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扁擔舞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
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基本內容為舞蹈形體訓練、中國民族民間舞和學習幼兒舞蹈。舞蹈形體訓練教學內容包括對身體各部位軟開度、靈活性、節奏性、協調性等練習,這些訓練過程辛苦且枯燥,學生容易產生厭倦心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主要教學內容分別是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傣族、朝鮮族等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基本體態、手位及腳位組合、典型舞姿、舞蹈組合。作為壯族主要積聚地,我們接觸到的壯族舞蹈少之又少,更沒有專門教學;幼兒舞蹈的教學內容是學習幼兒歌曲創編的幼兒成品舞蹈,有幼兒韻律操、幼兒舞蹈創編、幼兒成品舞蹈等內容,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的過程中,由于舞蹈難度的增加,多多少少會喪失對舞蹈學習的興趣。因此,讓幼兒教育專業學生學習壯族扁擔舞,不但彌補民族舞中壯族舞蹈這一部分的不足,還以扁擔舞獨有的表演方式激發學生對舞蹈的學習興趣。在一年一度的廣西宜州市文化旅游節民俗巡游活動中,我校幼兒教育專業學生受邀參加扁擔舞的表演,在整個排練過程中,學生表現出極其強烈的學習興趣,每天都積極投入到扁擔舞學習和訓練中,即使再苦再累也毫無怨言,由此可見扁擔舞對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有著重要作用。
2.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素質
(1)增強學生的節奏感節奏概念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但學生對節奏卻是敏感的。節奏存在我們周圍生活中,因而讓學生理解節奏,必須從現實生活入手,挖掘節奏、尋找節奏。扁擔舞最大的特點是用扁擔隨著鼓聲有節奏地敲擊地面或木凳以完成表演,而這些節奏并不復雜,都是幼兒教育專業學生平時所學的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前十六、后十六、切分等節奏類型。所以,學生在學習扁擔舞的過程中,在興趣的前提下模仿這些節奏,節奏感得到練習及提高。
(2)提高學生的舞蹈協調能力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動作是表現形式,在舞蹈教學中,對音樂節奏的反應體現為動作速度快慢和肌肉緊張與放松的關系,其中肌肉緊張與放松的交替是協調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協調性對舞蹈動作的連接、完成、動作的配合、姿態的控制和美感效果有決定性影響。中職學前教育學生處在青春期,肌肉增粗、骨骼變大,造成協調性下降,學習舞蹈動作往往僵硬脫節,給學習和掌握動作造成困難。因此,對音樂節奏較好地把握能引導學生掌握這種技能,從而培養學生協調能力。扁擔舞的表演形式不僅有集體表演,還有雙人配合,表演過程中有時會相互敲擊對方扁擔頭部、尾部,有時會雙人互換位置后對敲一次扁擔,因此,雙人配合十分重要,尤其是兩者相互協調的能力。保持自我重心的穩定與平衡是雙方協調配合的前提,訓練這種協調能力,不僅要多練習,還要正確處理好個人練習與搭手配合練習的關系。學生雙方在共舞過程中,必須保持重心穩定的相對獨立性,不能有依賴對方的感覺與動機。而且扁擔舞的互敲動作需要兩人同時完成,步伐、手持扁擔的高度、互敲時的角度、力度都要求完全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學生在學習扁擔舞的過程中,協調能力得到提高。
(3)增強學生的舞蹈自信心很多學生在舞蹈課上膽怯、害羞、動作不夠舒展,這些都是不自信的表現。導致不自信的因素除了學生自身先天的性格因素外,還有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隨著內容和動作難度增加,學生在掌握舞蹈動作時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和時間,導致一部分學生喪失自信,從而變得猥猥瑣瑣,舞姿不夠舒展。扁擔舞由于舞蹈動作簡單,容易掌握,學生在學習扁擔舞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悅,自信心便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增強了。其次,由于跳扁擔舞時穿著的壯族服飾精美漂亮,更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為學生提供嘗試機會和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在跳扁擔舞時變得自信滿滿,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潛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3.有利于學生傳承特色民族文化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尤為重要。傳承有多種途徑,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是教育傳承。我們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加入壯族扁擔舞內容,讓學生學會這一極具地方民族特色的舞蹈后,將來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在各個大小幼兒園從事幼兒教師工作時,把扁擔舞帶入幼兒園課堂,讓小朋友們有機會接觸到并學會這個民族特色舞蹈,使廣西壯族的特色民族文化得以傳承。
二、結語
壯族扁擔舞是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藝術表現形式,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更是民族文化中一顆閃亮星星。目前,把壯族民間舞蹈與校園教育結合起來的做法較少,我們將壯族扁擔舞融入中職學前教育舞蹈課教學中,一定能碰撞出燦爛的火花,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有著不可忽視的深遠影響。
作者:譚淇 單位:廣西宜州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