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成為現階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引入生態文明觀念,構建校園生態文明,不但是高校現階段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培養大學生生態文明觀念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本文分析了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于生態文明視閾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以期更好地促進高校校園文化的發展和完善。
關鍵詞:生態文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了生態明確建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小康社會建設中的戰略地位。生態文明建設是為了讓學生更懂自然、尊重自然,堅持生態文明理念,只有如此,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凝練大學精神、時代精神、愛國精神的重要途徑,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自我教育和塑造有重要意義。高校應自覺承擔起自身的社會責任與使命,針對生態文明建設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求解決和建設的有效對策,引導大學生確立踐行生態價值觀,進而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更好地促進高校校園文化的發展和完善,最終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生態文明教育不到位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部分高校對生態文明認識不深,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定位不明確,未能將生態文明建設與高校校園文化結合起來,從生態文明的高度,重視審視、塑造校園文化。在實際的校園文化建設中,缺乏必要的生態文明教育,難以提高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戰略,深入到社會經濟的諸多領域,影響、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將生態文明理念引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當中,倡導生態文明的生活、學習、工作方式,提高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對大學生的培養和塑造有重要的現實和時代意義。
2.高校學術生態不規范
如今,科學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這雖然創造了大量的社會財富,但是也對社會造成了負面影響,影響社會倫理。高校是學術重鎮,然而現在的學術生態卻極其不規范,反復出現學術不端行為。為獲得聲望、職位,獲取資源、畢業就業,高校教師和學生在學術上體現出諸多問題,影響道德規范建設和學術信譽,對學術、科研起到了消極影響。如果不改善這種狀況,不但會引發學術邏輯矛盾,還會導致學術生態失衡,影響高校學術生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3.校園物質傾向顯著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物質傾向明顯。一些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側重對物質文化的建設,忽視對精神文化的塑造,這導致高校校園文化急功急利、形式主義凸顯。在這種消極文化的影響下,學生功利性色彩顯現,物質傾向顯著。如果學生沉迷于這種校園文化氛圍中,不但會影響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還會影響高校的和諧、可持續發展。
二、基于生態文明視閾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對策
1.加強生態文明教育
生態文明教育并不是單純的生態教育、環境教育,還包括其他一些涉及人與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的教育內容。這些教育內容不但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樹立正確的自然觀、社會觀,還能讓其領悟到自己的道德責任、社會責任,樹立遠大理想。為此,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應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在當前的課程體系中引入生態文明課程,培養大學生的生態道德意識,讓學生將生態文明轉變為自覺行動,構建更好的校園文化。
2.改善高校學術生態
高校是學術的殿堂,也是培養學生邏輯、科研能力的重鎮。如果創設一個良好的學術生態,高效的學術倫理、學術邏輯等將受到很大的積極影響,影響高校學術的可持續發展。高校學術生態,實際上也可以看作一種社會生態、教育生態,只有構建良性、完善的高校學術生態,才能創設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為此,高校應該建立平衡、協調的高校學術生態系統,將其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和支點,只有如此,才能讓高等教育擔負起知識經濟時代的重任,才能培養更多優秀的科研人才、高水平的學生,更好地促進高校教育管理的發展。
3.創設人文生態環境
為了讓校園文化更好地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高校應該加快人文生態環境建設。所謂的人文生態環境涉及諸多方面,其中不但包括和諧的人際關系、濃厚的學術氛圍、積極的審美情趣,還包括完善的公共軟環境、豐富的文化生活等。之所以構建人文生態環境,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只有促進這種和諧的實現,才能更好地推動校園文化的良性發展。
4.促進與社會文化互動
高校是學生步入社會的中轉站,高校文化和社會文化有著密切聯系。為更好地構建校園文化,適應生態文明發展,高校應促進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的結合。高校應該逐漸走向社會中心,一方面要堅持自身的價值、追求,另一方面要吸收社會文化的有益因素,適應社會生態進行調整,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
三、結語
高校生態文明建設在整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引導和示范作用。生態文明建設已經列入國家發展戰略,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有必要引入生態文明,并以其為指導,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只有如此,才能掀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嶄新的一頁。
參考文獻:
[1]王建良.論生態校園文化的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5).
[2]溫鐵軍.生態文明與文化創新[J].上海文化,2013(12).
作者:顧海亮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