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遠程教育框架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遠程教育框架下,高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面臨著重大的發展機遇。本文基于“現代遠程教育”的基本內涵,分析了當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根源,從明確人才培養的新目標、建立人才培養的新方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三個維度,對構建遠程教育框架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路徑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遠程教育;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當前,我國物流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管是技術方面還是管理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與提升。在此背景下,物流企業的崗位技能要求也在不斷變化,這也使得傳統的物流人才培養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形勢和需要。高校是人才培養的基地和搖籃,只有全面革新舊的人才培養方式,才能真正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由于產業結構的變化速度快,使得部分高校在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仍然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進而導致出現一些問題和不足。高校必須要善于利用新的技術手段革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以提高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水平。
一、“現代遠程教育”的基本內涵
1.“現代遠程教育”的含義一般來說,“現代遠程教育”指的是憑借網絡技術和現代多媒體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而建立的一種新興教育方式。“現代遠程教育”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在時間與空間上是“分離”的狀態,兩者擺脫了空間與時間的限制;二是“現代遠程教育”依托的是現代信息技術,是建立在現代互聯網之上的;三是“現代遠程教育”有組織的系統工程,以學生的自我學習為主,教師主要起到助學輔助的作用。
2.“現代遠程教育”的理論基礎“現代遠程教育”是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知靈活性理論和數據集工程研究范式理論基礎之上的。從本質來說,“現代遠程教育”屬于數字化學習的方式,同時兼具了個性化學習的特點。“現代遠程教育”的理念是基于“學習者為中心”,根據學習者的學習特點和實際需要,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服務,以滿足學習者的需求。人的學習特征,主要包含了聽覺、視覺和動覺三種類型。通常人的思維有形象、抽象、有序和自由四種思維形式。而不同個性的學習者會選擇不同的學習類型和思維方式開展學習活動。學習者會更加傾向于自己熟悉的學習風格與學習環境。因為在其看來,這種組合會更加舒適且能提高學習成效。但是在傳統的課堂教育中,學習者受制于教師教學方式和習慣的制約,很難完全選擇自己想要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氛圍,學習者的個性難以得到發揚,但是在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中,學習者可以依據自身的偏好和需求,靈活、個性化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模式,以進一步獲得學習的愉悅感。這種學習模式,是完全基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其所具備的優勢是傳統課堂教學所無法達到的。
二、當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根源分析
1.當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1)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依然比較薄弱我國設置“物流管理專業”已經有20年的時間,經過不斷的探索研究和發展,我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教育模式,從理論教學到實踐操作能力培養日趨完善和健全。長期以來,傳統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于注重理論教學,對于學生實訓、實習方面的教學偏少。這也導致當前很多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比較薄弱。學生走出校門以后,需要到企業進行繼續培訓學習才能上崗勝任工作。這無疑加大了企業運行和經營的成本。(2)學生缺乏必需的職業核心素質能力當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比較缺乏。物流產業具有鮮明的特點,對團隊協作能力要求比較高。對于物流管理人才來說,團隊合作能力十分重要。正所謂,獨木不成林。在這個分工越來越細化和明確的時代,個人只有充分融入到團隊之中,才能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價值。此外,物流人才的溝通與協調能力更是實際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流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走向工作崗位,必須要具備團結協作、高效溝通以及有關的外語應用和語言表達能力,但是當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比較欠缺。(3)理論教學與企業實際需求相脫節實習實訓教學,是當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必不可少的環節。一般來說,實習實訓主要包括課內實訓、生產實習以及技能綜合實踐等內容。課內實訓,是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動手實踐能力的鍛煉過程。認知實訓,要求教師帶領學生深入物流企業,對物流產業進行初步感性認識,了解行業的過程。生產實習主要利用輪崗體驗的方式,在企業師傅指導下動手實踐操作,是真正涉足物流工作的最重要的環節。當前課堂教學中教師重理論而輕實踐,使得理論教學與企業實際需求相脫節的現象十分突出。
2.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問題的根源分析(1)學校缺乏高質量的人才培養監控體系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具有豐富性和復雜性的特點,部分學校尚未形成完備的、具有針對性的管理監控體系。部分學校過于注重“教學質量評價”和“就業質量評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管理標準單一,淡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評價以及對評價主體多元性特征的把握。這種傳統的、守舊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管理標準已經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發展形勢。部分高校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管理標準進行了修訂完善,但都是基于經驗判斷而制定的,缺乏科學理論支撐與實踐檢驗,導致新制定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管理標準適應性不強。(2)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不夠精確要培養出高質量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首先要制定出定位準確的培養目標。培養目標直接決定了學生畢業后所能達到的層次和標準。可以說,合適的培養目標,是引領人才培養工作的“風向標”。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不夠精確。主要表現在:一是對加強學生職業道德培養的目標不夠凸顯。據市場調研分析,很多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既看重知識與技能,又看重從業者優良的職業道德水準。但當前高校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專注于培養學生知識和技能,忽略了職業道德培養。二是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目標認識不足。當前社會物流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最多的是應用型人才,而非單純的管理型人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不強會嚴重阻礙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然而,很多學校恰恰忽略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3)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教學方式和方法相對滯后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教育培養與企業經營是直接關聯的。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要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必須是要具備較高綜合素養和專業能力的。因此,當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非常關鍵。學校必須要加強自身特色,重點突出職業能力培養與專業技能培訓。但是當前很多高校人才培養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比較落后,表現在:一是教學理念落后,課堂教學中偏注重理論知識,忽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二是教學方法落后,沒有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仍然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學習的被動性強。三是課程理念落后,對有關職業道德培養課程的實踐認識不足,致使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嚴重缺失。四是物流管理人才理念落后,缺乏對物流專業教師的培養和提高,教師“吃老本”現象廣泛存在。
三、遠程教育框架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策略
1.基于遠程教育明確人才培養的新目標現代遠程教育應用到物流管理專業中,形成了基于遠程教育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培養目標簡單來說就是要培養出什么層次和水平的人,這也是人才培養最根本的問題。基于現代遠程教育框架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目標確定,應當首先全面了解物流人才的需求情況,可以通過“三層分析法”進行分析和梳理。第一種是高級物流管理人才、物流實際管理人員、物流操作人員;第二種是高端人才、中層人才、實際的操作型人才;第三種是戰略層、管理層、操作層。不同層次的物流人才需要具備不同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綜合現代遠程教育的內涵,可以將高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明確為三個層次的目標:第一,實踐技能操作型人才,學生必須要熟練掌握崗位操作技能,技術性強、溝通力強;第二,技術綜合應用型人才,學生必須要熟練掌握產業技術,能靈活實際應用;第三,應用技術型人才,學生既要具備產業技術,還要具備開發、設計、應用能力。綜合以上幾種培養層次,筆者認為基于遠程教育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必須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以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為基礎目標,以實現學生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為終極目標,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從培養內容來看,知識方面要系統學習運輸、倉儲、配送、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信息技術等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學生必須要熟悉生產制造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和商貿流通企業等物流的運作與管理內容。專業能力方面,學生必須要掌握核心工作流程,相關物流設備的操作技能,同時應當具備較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綜合素質方面,必須要具備健康的身心素質,能夠承受一定工作壓力,具有優良的職業道德水準和高度的責任品質等。
2.基于遠程教育建立人才培養的新方式基于遠程教育建立人才培養的新方式,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一是融合遠程教育理論樹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新理念。目前,在實際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教學中,學生面對枯燥的知識理論學習興趣不夠濃厚,不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物流管理的很多專業知識比較生澀、枯燥,對學生來說不容易理解。加之老師偏重于對學生的單向性傳授,師生間缺乏雙向溝通,學生的知識學習比較被動。融合遠程教育理論樹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新理念改變舊的教學理念,針對理論知識學習要重新整合內容,及時刪除與實際工作無關的內容,切實增強具有較高實用性的學習內容,適當增加具有國際物流視野的管理理念,提升理論學習高度。二是要注重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加強學生對職業道德素質的了解,滿足企業所期望的工作者所要具備的職業道德素質。一方面,學校要開發職業道德系列課程,結合物流業的實際狀況,真正將職業道德與物流產業的新理念相互融合;另一方面,教師在實際物流專業課的講授中要注重融入職業道德的內容,將專業知識與職業道德修養對接,形成良好的職業價值觀念。三是學校要注重開展多樣化的職業道德教育活動。比如,通過創新創業技能大賽、演講、辯論等形式,全面促進學生職業道德意識的養成。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學到物流行業的相關職業道德規范。
3.基于遠程教育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簡單來說就是學生依靠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驗證等學習方法,自主開展學習活動,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自主學習”注重的是學生的自立性、自為性和自律性,是新時期高等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新的高等教育課程改革,進一步將樹立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提到了新的高度。從主體性理論角度來說,學生既是“認知的主體”,更是“發展的主體”,教師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教師的教學必須要尊重學生的自我預期,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當前物流管理專業部分學生存在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對專業學習失去興趣的問題,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基于遠程教育培養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關鍵在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比較傳統的教育教學,遠程教育框架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缺少了教師的實際督導。可以說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就在于學生的自覺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保證教學實效和落實培養目標的基礎前提。因此,要切實建立針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方案及考核制度。對學生的考核應注重過程性考核,而非只關注最后的結果。要真正將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和內容。
四、結束語
“現代遠程教育”倡導的是以滿足學習者個性化需求為導向的理念,注重營造具有交互性、靈活性、開放性和自主性的學習環境、氛圍,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教育的資源優勢,真正滿足不同特征、不同需求學習者的學習需要。基于“現代遠程教育”開展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建設工程,仍然需要不斷的深入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祝靜靜.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長效運行機制研究———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20,(08):95-97.
[2]劉丹,王承娜.物流管理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20(01):13-16.
[3]王平.現代“游學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實踐與思考———以南京地區3所交通類高職院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3,34(11):154-156.
[4]趙媛媛.適應廣東物流產業升級的中高職“3+2”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設想[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22):188-190.
[5]周奎君.深化產教融合背景下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以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32(05):114-118.
[6]林夏繁,肖玉徽.基于能力導向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模塊化課程設計研究[J].電子測試,2020(15):133-134.
[7]張大利.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管理優化策略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22):185-186.
[8]羅杏玲.1+X證書制度下高職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探索———以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產業創新研究,2019(12):246-247.
作者:史紀 高飛 單位:盤錦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