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應用型人才培養是地方本科院校發展定位的必然選擇,堅持走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發展之路,是經濟社會發展對大學職能的要求,是高校安身立命、差異發展、錯位競爭的需要。專業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礎和依托,教育教學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尤其是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抓好品牌專業建設,以此帶動整體專業建設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目前,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高校越來越多,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依托人才市場,創出特色,打造自身的品牌,成為專業建設中的重中之重,文中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探索應用型本科品牌專業建設。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品牌專業
1核心概念界定
應用型本科:指以應用型為辦學定位,與傳統本科院校不同的本科院校。應用型本科教育對于滿足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應用本科教育屬于較高層次的技術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立交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相對于普通本科和高職專科而言的,它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專科層次的高職。普通本科和應用本科是本科教育的兩種類型,它們的關系應是平行發展的。應用本科是高職教育的一個層次,它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鮮明的技術應用性特征。應用型本科要求以體現時代精神和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觀、質量觀和教育觀為先導,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勢下構建滿足和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新的學科方向、專業結構、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全面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要求各專業緊密結合地方特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從教學體系建設體現“應用”二字,其核心環節是實踐教學。在培養規格上,應用本科培養的不是學科型、學術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在培養模式上,應用本科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重視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應用本科與高職專科相比也有較大的不同。高職專科主要培養一般企事業部門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尤其是培養大量一線需要的技術人才。應用本科則主要培養技術密集產業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并擔負培養生產第一線需要的管理者、組織者以及職業學校的師資等任務。
2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應用型本科建設有較多的研究:林燕認為專業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礎和依托,是高校建設的重要內容,并針對當前特色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問題的原因,并從學校科學定位、實踐教學、人才培養特色以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提出了解決問題的途徑(2013);潘瑜等從特色專業建設方案、工作目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教學設施建設、教學管理建設等方面進行特色專業建設工作。結合江蘇技術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的進展和成效,分析了應用型本科特色專業建設的輻射示范作用(2010);朱利榮認為應用型本科專業建設是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方面,是高等院校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整體教學水平的根本,并以應用型本科財務會計專業為例,從應用型本科專業建設的意義、課程體系改革、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探討應用型本科專業建設的方案(2012);黃家兵對示范性應用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要求進行了概述和總結,對皖西學院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進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為特色專業建設提供重要的參考(2011);郭秀穎認為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產物,必然要求盡快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而提升質量、加強內涵建設的關鍵,就在于學科專業建設。并結合黑龍江工程學院學科專業建設的實踐,闡述了新建本科院校轉型期學科專業的發展策略(2008);朱中華認為品牌、特色體現質量、水平和競爭優勢,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建院初期必須抓好品牌、特色專業建設,以此帶動整體專業建設水平的提高,并就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建設與評價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探討(2005),但應用型本科專業品牌建設研究不多。當前,國務院、教育部引導部分本科院校向應用型技術型高校轉型為我院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堅持走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發展之路,這是經濟社會發展對大學職能的要求,是教育主管部門對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需要,是對國外高等教育發展經驗的認識和總結,是高校安身立命、差異發展、錯位競爭的需要。
3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
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經過過去的積累和精心打造,已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應,在本區域有了一定的影響和社會知名度,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得到了社會和同行的充分肯定,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是由于物流管理專業發展相對較晚,應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尚處于轉型試點建設之中,其物流品牌專業的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
3.1整體思路不清晰
應用型本科院建設正處于試點建設過程中,很多課題需要探索。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如何建設?整體設計是否符合未來物流業發展需要?發展路徑是什么?達到什么目標和高度?學生畢業后的出路和教師、專業及學校的發展等問題還沒有理順,整體建設思路不清晰,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初期階段。在我國物流業高速發展和高校競爭空前激烈的今天,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整體思路明晰,措施切實可行,方案科學合理,效果目標實現等對管理者、專業帶頭人和教師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3.2專業定位不準確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企業轉型升級全面推進,物流業創新、融合和跨界發展,“互聯網+物流”風起云涌,智慧物流深入發展,傳統物流尋求突破,快遞電商異軍突起,物流業態的不斷創新和物流業大變革時代的來臨等,打破了物流業過去的格局,推動了物流業的創新,催生了新業態的出現,物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應用型本科要接“地氣”,對接企業需求,培養高素質物流人才,必須緊跟物流業的發展變革,在轉型試點建設中部分高校一時難以應對,認為機會很多,盲目跟風,忽視了自身實際,已忘初心,追求新穎,專業定位不準確。
3.3專業特色不明顯
高等學校品牌專業建設是旨在優化專業結構,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專業水平和專業特色是發展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品牌專業的重要措施。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專業建設存在缺乏生命力、專業基礎不強、內部評價監控機制不夠完善等薄弱之處,特別是由于物流管理專業起步晚、發展快、變化大,部分學校定位思路不清、定位不準、同質發展、服務對象不明、專業積累不夠、影響不大、對接地方產業不理想等,導致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品牌專業特色不明顯,制約了專業的發展。
3.4配套體系不完善
品牌專業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由于傳統模式的束縛,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的配套體系,如體制、機制、觀念、管理、人才培養方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品牌教材、師資隊伍、實訓實驗、教學模式、教學質量監控、考核和就業等不完善以及配套協調不夠等,影響了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品牌專業的建設發展。
3.5師資結構不匹配
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對師資結構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既要有一部分高學歷、高職稱和科研能力強、理論水平高的專職教師隊伍,又要有一部分實踐能力強、操作經驗足、管理水平高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同時在年齡結構、學緣結構、教育背景、理論與實戰等方面形成一支穩定的教師隊伍。從目前的情況看,大多數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師資隊伍、師資結構很難做到這一點,很多學校的老師基本上沒有企業行業的工作經歷,即便是到企業掛過職,也是淺嘗輒止,達不到應用本科人才培養的師資要求,同時企業的師資由于機制、時間、課時的安排等,實際運作中很難保證。
3.6服務社會不到位
社會服務是高校教師的基本職責之一,也是學校對外宣傳、展示專業、接觸社會、校企深度合作、鍛煉老師,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的一個突破口,因此其至關重要。但由于學校平臺、重視程度、社會影響、實踐經驗、教學任務繁重、時間保證和社會服務經驗缺乏等因素的影響,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在服務社會方面還很不到位,接觸社會、企業實際工作的機會偏少,認識物流業發展的現狀和應對物流業的變化受到限制,對物流業發展的前瞻不夠,社會影響有限等,不利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品牌專業的建設和發展。
4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的建議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的精神,高等學校品牌專業建設是旨在優化專業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辦出專業水平和特色。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品牌專業根據高校自身的辦學目標、辦學特色和優勢,采取綜合配套措施,培養出高質量的畢業生和在科技方面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以此來鞏固自身的競爭優勢和發展后勁,并確立起學校自身的學術地位和社會聲譽,拓寬學校生存空間。
4.1樹立科學的物流管理品牌專業理念,準確進行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定位
樹立科學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品牌專業理念對于建立物流管理品牌專業的建設至關重要,也是應用型本科院校二級學院院長、專業負責人、教授和團隊成員應重點研究的問題,要做好充分的調研,與政府主管部門、行業企業、學校及相關人員進行深入研究探討,認真研究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如何建設、整體設計是否符合未來物流業發展需要、發展路徑、達到的目標和高度、學生畢業后的出路和教師、專業及學校的發展等方面,理清思路,樹立科學的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理念,創建專業品牌、引領專業發展。準確進行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定位是應用型本科院校進行物流管理品牌專業設計、塑造與發展品牌形象的核心和關鍵。物流管理專業在進行品牌定位時,應遵循企業需求導向原則、差異化原則、個性化原則和動態調整原則。通過細分人才需求市場、目標市場選擇和具體定位,創造與渲染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個性化特色。
4.2完善物流管理品牌專業配套體系,塑造物流管理專業的品牌形象
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要建立支持的配套體系,加強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特色建設和品牌建設,應加強調研論證,挖掘特色專業;應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學質量監控、教學方法、實踐環節、師資隊伍等幾個方面入手,探索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物流管理專業品牌建設之路;夯實基礎建設,積淀專業特色,從體制、機制、觀念、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健全專業評價與監控機制和提高就業質量等方面完善配套,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企業需要,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這樣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以特色塑造品牌形象,以成果塑造品牌形象,完善專業建設條件,改革專業建設思路,夯實專業建設成果,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做實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
4.3形成物流管理品牌專業的比較優勢,制定品牌專業核心內容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應根據行業競爭環境,結合自己學校的歷史、辦學積淀,形成自己的比較優勢,確立自己物流管理品牌專業的核心競爭力。形成比較優勢意識與老本科、重點本科院校實行“差異化”發展,在內涵、人才培養類型、規格和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形成“差異化”;二是與同類本科院校之間實行“錯位發展”,在專業發展方向上遴選體現所服務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領域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三是依靠學校多年發展的歷史積淀、優勢和特色形成自己的比較優勢;四是結合物流業新的發展趨勢率先引領物流專業發展形成相對先行先試的比較優勢。
4.4完善物流管理師資隊伍結構,做好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形象維護工作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建立一支數量適當、結構合理、業務精良的物流師資隊伍是辦好物流品牌專業建設的關鍵。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需要一批既具有物流管理理論知識,又要具備物流企業、配送中心、生產企業的物流管理部門的實際工作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重點高校專家學者和企業兼職教師隊伍。“雙師型”的培養途徑是讓擁有較高的物流理論知識的在校教師分期、分批到企業頂崗掛職,以掌握專業技能,完善專業經驗,通過派遣教師到高等院校進修、引進人才,提高師資的整體水平;聘請重點本科院校的專家學者兼任“彩虹學者”、客座教授和學科帶頭人等;聘請行業、企業和社會中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來學校兼職,打造本校“雙師型”專職教師、重點院校專家學者牽頭引領、行業企業專家學校兼職“三位一體”師資隊伍,做好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形象維護工作。
4.5提高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水平和質量,為品牌專業建設提供長期保證
人才培養質量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競爭的法寶,為物流企業培養優秀合格人才,是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水平和質量的第一要求,也是物流管理品牌專業能長盛不衰的源泉。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要積極推進校企進一步合作,找準企業與學校利益的共同點,建立校企之間長期穩定的組織聯系制度。學校發揮自身的人才和技術優勢,企業發揮自身的實習設備場所優勢,在企業建立實踐教學基地,聘請產業界專家為學校的專業建設和課程教學進行咨詢指導,與企業開展培訓及技術項目合作,建立面向未來的“實現學生、教師、學校、企業和社會多贏”的合作機制。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社會服務機制,創造有利條件利于教師參與社會服務,為教師尤其是中青年進一步鍛煉成長創造有利條件,也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總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品牌專業建設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工程,需要多管齊下、全員努力、多方支持、共同發展、開拓創新和不斷努力才能實現。
[參考文獻]
[1]魯昕.中國發展高峰論壇-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的重要舉措[J].2014.
[2]教育部、財政部.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J].
[3]黃荔.應用型大學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建設的幾點思考[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9(22).
[4]熊文杰.關于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J].職大學報,2008(1).
[5]李曉東,李道勝.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以臨沂大學為例[J].臨沂大學學報,2016(1).
[6]張敏,吳映萍,羅婧.物流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以惠州學院為例[J].物流科技,2012(12):57-60.
[7]王鵬飛.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本科轉型發展路徑探析———以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為例[J].物流科技,2016(9).
[8]曹俊,唐斌.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發展方向探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5):179-181.
作者:熊文杰 單位:武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