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政務平臺網絡安全管理策略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完善政務平臺的網絡安全管理體制問題是刻不容緩的,再者說,互聯網的信息安全技術能夠為政務平臺提供技術支持和安全保障,該策略的實施具有重大意義。該文根據相關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融合了大數據和網絡計算機安全技術,探究了如何有效利用互聯網安全技術進行政務平臺的網絡安全建構。不僅能幫助完善和開發大數據技術,還能幫助政務平臺擁有更健全的服務體系。研究和探索互聯網時代下的網絡安全本來是很繁雜的任務,該文總的敘述了如今關于國內外的互聯網安全技術的研究,目前全世界還沒有完善的大數據信息安全技術體系。
關鍵詞:政務平臺;網絡安全;大數據
1引言
電子政務是我國政府為了完善現有的政務體系而進行的改革,也是為了將“互聯網+”和政務管理進行融合,以達到信息化管理的目的。政務平臺主要是由電子政務構成,其是實現“互聯網+政務”的前提條件。當然高效率、風險低的網絡政務服務體系也是“互聯網+政務”的保障。最近幾年,我國黨和相關部門格外重視網絡安全信息技術。在2016年的4月指出,如果網絡信息沒有保障,那么國家就存在危險,只有保證了信息化才能建設現代化國家,并且提出了一個強化網絡建設的計劃。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目前世界經濟、文化、社會是多元化、多樣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像網絡安全這樣的新興安全威脅正在影響著人類的發展,未來人類也將遇到更多的問題。在互聯網時代,電腦信息安全受到了巨大的威脅,不僅有黑客的攻擊,還有病毒的危害,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方式多變,所以工作人員和管理人需要根據大數據的特點,對黑客和入侵病毒的破壞能力和頻率進行分析,多方面的對其進行阻止,比如:加強管理、增強防控、監測力度的加大、修復能力的提高等,形成一個安全健康的網絡信息安全環境。
2政務平臺網絡安全的時代背景和安全挑戰
2.1政務平臺網絡安全時代背景
國家在創建電子政務平臺時一般只是為了滿足政務需求,所以很少細分其呈現的信息,只是將要的東西放在網站上,這就導致人們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很困難。電子政府網站的開發本來是為了人民服務的,就要著重加強服務意識,無論是從數據的收集,還是數據的分析處理上,都需要朝著為大眾服務的角度出發。相關部門應該靈活運用大數據和電子政府網站的服務理念,引導人們積極參與到政務網站的建設中,加強人們在互聯網上參與代替實際行動的意識,構建一個人民與國家共同努力的局面。在互聯網技術領域下,電子政務平臺的建設遇到了許多問題,雖然目前政務網站能夠根據資源集約化進行數據的存儲,也將省級電子政府的相關負責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中的各項數據集結,實現了數據技術的有效應用。顯著地提高了群眾的做事效率和政府的決策部署能力,促進政府機關向服務型、高效性的發展建設,但是也不可否認,電子政府平臺的建設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是互聯網入侵方式的多樣,在互聯網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網絡安全技術也受到了廣泛關注,現在的網絡攻擊技術,不僅只有以前SQL注入和DDOS入侵,還有專門對付電子政府網站的APT、精準式網絡攻擊。其次是木馬病毒更加流行,木馬病毒原本就是最近幾年研發附帶出來的病毒,該病毒能夠進入計算機,快速獲取電腦信息,有時還會對計算機信息造成破壞。然后是網絡戰武器人人都能使用,黑客在2016年盜取了美國NSA的網絡武器,并用衍生出的病毒入侵了150多個國家,被入侵的電腦系統的數據會被強行鎖住,網絡入侵已經開始普遍發生。最后是有組織的網絡攻擊,在某些安全防范力度不強的國家地區,黑客都是團體作案,甚至還有公司,他們有自己專業的黑色產業鏈,主動地制造、散播病毒,販賣盜取的信息,賺取傭金。
2.2政務平臺網絡安全的安全挑戰
目前,許多相關部門在網絡信息安全平臺的建設上面,不僅自身內部還存在許多安全漏洞,還要遭受外部世界的安全挑戰。(1)平臺建設只注重功能而忽視安全電子政務平臺往往只看重實用性,卻不注重信息的安全。需求的開發調研被功能束縛,信息安全平臺目前只是依賴安全補丁進行解決,還有開發者的個人能力,所以形成網絡信息平臺的不安全性和混亂,造成亂碼和原生安全隱患。一些政府淺薄地認為網絡信息安全的建設就是安全設備的建設,所以在開始的時候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設備的選擇,買硬件,對信息安全進行測評,但是沒有注重信息安全管理,缺少日常運營管理,導致許多問題無法及時發現處理。(2)不注重政務平臺的漏洞防護目前,我國相關部門采取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的處理,采用設備集中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但是因為現在的數據處理技術的落后,導致了信息安全平臺的風險越來越大,如果不對現有的防護措施進行定時的檢測和升級,那么就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3)政務信息安全監管體系不完善有些單位的安全管理體制不健全,沒有按照要求進行管理,比如:網絡信息管理者沒有安全意識,也沒有管理的技術。再者就是部門負責人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疏于管理,為系統安全埋下隱患,進而出現許多數據丟失、系統被破壞的情況,造成了政務服務頁面的多窗口、大面積暴露、不是專業設備登錄系統的現象。而相關負責人不敢主動承擔,反而相互推諉,造成事情得不到解決。
3大數據背景下政務平臺網絡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3.1積極應用安全防護系統為有效保障數據信息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應該培養出一些能夠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管理工作者和技術工作者,特別是能夠熟練掌握防火墻的建設和靈活運用殺毒軟件解決問題的工作者。根據建設專業的應對信息安全事件的部門,進行信息安全的防護和管理,從而阻止黑客的入侵和網絡病毒的危害,而且還能打造一個和諧、安全、穩定的網絡安全環境。在進行安全檢查的時候,工作人員不僅要在以前的防護措施上進行進一步的優化,還需要自主研發或者運用新的防護技術。比如:一個位于杭州的互聯網公司就自主研發出了一個網絡安全平臺,就是融合了電腦系統以及其特征,把安全性最大化,阻止了許多病毒、非法軟件和不健康信息的入侵,而且該系統還能幫助電腦進行快速地自主信息復制,就算是有黑客對該系統進行入侵和投放病毒,該系統都能夠及時應對處理,將文件信息放在云端保證其安全,之后計算機恢復了正常,還是能再次使用原來的文件。
3.2優化系統、軟件漏洞
網絡信息安全防護主要是針對系統、協議和軟件的漏洞,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人員往往有一個誤區,常把病毒的阻止、防止黑客、對系統進行監控、技術人員的管理和人員的培訓放在首位,卻疏于對系統和軟件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研究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管理者和工作人員都太依賴商家的售后服務,比如利用補丁和殺毒軟件進行解決問題,利用升級補丁進行系統的防護和升級工作。缺少自己動手研發的態度,很少主動地進行系統修復、軟件開發和修復協議漏洞。所以相關的網絡安全管理公司,要緊跟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再次確認公司所使用軟件的性質,主動地向同行企業尋求幫助,解決本公司出現的系統故障和軟件問題,對黑客入侵等現象進行有效阻止。提升本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力度和防范意識,保證軟件的安全性和實用性。
3.3構建信息安全監管體系
通常網絡病毒、系統故障、協議、安全管理體制是常見的威脅信息安全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加強對工作人員培訓管理,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專業能力,從而保證信息安全。而對于黑客和病毒的入侵,應該要求工作人員利用信息安全措施和系統,保護本公司的重要文件和數據。特別是公司重要信息更應得到最大化的保護,實行監管程序的鑲嵌技術,如果文件受到了危險影響,被惡意的攻擊、偷竊、和修改,電腦就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文件的復原,并且啟動防護措施,對入侵的病毒和黑客進行攔截和消殺。
4總結
電子政務對外開放的網站建成態勢感知系統后,不僅能夠統計信息安全事故發展的頻率、態勢、方向,還可以對電子政府整個網站的安全進行監控、預警、風險預測,從而系統生成關于應對緊急事件的處理能力、網絡監管能力和事態預知能力,打造一個安全、有效、健康的網絡安全環境?;ヂ摼W時代的來臨,各政府部門都在積極的應對出現的網絡信息安全問題,也正是因為該問題,我國政務系統才能得到進一步的完善。雖然是在大數據之下進行的信息服務,但是不能說政府是依據數據來進行相關問題的決策工作的。數據只是一種表面的承載體,若想要真正地做到服務人民群眾,要學會將冰冷的數據轉化為信息,數據只能輔助政府開展工作,不能成為主體。大數據的發展,提升了政府的辦事效率,幫助政府進行決策的部署,為現代化的建設作出了貢獻,促進公共安全服務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虞宏燁.基于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網絡信息安全技術體系分析[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1(02):102-103.
[2]金立群.大數據背景下的網絡信息安全[J].電子世界,2020(24):11-12.
[3]葉維裕,陳景.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32):69-70+75.
[4]何亮,江鵬,馬艷.大數據背景下網絡信息安全技術體系分析[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0(11):73-75.
[5]劉春.大數據背景下政務平臺網絡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信息化,2019(12):87-89.
作者:楊炎 單位:長沙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