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投資學教學引導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投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大學投資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雖然較為龐雜,但也有其內在的系統性和規律性?;诠P者在大學投資學課程中的教學實踐,本文分別從經濟人、選擇、契約精神等經濟學的核心視角出發,闡述如何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對于通過投資學教學來引導當代大學生進行理性思考和科學選擇的若干體會進行了分析總結,以期通過投資學的學習助力大學生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
[關鍵詞]投資學;經濟人;選擇;契約精神
目前,我國很多大學的經濟管理類專業都在開設投資學這門課程,傳統的投資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涉及的范圍較為廣泛,涵蓋了證券投資和產業投資的內容,而且貫穿投資學課程的各部分內容,不僅牽涉到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相關知識,而且廣泛地關系到金融學、財務會計、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專業內容。鑒于投資學課程的專業內容比較廣泛和繁雜,要想在有限的課時之內,把投資學的相關內容面面俱到地講深、講透,不僅是困難的,而且在實際操作上也缺乏實行的可能性。但是,通過投資學的教學,至少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皫煾殿I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生們通過對于投資學基本內容的了解和掌握,可以根據自己的學術興趣和實際需要,就某一具體內容更進一步地進行學習研究。例如,如果對于金融衍生工具這部分內容感興趣的話,可以再深入進行這方面的學習,更進一步,還可以選擇具體的金融衍生工具,比方說期權、期貨、互換等進行相關的專題學習研究。投資學的教學內容博大精深,而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不僅如此,投資也是一種思維方式,通過投資學的教學,還可以引導學生們進行理性思維。這樣的理性思考不僅在投資方面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幫助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另外,通過投資學的教學,在大學生們日后的就業擇業、結婚成家等諸多方面也會起到正面的引導作用。如何才能通過投資學的教學有效引導大學生們進行理性思考,根據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和體會,本文嘗試就以下方面做一定梳理和探討。
一、通過投資學教學啟發理性思考
誠如哲學的永恒問題,講述投資學也要說明投資是什么,投資來自哪里,又會去向何方。在給學生講解“什么是投資”時,我們一般會歸納為投資具有三大基本特性,即收益性、風險性和時間性。剛開始講授投資學時,:一般會啟發式地詢問學生們:“大家投過資嗎?”,同學們大體都會說沒有。以此作為引子,筆者會接下來告訴學生們其實不然,大家坐在教室里,來這里上大學,其實正是在進行投資,因而也就具備收益性、風險性和時間性這投資的三大特性。依此脈絡,通過互動式的問答講解,師生一起剖析作為廣義的投資,上大學會獲得什么收益,又會有哪些風險。因為跟同學們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同學們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互動交流,樂此不疲。這樣,不僅能夠對投資的基本特性理解得更加透徹,而且也從投資學的角度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了更深的領悟,因此也會更加珍惜大學寶貴的學習時光。比起單調的說教,這種啟發互動式的思考性教學也會使學生們更加信服投資學其中蘊含的道理。傳統的西方經濟學理論中,有一個基本的原理是“經濟人”假設。所謂的“經濟人”具有兩大特性:一是人是自利的,二是人是理性的。如上所述,投資的三大特性即收益性、風險性和時間性,如果只是孤立地講解這三大特性,多少會有空中樓閣之嫌,缺乏相應的理論支撐,學生們也未免會感覺枯燥乏味。這里,筆者嘗試著采用經濟人假設的原理進行了解讀:因為人是自利的,所以在投資時要追求收益;又因為人是理性的,所以在投資時要規避風險。這樣投資的相關特性就順理成章地具有了一定的內在邏輯,也便于學生們理解和記憶。但是其中比較糾結的是“人是自利的”這條經濟人假設,跟我們平常教導學生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思想表面上似乎存在著矛盾,但其實不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就是在校園里,人們也是經常地在幫助他人,這又該如何解釋呢?其實,這與經濟人假設的原理也是一脈相承的,人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自己也是可以感覺到快樂的,這也就是微觀經濟學中所講的“效用”的概念.如果你感到痛苦的話,大概是不會有人會自覺自愿地去幫助他人的,“助人為樂”的成語說的也正是這樣的道理。通過這樣的解說,便可以將抽象的經濟學原理變得淺顯易懂,學生們也可以從思想上接受,進而落實到自己日常助人為樂的實際行動當中去。另外,投資的境界是要追尋長期投資、科學投資和價值投資。長期投資意味著要以“所有者”的心態、從長遠的發展眼光來進行投資,而不是投機性的短線操作??茖W投資是指投資決策要建立在理性思考和科學研判的基礎上。而價值投資簡單來說,就是以投資標的未來可能獲得的現金流狀況作為投資依據的投資行為。衡量投資效用的3個基本標準分別是:收益、風險和時間。理性的價值投資應該是把自己的資金放在相對最短的時間之內,將投資風險最小化,而追求投資收益的最大化。大學生們在自己的大學生活和人生選擇當中,也不妨參照類似的投資理念,從長遠發展的視角來規劃和設計自己的職業和人生,在未來收益和潛在風險之間進行動態匹配,從中找到最佳平衡點,從而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合理規避風險,最大化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通過投資學教學促進最優選擇
有關經濟學的定義,百家爭鳴,眾說紛紜。其中有一種簡單明了的定義,即經濟學是一門關于選擇的學問。投資學也不例外,投資本身就是一種選擇。人生也無時不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尤其是大學生處在人生選擇的關鍵時期。通過投資學的教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可以有助于學生們進行合理的、科學的選擇。因為資源是有限的,經濟學的其中一個主要功能是研究如何合理和有效地配置資源。投資學中的一個重要理論就是投資組合理論,它有兩條所謂的金科玉律,即在風險一定的條件下,投資者會追求收益的最大化;而在收益一定的情況下,投資者要使風險降到最低。通過科學的投資組合,還可以達到分散風險的作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面”。大學生們在4年短暫的大學時光里,除了完成專業課程的學習之外,很多學生還要準備諸多考試,諸如英語四六級、考證、考研、公務員考試等等,不一而足。這也近似于投資活動,不僅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而且很多同學參加相關培訓,也還需要投入金錢。但每位同學的時間、精力、金錢等資源都是有限的,通過合理的組合,可以有效地進行資源配置,從而進一步提高收益、降低風險。投資首先需要考量收益,衡量收益的一個重要財務指標是凈資產收益率(ROE,returnonequity),ROE可以通過杜邦模型來進行如下公式所示的拆解:ROE=凈利潤/凈資產(股東權益)=凈利潤/總資產(總資產收益率ROA,returnonassets)×總資產/股東權益=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總資產×總資產/股東權益而: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凈利率,銷售收入/總資產=資產周轉率,總資產/股東權益=權益乘數即:ROE=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由此可見,衡量投資收益的財務指標存在著很多影響因子,在丈量自己的投資收益時,不能狹隘地局限于只要ROE提高了,就沾沾自喜而高枕無憂,還要仔細追究ROE的增長究竟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有些影響因子可能是屬于正能量的,而有些則是負能量的。有鑒于此,大學生們在配置自身資源的時候,在明確自己收益目標的情況下,也不妨借鑒杜邦公式這樣的思路,條分縷析,找出相關的影響因子,對于哪些影響因子是正面的、哪些是負面的,做到心中有數,不至于浪費資源,從而使自己廣義的投資效用實現最大化。另外,投資就是投資未來,投資作為一種經濟活動,是犧牲現在的消費,以期獲得未來的收益。人們普遍具有重視現在、輕視未來的心理傾向?;诖朔N認識,對于未來預期的投資收益,投資學中采用將“終值”折算成“現值”的方法來度量未來可能的收益。在進行股票估值時,投資學理論中就是采用一種股利貼現模型(DDM,dividenddiscountmodel)來展開分析的。其具體分析模型如下,股利貼現模型認為股票價格應等于預計未來無限期內所有股利的現值之和。V0=D11+k+D2(1+k)2+D3(1+k)3+…+Dt(1+k)tV0=現值;Dt=時間t的股利;k=必要收益率(或貼現率)這種分析思路,在大學生們進行職業或人生選擇的時候,也不妨參考借鑒,對于自己的選擇未來可能帶來的預期收益,通過對未來各種不確定因素的綜合考量,來折算現在可能產生的現實利益。從而啟發同學們在進行人生選擇時不僅要著眼于未來,也更要立足于現在,使自己的大學時光這種青春的投資達到其投資效用的最大化。除此之外,我們也知道,在進行投資時,還需要進行基本面分析,基本面分析大體包括了3個方面,言簡意賅地說,就是宏觀分析、中觀分析和微觀分析。宏觀分析是指對于宏觀經濟形勢的研判和對于宏觀經濟指標的把握;中觀分析主要是指行業分析,重點需要了解行業分類和產品周期,確認行業的屬性,哪些屬于周期性行業,哪些屬于防御性行業,哪些又屬于成長性行業等等;而微觀分析則側重于具體企業的財務分析,像上述的杜邦公式分析法便是其中之一。大學生完成學業后,大部分學生會選擇就業。俗話說得好,“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現在不僅是“男怕選錯行”,女生在就業時如果選錯行當,也會貽害終身。通過講授投資的基本面分析,本人體會到這種分析手法不僅在進行投資時是必不可少的,如能有效應用,對于大學生的擇業和就業也無疑會受益匪淺。
三、通過投資學教學培養誠信精神
在莎士比亞的短篇小說《威尼斯商人》里面,刻畫了猶太商人夏洛克的貪婪和吝嗇,但從另一個層面也揭示了基督教徒的契約精神。我們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里面提到的“誠信”,也是反映這種契約精神的一項重要指標。在投資學這門課程中,講到金融衍生產品,其中頗為重要的就是期權,期權從其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合約,也即所謂的“契約”?!捌凇钡囊馑际俏磥?,“權”的意思是權利,期權即是指在未來一定的期限買進或者賣出某種東西的權利,看漲期權是一種“買入”的權利,看跌期權則是一種“賣出”的權利。期權合約的一方雖然可以選擇履行或者不履行這種權利,但如果不履行的話,則要以支付保證金作為補償。通過類似期權合約這種金融衍生工具的學習,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樹立遵守契約的誠信意識,認識到違反契約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培養學生的契約精神。在互聯網金融的大潮中,有些大學生也卷入了所謂的“網絡貸”事件,給個人、家庭以及學校帶來了不良影響,通過投資學的教學引導學生樹立誠信意識和契約精神,對于減少這些事件的發生,期待能夠或多或少地有所裨益。投資學教學對于大學生理性思考的啟示,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幾個方面。通過投資學的學習,還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們平和的心態,克服諸如貪婪這樣的人類本性,戰勝類似恐懼這樣的人類心理,像“股神”巴菲特所說的那樣,“在別人貪婪的時候,你要恐懼;而在別人恐懼的時候,你要貪婪。”正如在股票投資時需要考慮擇時的問題,在進行人生選擇的過程中,也要努力把握好時機,對自己的未來進行長期投資、科學投資、價值投資。
四、結語
投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投資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雖然紛繁復雜,涵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財務會計等方面的諸多知識點,但其又具有自身的系統性和規律性。通過投資學教學,可以有助于大學生們系統地學習和梳理相關的專業知識,培養獨立思考和理性思維的能力。經濟學的思考涉及諸多方面,本文只是采擷了在經濟學中耳熟能詳的幾個基本概念為視角,包括經濟人、選擇和契約精神,基于自己在投資學教學過程中的日常實踐,對于其如何啟發大學生的理性思考和科學選擇進行了分析總結。大學教育不僅需要教書,還要注重育人,通過投資學課程的學習,使大學生們不僅可以系統地學習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在獨立思考、理性選擇和誠信守約方面也可以得到修煉,應該不失為一種一舉兩得的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馬君潞,李雪峰,主編.投資學[M].科學出版社,2011.
[2]Cunningham,LawrenceA.HowtoThinkLikeBen-jaminGrahamandInvestlikeWarrenBuffett[M].McGraw-HillCompanies,Inc.2001.
[3]Kahneman,Daniel.Thinking,FastandSlow[M].PenguinGroup(USA),Inc.2011.
[4]Ramaswamy,Jeeva.CreatingAPortfolioLikeWar-renBuffett[M].JohnWiley&Sons,Inc.2012.
作者:孫軍 單位:內蒙古財經大學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