明確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標
物理學是人類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對物體的運動、結構以及相互作用的本質認識,用事實、模型、概念、規(guī)律、原理、理論構建的一個健全的系統(tǒng)。物理學本身就是一門以自然科學為基礎、以數(shù)學為學習手段的學科,在學習基礎概念時自然也要注重科學性和目的性,因此教師在制作視頻時措辭要更加準確,目標要更為明確,知識框架要更加通透。
2.3注重物理知識的重難點
翻轉課堂的突出特點就是高效,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下達的學習目標一定要突出,可以分階段地指出學習目標,確保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更有效率,明確重難點。翻轉課堂突破了教學時空的限制,一些重難點知識可以通過不同的課程資源加以闡釋,進而解決了傳統(tǒng)課堂在內化知識與提高效率之間的矛盾。
2.4強調對于學習的反饋
由于翻轉課堂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課程,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必須強調每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的反饋,及時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根據反饋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更好地幫助學生內化知識。
3翻轉課堂關鍵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美國富蘭克林學院的RobertTalbert教授經過多年研究,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包括:(1)觀看教學視頻;(2)具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3)快速少量的測評:(4)解決問題,促使知識的內化;(5)總結和反饋。基本可以分為兩個部分:課前與課上。因此,基于RobertTalbert教授的結構模型和物理學科的學科特點,教學設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應包括課前預習單元的設計、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以及多媒體信息植入課堂。
3.1課前預習單元的設計
課前活動是翻轉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新知識、新概念首次輸入學生大腦的時間,關系著翻轉課堂的教學成效。因此,教師要重視此環(huán)節(jié)。此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是微課的設計、學習反饋的設計、學習臺階的設計。(1)微課的設計。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教師根據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通過計算機將講解的知識制作成可以播放的PPT,將難以理解的實驗制作成動畫,以微課的形式將教學內容呈現(xiàn)出來,并上傳至網絡供學生學習。(2)學習反饋的設計。翻轉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的評價機制是不一樣的,翻轉課堂的評價主體應該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師、家長、同學以及自己,不可一概而論。教學評價包括定性以及定量評價、總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評價的內容有問題選擇、學習表現(xiàn)、學習計劃、小組學習分工以及學習成果。(3)學習臺階的設計。根據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穿過最近發(fā)展區(qū)而到達潛在的發(fā)展區(qū),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提升,而在搭建學習臺階時要注重學習目標的創(chuàng)設。
3.2課堂學習活動的設計
翻轉課堂的核心就是通過學生課前預習課程知識,極大地提升課堂效率,幫助學生最大化地內化知識,從而掌握知識。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從來都不是教師教授的,而是學生通過搜尋學習資料、借助他人的指導而獲得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huán)境中的四大要素。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學習活動時,應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資源完成對當前所學知識的內化。
3.3多媒體信息植入課堂
翻轉課堂實現(xiàn)的前提是具備互聯(lián)網和計算機。無論是教師制作視頻,還是學生在家里預習知識,都需要計算機軟硬件資源的支持。因此,學校在推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要配齊計算機的軟硬件設備,如此才能確保多媒體信息植入課堂。
4結語
翻轉課堂是一次教育的革命,改變了師生在教學中的角色關系,改變了課堂的教學形式,以及知識的建構過程。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基本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突出了個性化學習需求。翻轉課堂既滿足了物理作為自然學科的實際教學需求,又滿足了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學生對于信息的整合應用需求,同時也迎合了國家對于提升中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
作者:林純行 張勇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四平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