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雙萬”建設下的網絡工程專業建設和評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當前“雙萬”專業建設的要求,改進當前評估體系中的不足,分析符合新工科要求的人才的需求,結合安徽大學網絡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經驗,提出滿足“雙萬”建設產生的新的要求的“面向互聯網應用”的特色專業培養方案,并給出評估方案的要素改進,探索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有用人才的措施。
關鍵詞:雙一流;雙萬計劃;專業評估;網絡工程
1背景和意義
雙萬計劃,即教育部“雙一流專業”計劃,是指教育部以建設面向未來、適應需求、引領發展、理念先進、保障有力的一流專業為目標,實施一流專業建設,建設一萬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一萬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1]。指出:“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2]。高等教育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經濟發展水平,同時也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連續了教高〔2019〕8號文件《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3]和教高〔2019〕6號文件《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4],從不同角度和深度對的要求給出了實施指導意見。
2“雙萬”專業建設環境下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安徽大學作為“雙一流”高校,按照教育部的指導,結合自己的特色對專業建設提出了建設目標。教育部在2001年11月下發了《關于做好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工作的若干原則意見》,在專業項目中新增了網絡工程專業。安徽大學于2005年開設網絡工程專業,經過十幾年的持續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備的教學體系和培養方案。
2.1“網絡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我們對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其評估體系開展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據我院專業結構的特點,充分利用現有的“計算機應用國家級重點學科”的基礎和優勢,結合已經實施的網絡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順應“雙萬”專業建設環境下對于網絡工程專業需求的新變化,制定了以“夯實基礎,全面發展,重點突出”的培養方案[4]。
2.2網絡工程專業特色
網絡工程是個相對新興的專業,還在不斷發展階段,廣泛涉及了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信息安全等學科。因此,網絡工程專業的建設,需要兼顧上述學科的共有特點,專業建設還具有獨具特色。
2.3網絡工程專業培養目標
為實現培養出滿足社會迫切需要的不同要求的合格人才,我們從社會、學校、教師和學生不同方面進行考量,根據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形成了以培養網絡工程“卓越工程師”為抓手,以符合人工智能發展為導向的專業培養方案,制定了完善合理的培養方案,通過教學實踐,全面提升網絡工程專業人才的創新能力。
2.4構建高水平專業教學平臺
2.4.1壯大教學團隊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通過骨干教師、教學名師遴選,質量工程項目支持等各種手段,建立和完善穩定優秀青年人才的機制,近年來,通過每年引進具有國際化水平的博士,不斷補充新鮮血液。通過到國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訪學、交流,與各類科研機構進行合作研究,促進知識更新、增強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5]。
2.4.2加強教學管理,改革課程體系,重視教學研究教學的各個環節全面實現電子化,便于統一管理和檢查。以運行多年的課程組為教學基本單位,梳理課程體系,優化教學內容。結合新技術發展方向,及時開設前沿課程選修課。對教學質量全面管理,統一備課,課程督查。每學期組織年輕教師進行優秀教師教學觀摩,提高整體教師水平,保證專業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國際化水平,多門課程如“信號與系統”“數字圖像處理”等課程進行雙語教學,鼓勵學生盡早參與教師的考研項目,參加國際會議與國外學者進行交流。目前,網絡工程專業教師已基本形成了教研項目、教研論文全覆蓋。重視教材建設,自己也編寫了相關教材和教學軟件,出版了《微機原理和接口技術課程設計》《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實驗虛擬仿真軟件》等教材和軟件。
2.4.3加強實驗平臺建設結合新工科要求[6],注重加強實驗平臺建設。具備先進的網絡工程實驗室、信息安全實驗室、物聯網實驗室、云計算實驗室等。同時與國內著名的多家企業進行合作,建立合作實驗基地,如科大訊飛、科大國創、新華三等國內龍頭企業。
2.5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加強學生創新能力,注意培養拔尖人才。不斷提升學生參加創新創業項目的比例,將此作為學生平時考核的重要部分。延續學生導師制度,發揮本院科研項目多的優勢,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科研項目,盡早進入實驗室,接受科研訓練,學習科研方法,發表科研論文和專利。目前已達到學生千人5篇論文以上。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或國家級、省級項目獲獎128次,涵蓋ACM、機器人、博弈、程序競賽等多種類型。通過十余年的不斷積累,專業建設成果顯著。部分成果如表1所示。
3建設體現“雙萬”特色的專業評估體系
網絡工程專業涉及多門學科,涵蓋多種不同種類的課程,知識外延極大,知識點眾多,課程之間具有復雜的網絡關系。需要對專業所需的理論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進行仔細的梳理,合理設置課程的銜接關系,形成科學、有效的課程體系。專業評估的目標是堅持立德樹人,讓“課程優起來、教師強起來、學生忙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課程體系,構建更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因此在評估中需要將這幾個核心評估點融入評估內容之中[7][8]。1)思想政治評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是否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以“立德樹人”為基本點,評估學生課程中是否蘊含對正確的人生觀的指引,有無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及針對性。2)教學組織評估教授是否有充足的本科課程教學工作量。教學設計是否有研究性、創新性和綜合性的內容,學生作業是否足夠充分,能滿足教學內容的要求。有沒有讓學生加大學習投入的措施,科學“增負”,使“學生忙起來”。3)過程管理評估教學質量評估是否完善,有無嚴格的督導機制。“管理嚴起來”,有沒有為提升畢業率而進行的“清考”行為。是否存在因人設課和“水課”。4)創新能力和創新能力評估創新能力是對整個專業綜合評估,分別從教師科研素養和創新能力進行測算,主要以教師參加的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和教研項目進行,充分體現“教師強起來”。5)技能及科創競賽活動評估體系。學生方面從參與科研項目的數量、占比進行評估,以發表的論文、發明專利作為主要考核依據。參加競賽是對學生創新能力最有效的檢驗手段之一。根據參與學科競賽的級別,所獲獎勵的等級及成果轉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通過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參加科研和創新項目,多管齊下,使“學生忙起來”。教師和學生的能力和成果是“效果實起來”的體現。
4結論
通過對網絡工程專業建設的分析及專業評估方法的分析,結合“雙萬”建設的需求,提出了“新工科”網絡工程專業培養的基本要素,以網絡工程特色的專業培養方案,并給出了專業特色評估的幾個主要方面。設計專業評估指標需要可操作性,實現一定程度的量化指標。從網絡工程專業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要建設一個符合社會需要的專業,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改進。
參考文獻:
[1]雙萬計劃[EB/OL].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深入學習貫徹關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重要思想大力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EB/OL].
作者:宋杰 趙姝 周健 陳潔 單位:安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