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使命與價值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明確了體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未來15年的戰略目標和戰略任務。綱要中對體育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規劃,提出了大力傳承中華傳統體育文化、弘揚中華體育精神、促進體育文化繁榮發展的戰略構想。作為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體育文化是在校園環境中孕育發展形成的高校文化形態之一,是在體育教學、科研、管理、體育活動中形成的物質和精神的總和,其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和鮮明的時代特征。其中,民族特征主要表現為高校體育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上,比如大量高校開設了中國武術、太極、舞龍舞獅、龍舟競賽等傳統文化韻味深厚的體育活動項目;時代特征則主要表現為校園體育文化與新時代下國家社會發展的密切聯系以及與國際體育文化的接軌上。一方面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必然要滿足社會對體育人才及先進體育精神文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國際體育形勢的發展、社會力量的參與也會間接或直接影響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但不可忽視的是,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仍然存在地區差異性、不同教育階段的不均衡性等特征。總體來看,目前,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由于經費投入相對較低、意識相對薄弱,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整體上落后于經濟發達地區,基礎教育階段由于更注重學生的智育成績,體育文化建設相對高等教育階段則更為薄弱。在新的歷史時代下,深刻體悟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使命與價值,消除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不均衡性和差異性,對繁榮發展新時期體育文化、踐行新時代體育強國理念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
一、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價值
校園體育文化從內容上看,可分為3個層面:由學校體育教學所需的場館設施等載體代表的校園體育物質文化,由體育教學、鍛煉、競賽、制度規范等構成的行為文化和體育精神、體育觀念等意識文化。后者是前兩者的內核和驅動,是校園體育文化的核心和主導部分,其決定了體育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的發展方向。因此,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關鍵在于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層的建設。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價值可以從人的培養、學校教育的改革、社會文明的推動3個維度來闡述。其一,為新時代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體育精神繼承了人類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前者蘊含著人類為追求科學和真知的不斷探索的精神,后者則反映了人們不斷突破自我的競爭與開拓精神。這種理性的思考和人文的哲學思維,具體到對人的教育,即是從人的生命健康和體育需要出發,實現個人的“強筋骨、增意志,調感情”過程,樹立人的體育價值觀、理想信仰、社會責任感,從而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建設校園體育文化,即是在人的價值觀尚未成型或定型的青少年時期,以體育文化熏陶感染人,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增強學生體質和身心健康,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為培養新時代全面發展的人奠定基礎,這也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二,我國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趨勢使得素質教育的推行成為必然,學校如何進行教育改革,“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成為學校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深化體教融合、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首要目標。建設新時期的校園體育文化,革新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教學環境、教學模式,是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從物質文化層的角度來講,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例如建設規范的學校體育場館和齊備的器械的布置、學校體育建筑的風格,能夠極大地反映校園體育文化環境,引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向往和熱愛;從行為文化層的角度來講,開展體育教學改革、規章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構建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提供課程和師資保障;從精神文化層的角度來講,學校體育教育改革對培養學生體育情感與品格、運動能力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等體育核心素養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其三,對社會文明的推動作用。發展校園體育文化一方面是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從另一方面來說,反作用于社會,則是對社會精神、價值的增益,并且這種增益可能是隱形的但力量是無窮大的。正如所說:“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當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由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組成的五位一體的總體建設格局,初步探索出了一條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的發展之路。學校作為社會人才培養的首要陣地,高水平體育人才的輸出,直接關系到我國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學校體育和體育產業、體育文化、體育科技等各項體育事業的發展,校園體育文化對促進我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一方面,校園體育文化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具有促進作用。體育可以使人們認識到強健的體魄和健全的心理在社會主義物質生產中的建設性作用,從而提高勞動生產力,進而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另一方面,校園體育文化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促進作用。體育精神代表的是崇尚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超越自我的奮進精神、競爭中的公平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極高的契合度,發展和傳播體育精神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核心價值理念的高度凝練和升華,是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精神標尺。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過程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內在理論邏輯的一致性和同一性。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和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首先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從政府層面、學校層面做好體育文化建設的政策和制度設計,發揮好政府和學校層面的“指揮棒”作用,從義務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引領作用,充分重視體育文化對學生的熏陶、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體育技能的訓練。其次,在實施層面要做好體育師資保障工作。一支過硬的師資隊伍,是學校體育事業的領航人,是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專家,體育教師作為學校體育教學管理的實施者,不但要精進教學方法、教學技能,更要樹立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充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中,真正打造出符合地區特色、學校特色并富有特色社會主義體育精神的校園體育文化。
作者:李嫵媚 單位:山東管理學院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