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社會化學校體育教育價值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探索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中學校體育教育的價值,有利于大學生社會化進程加快,促進學校體育教育發展。學校體育教育在當代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中的價值,需要從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化進程問題入手,探討學校體育教育在培養大學生健全人格、社會規范意識、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價值,通過學校體育在教學、文化與競賽等方面的教育加強,實現學校體育教育有效推動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化進程。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化進程;學校體育;教育價值
引言
隨著國際競爭的日益激烈,我國社會穩定與社會發展面臨新挑戰,需要作為社會構成部分的每一個社會成員做到適應社會與社會進步保持一致,以此實現我國社會的穩定與良性發展。而新時代的大學生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重要群體,需要每個學生通過教育提升自身社會化能力,尤其需要借助學校體育教育的積極促進作用,加快自身社會化進程,保證自身以社會成員的身份為我國社會穩定與發展貢獻力量。
1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化進程問題
大學生社會化進程需要從兩方面探討,一方面,大學生進入社會環境,接受社會文化,在此基礎上發展自身個性;另一方面,大學生在社會中發揮作用,使社會文化得以發展,同時改造社會行為模式,推動社會變革。因此,大學生社會化并非單一的學生適應社會,還包括社會影響大學生身心發展方面的內容。在社會思潮不斷碰撞下,當代大學生社會壓力正在不斷加大,導致其出現以自我為中心、追名逐利、自暴自棄等不良行為現象。由于社會問題并未得到根本性解決,因此,部分大學生的極端行為成為社會問題的有效反饋。大學階段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在社會學視域下,這個時期叫作預期社會化階段,是大學生為自身未來社會角色做準備的重要學習階段。學生在這一階段整合家庭影響、學校影響與同輩影響,容易出現思想混亂與困惑,徘徊在自卑與唯我主義之間,出現不良情緒與不利于其社會化進程發展的行為,這是常見的大學生社會化進程問題[1]。
2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中學校體育教育的價值
2.1培養大學生的健全人格
新時代大學生的學校體育教育在其社會化進程中,具有培養大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價值。人格屬于個體感覺、思想與自我關系的整合,使個體具備鮮明特征。大學生人格主要包括認知、情感與行為,而大學生形成獨立人格是其社會化的結果。也就是說,大學生人格的形成需要借助社會化過程實現,包括大學生社會化后的習慣、性格、態度與觀念等,屬于行為特質與個體心理特質的總和。在某種程度上,社會化等同于角色扮演,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能夠進行自我完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大學生自身的成長,部分大學生難以準確定位自身,出現自負、自卑等問題現象,影響其身心發展,影響其社會化進程。因此,學校體育教育需要在這種情況下發揮自身作用,由于學生在體育教育的具體鍛煉中會擔任某種角色,對概括化的他人社會進行領悟,這種角色體驗有利于大學生形成自我人格。學校體育教育的目標是保證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生可以在體育鍛煉中定位自身角色,實現自我認識、調整與發展。在學生運動結束后,教師的角色評價也會加強學生肯定自我,培養健康身體素質的同時,強化體育鍛煉精神,促進其人格健全。
2.2培養學生社會規范意識
新時代大學生接受學校體育教育,有利于其在社會化進程中具備社會規范意識,可以通過足球、籃球等體育運動提升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使其在未來社會化過程中能夠具備較強的合作能力。同時,體育教育也會培養學生的公平競爭意識,使其在社會化進程中將這種意識轉化為社會規范意識。在當今社會,社會上的每一個成員都需要具備公平競爭的意識,因此,學校體育教育需要放大自身體育鍛煉中的這一點價值,加強體育競賽中公平、合理、公正等規則的要求,保證每一個大學生都能成為規范自我的優秀運動人員。體育運動離不開規則,因此,體育教育可以使學生直觀且清晰地了解公平競爭的現實性與真實性。例如,在體育運動的田徑賽跑中,如果有學生出現搶跑行為就會被直接罰下,這種規則的嚴格執行,有利于學生對競爭的殘酷進行充分了解,使其在未來社會競爭中也能夠遵守規則,并且勇于挑戰、勇敢應戰,使其成為合格的社會人。由此可見,學校體育教育可以在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中,發揮培養其社會規范意識的重要價值。
2.3提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在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化進程中,學校體育教育起到提升其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作用。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直接影響其社會化程度,學校體育教育可以提升大學生社交能力,也就是說,體育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中的核心能力,促進大學生社會化程度增高。在大學生社會化過程中,人際互動與社會交往屬于基本途徑。在學校的體育教育中,學生不僅限于認識對方,還可通過友善、平等的體育互動,定位彼此角色,實現自身角色定位。在體育教育中,大學生可以借助與教師或同學之間的相互行為實現鍛煉自身的目標,清楚地認識到體育運動本身就是一種微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學生可以通過具體鍛煉活動與教師、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身體與心理上的交流會提升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增強學生的社交意識,進而提升新時代大學生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由此可見,學校體育教育可以為當代大學生提供成長的平臺,為其提供交際空間與條件,使學生在特定的社會場景中提升自身社會適應能力,加快大學生社會化進程[2]。
2.3.1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中學校體育教育價值的實現路徑新時代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社會個體,因此,大學生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是學校教育。在學校教育中,體育教育占據重要地位,學校體育教育想要實現自身在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中的價值,需要在體育教學、體育文化、體育競賽等方面,為大學生社會化提供有利條件,助力大學生社會化發展。
2.3.2以教學提供社會化途徑學校體育教育實施體育教學活動,有利于大學生獲得有效、直接的社會化途徑。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多種教學手段與教學內容都屬于社會個體的基本生活技能,如走、跳、跑、爬、攀登等,這些技能屬于軍事技術、勞動以及人類生活的綜合體現,產生于生活的同時也高于生活。新時代大學生學習這些內容,能夠有效提升自身在運動娛樂與體育鍛煉方面的實踐能力,掌握這些基本運動技能,就可以進一步掌握社會上的復雜生產勞動技能與生活技能。在此基礎上,學校體育教育中的教學實施,也需要注重體育知識技能與人文、環保、科技、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的結合,有機融合不同學科問題與體育教學問題,使學生接觸到范圍更廣、更富有深度的體育知識,加強當代大學生對健康、生活與快樂的理解,使其在未來社會化進程中能夠努力構建積極、快樂、健康的生活。因此,學校體育教育以體育教學實施,為大學生提供社會化途徑,可以豐富學生知識技能與相關文化知識,從而促進大學生社會化進程加快。
2.3.3以文化提供社會化環境學校體育教育可以通過體育文化,為大學生提供社會化環境,推動其社會化進程。在體育運動中,體育文化屬于物質、精神與制度的總和。在學校體育教育中,體育文化屬于精神成果與物質成果的總和,主體是學生,手段是身體練習,內容是體育知識。體育文化可以集中體現學校體育教育的培養目標、管理特色、價值觀念、育人方式以及文化傳統。因此,學校體育教育需要充分利用體育文化為大學生社會化提供一個有利環境,加快實現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例如,學校體育教育可以強調體育文化中的道德規范與制度規范,以外部環境要求影響大學生內部心理狀態,協調統一大學生內部心理環境與外部環境,使其自覺要求自身的行為規范與社會規范,補充與修正自身的社會經驗,從而實現大學生社會信念與社會行為的規范化,體現學校體育文化為大學生社會化提供有利環境。
2.3.4以競賽提供社會化空間在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中,學校體育教育需要通過加強體育競賽的方式,為大學生社會化提供空間條件,使大學生有空間提升自身社會適應能力與社會發展能力。體育競賽可以通過公平競爭的規則使學生意識到合作與競爭的規范要求,同時,體育競賽中的多種角色也可以加強大學生的社會角色體驗感。因此,我國院校針對大學生開展體育教育,需要重視體育競賽的重要性,盡可能多地為當代大學生舉辦規則嚴明、角色豐富的體育競賽活動,以活動中競賽規則的嚴格執行,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與規范意識,同時,以學生在多次活動中的多種角色體驗,加強學生自我定位,為其社會化發展提供基礎空間。在此基礎上,體育競賽活動的實施,有利于學生的競爭精神得到有效激發,促使學生勇敢面對困難,使其能夠為提升自身競賽成績而不斷進行鍛煉努力。這種競爭意識的社會性,有利于學生借助自身掌握的體育競技精神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成為合格與優秀的社會人[3]。
3結束語
探索學校體育教育在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中的價值,需要體育教育工作者清楚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化進程問題,以此為基礎,采取教學提供途徑、文化提供環境、競賽提供空間等措施,促使學校體育教育在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中,充分發揮培養大學生健全人格、社會規范意識、社會適應能力等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宇,朱允海,徐玖平.高校體育對大學生社會化進程的影響[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12):138-140.
[2]李樹旺.社會學視野中我國學校體育對大學生社會化進程的介入[J].體育學刊,2008,15(8):26-28.
[3]湯春華.試析體育鍛煉在促進大學生社會化進程中的作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2):56-57.
作者:渾濤 單位: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