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流專業工匠素養課程體系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物流專業“工匠”素養元素包含強烈的時間觀念、周到的服務意識、出色的表達能力、嫻熟的操作技能和高效的團隊管理等。遵循以“四名工程”為培養目標、以“四嚴四精”為重要抓手、以工學結合為培養手段、以落實落細為基本原則的培養思路。在校內課程、校企課程及企業課程的教學中全方位滲透“工匠”素養教育。
關鍵詞:高職;“工匠”素養;課程體系
0引言
近年來,全國職業院校都在探索學生“工匠”素養的培養。實踐中,對動手要求較多的工科類專業,其“工匠”素養比較容易切入,而對于高職物流這樣的商科類專業往往比較難以操作。本文以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寧城院”)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為例,探索如何構建高職物流專業“工匠”素養課程體系。
1“挖掘”高職物流專業“工匠”素養
寧城院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于:本專業面向各類物流企業、速遞企業、通運企業、港口碼頭、機場站場、物流園區及其他企事業的物流操作與管理崗位,培養具備物流管理領域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國際物流管理或速遞物流管理的內容及流程,掌握現代物流業務操作與管理能力,具備勤奮務實、開拓創新素質的適應物流管理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該校物流專業從大二起分為兩個模塊,其一為國際物流,另一為速遞物流。本專業在人才培養實踐中逐漸“挖掘”出以下幾個主要“工匠”素養元素。(1)強烈的時間觀念。現代物流運作與管理中對時間的要求性很強,典型的如物流理念之一“JIT(Tustintime準時制)”強調的不早不晚,剛剛好。無論學生畢業后在物流行業哪個崗位上,都應該具備強烈的時間觀念素養。(2)周到的服務意識?,F代物流屬于第三產業,具有明顯的服務業特征。一個優秀的物流“工匠”理應具備熱情周到的服務意識,并且這種意識應該由習慣驅動,而不是單純出于商業目的的臨時行為。(3)出色的表達能力。物流行業是一個非常注重口頭人與人之間有效交流的行業,在向上匯報工作,向外開拓業務、危機公關及激勵員工、布置任務等都需要物流“工匠”具備能說會道的素養。(4)嫻熟的操作技能。物流行業的操作一般體現在兩個方面:①對提單、訂艙單、倉單、發票、信用證等物流有關單據的操作;②對物流作業相關設施設備、器具的操作。對物流“工匠”來說,前者要求及時、精確,后者要求安全、高效。同時,無論哪一種具體操作,都要求物流“工匠”具備經濟頭腦,以最低的成本達成最好的效果。(5)高效的團隊管理。只有善于激發團隊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優勢互補,協同配合方能高效的完成任務,持續的提升業績。擅長團隊建設與管理也作為物流“工匠”的基本素養。
2高職物流專業“工匠”素養培養思路
2.1以“四名工程”為培養目標
“四名工程”即“名教師、名課程、名學生、名專業”。名師出高徒,要培養具備“工匠”素養的畢業生,首先要有優秀的師資隊伍。欲培養學生,先培養教師。教師通過自己的課程去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培養學生,當一批畢業生成為名學生時,物流專業就是名專業了。
2.2以“四嚴四精”為重要抓手
“精益求精”是“工匠”素養的題中應有之義。為了實現“四名目標”,寧城院提出了“四嚴要求”(從嚴治教、從嚴治學、從嚴治管、從嚴治校)和“四精標準”(精心教學、精細管理、精致校園、精銳部隊)。
2.3以工學結合為培養手段
僅依靠于校內教學的傳統模式難以培養物流“工匠”人才,只有通過工學結合,將工匠素養融入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各環節中,這樣培養出的學生才更能適應企業需求。
2.4以落實落細為基本原則
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要通過具體的項目和課程來落實落細“工匠”素養。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有意識的將吃苦耐勞精神、團隊合作能力及溝通能力等物流行業發展所必備的職業素養融入教學。
3高職物流專業“工匠”素養課程體系
3.1課程種類及其功能
2018年寧城院被教育部列為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物流管理專業是試點專業之一,以此契機,以“工匠”素養為引領,該校物流專業在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時把課程的三個階段劃分為3大類,即校內課程、校企課程和企業課程。①校內課程:包含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物流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及職業素養模擬訓練課程,其主要功能是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②校企課程:包含部分物流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的實訓課程和學徒制合作企業的崗前綜合實訓課程(或稱崗位認識課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學生熟悉物流領域工作崗位,通過學徒制教學掌握相關崗位的素質和能力要求并在此過程中提升物流職業素養;③企業課程:主要通過在企業的頂崗實習來完成,著重培養學生以物流操作技能為主的“工匠”素養。
3.2校內課程“工匠”素養教育
在校內課程的教學中,本專業主要通過以下3個方面滲透“工匠”素養。
3.2.1在入學教育中滲透“工匠”素養
入學教育主要包含軍訓和專業認知認知教育。在軍訓課程中主要訓練“工匠”素養中的紀律觀念和吃苦精神;而在專業認知教育中,通過專業主任和優秀校友的宣講,主要激發學生對于物流專業學習的興趣,展望未來職業生涯發展的前景。有興趣才會有激情,一個未來的物流“工匠”必然是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的人。
3.2.2在專業理論課程中滲透“工匠”素養
在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中主要滲透時間觀念、商務禮儀、表達能力等“工匠”素養,具體做法如下:①通過嚴格課程考勤加強時間觀念教育,任課教師督促學生養成提前5~10分鐘到課的習慣,上課鈴響后即刻進入教學狀態,完善遲到曠課學生談話教育及紀律處分機制;②堅持做好課堂禮儀教育。在每次課前師生互致問候的課堂禮儀中滲透愛國教育和責任教育。讓學生在禮儀文化的熏染下養成處處尊禮、恰當施禮的物流行業“工匠”素養;③在專業理論課教學中植入“工匠”素養內容。教師聯系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適當穿插講授道理或分享“工匠”素養方面的哲理故事。在隨后的專業教學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在“工匠”素養方面的培育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競爭意識、反應速度、沉穩果敢等素養的訓練。在每次下課前幾分鐘左右讓學生上臺進行演講或分享,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現場組織及應變能力。
3.2.3在“百靈鳥行動”中滲透“工匠”素養
“百靈鳥行動”是本專業“工匠”素養的特色品牌,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律素養。以“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理念為指導,結合“21天習慣養成定律”,本專業學生從軍訓結束后便開始執行“百靈鳥”行動,要求學生每天6:00起床,6:30~7:00執行“百靈鳥行動”—晨練或晨讀;在校學生每天在固定教室簽到后分頭執行百靈鳥行動,并設置了簽退制度。“百靈鳥行動”從看似簡單的行為入手,致力于提升意志力、執行力等“工匠”素養。
3.3校企課程“工匠”素養教育
本專業在大二下學期以現代學徒制為主要形式開設校企課程,將崗位認識和部分理實一體化課程的實訓部分教學統一放到合作企業進行,上課地點轉移到合作企業,通過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完成此階段學業。校企課程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團隊管理等“工匠”素養的重要舉措。通過學徒制教學,有利于學生在企業真實場景下親身感受企業文化,近距離深入了解物流企業和物流行業;有利于知行合一,將專業理論知識同實踐緊密結合,不斷提高物流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等。校企課程以企業考勤為主,學校聯動管理同步跟進。企業曠課半天視為學校曠課4節。大部分企業每月甚至每周都會對學徒學習表現進行測試或考核,目的是促進學習,鞏固技能。學徒期每個月達到各企業對學徒一般考核的,可獲得企業發放的學徒獎學金。曠課、遲到等違反學徒管理制度的要酌情扣除部分獎學金。
3.4企業課程“工匠”素養教育
此階段教學教學目標是繼續培養和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解決物流實際問題的方案設計能力等“工匠”素養。因此,對應開設了“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兩門企業課程。在“頂崗實習”中,開課前,按照“企業宣講—企業面試—填報志愿—調劑錄取”的流程將學生安排到合作企業中,學生以實習生或準員工的身份在企業繼續學習,后面的教學基本由各企業自主組織,學生每月領取實習報酬,服從企業日常管理制度。實習過程中,企業可以根據三方協議建立“淘汰”機制,提前終止部分學生的企業學習,被終止企業學習的學生應在規定的調整期內接受調劑或自主尋找合適的企業繼續完成頂崗實習課程。而在頂崗實習之后的畢業設計課程則是對整個物流專業“工匠”素養成效的一次綜合性檢驗,要求學生結合學徒期和實習期在企業的學習和工作實際,針對企業在某個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或優化方案。這是對“工匠”素養的更高層次要求,可以培養學生理論和實踐、動手和動腦相結合的能力與素質。
參考文獻
[1]浦玲玲.“工匠精神”融入高職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途徑研究———以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職業,2018(4).
[2]姜湄,張明明,何巖松.高職院校物流專業人才工匠精神培養路徑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5).
[3]胡志偉.基于職業素養的“三段式”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
作者:胡志偉 單位: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