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廣播電視微波通信技術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現階段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微波通信技術,該技術的應用對于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播出助益極大,需要廣播電視單位的信號傳輸工作人員對于微波通信技術涉及的內容作以深入的調查了解,從而認識到該項技術在廣播電視中應用的作用,掌握技術應用要點,有效實現微波通信技術在廣播電視節目信號傳輸工作中的價值。
1廣播電視應用微波通信技術的重要性
微波通信技術即為使用微波完成信息傳輸工作任務的技術,其屬于現今一種新型的信息傳輸技術,實際應用價值較高。具體應用期間傳輸頻率最小為0.3吉赫,最大為3000吉赫,而傳輸波長最短為0.1毫米,最長則為1毫米。在廣播電視事業發展中進行該技術的大力應用,與常規傳輸技術作以對比具有顯著的應用優勢,具體重要性表現為:(1)較強的傳播能力,該技術使用過程中一般不會受到外界惡劣氣候、電磁波等因素的干擾,可以保質保量的傳輸相關的廣播電視節目信號,而且技術應用時的成本不高,與采用光纜傳輸信息的成本進行對比可知支出成本低。(2)較高的傳輸質量,用戶在家中的終端設備上接收廣播電視節目時,對于節目質量要求較高,所以基于微波通信技術傳輸的節目信號質量非常好,而且用戶觀看到的畫面分辨率高,圖像質量好,傳輸過程中一般不會對圖像信號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傳輸質量與用戶的滿意度較高。(3)較強的信號傳輸安全價值,當前廣播電視節目傳輸相關信號時,依托該項技術便可以將信號從廣播電視塔完整的傳輸至用戶終端設備上,該過程中信號傳輸安全性較高,破解難度大,可以有效避免傳輸期間出現不法分子傳播違法信息、破壞與隨意修改信號信息的情況。(4)較強的突發事件處理能力,如果傳輸信號期間發生極端惡劣天氣或其它情況,會對傳輸質量有影響,但是借助于微波通信技術便可以對外界干擾因素進行良好控制,能夠對受損信號進行及時修復、正常傳輸,所以此項技術傳輸信號時對于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理能力非常強。
2微波通信技術在廣播電視中的具體應用分析
2.1應用
首先為信號的多路傳輸,常規采用的光纜傳輸技術可以傳輸信號的通路較少,但是采用微波通信技術便可以按照不同用戶的廣播電視信號接收需要,創建多個通路來傳輸信號,滿足不同用戶節目信號接收要求;同時多路傳輸期間,依托該技術會促使信號傳輸速率提高,傳輸范圍不斷擴大,使用的傳輸設備在工作期間輕易不會發生故障等問題,運維人員的維護工作量、難度以及維護所需的成本均可以得到顯著的降低。其次采集轉換以及傳輸廣播電視信號,現階段廣播電視臺進行信號傳輸期間,需要先采集信號,之后對信號進行轉換,使之成為可以傳輸的信號,再次進行有效傳播。其中控制中心會接收到需要傳輸的信號,之后再將信號發送給衛星即可完成傳播工作,傳播期間對于信號形式沒有要求,因此采用該項技術可以有效的做好該項工作。再次在干線光纖傳輸的應用,廣播電視單位采用干線光纖方式進行信號信息傳輸期間,對于突發事件、極端氣候的應對能力較差,所以可以應用微波通信系統來對常規傳輸工作進行有效的備份補充處理,待干線光纖傳輸遇到異常天氣、突發事件后,可以對出現問題的信號采用微波(SDH、PDH)進行點對點的修復,以此保證信號信息的完整性,不會在傳輸期間發生信號信息傳輸異常問題。最后在現場直播中進行的技術應用,即就是使用數字微波攝像機對于室內或戶外的活動進行實時拍攝,之后拍攝的全部畫面經由攝像機進行信號的音頻、視頻同步輸出,這些信號最終會被傳輸至微波發射機中,經過正確微波頻段的選取、傳輸信號,待解調機獲得信號后,還需要對其作以解調處理,最終不同機位拍攝的音視頻信號通過切換機進行切換即可正常直播。
2.2應用注意事項
首先配備信號源,廣播電視信號傳輸期間常會出現一些不穩定因素,影響信號傳輸質量與穩定性,所以要進行信號源的配備,從而為信號高質量傳輸提供電源保障。目前應用微波通信技術時,要求配備較多信號源,不同信號源需要專門準備相應的儀器設備,并且在設備上要設置、控制人工跳線端口(應急),以此實現信號處理設備與相關設備之間的正常連接。同時需要將實時在線監測系統安裝在微波站內,以便能夠對信號碼流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工作期間若有信號傳輸異常,微波站便可以對范圍內的信號傳輸情況進行全面且系統的把控,盡快找到出現問題的地方,快速進行信號傳輸穩定性的增強處理。其次配備外接電源,通過準備的外接電源,可以提高微波通信技術傳輸信號的便捷性與效率。一般情況下接入的外接電源有兩種,具體工作時電源配電標準較低,應用的回路方式為獨立低壓,配電期間不可出現中斷情況,準備的蓄電池組的工作時間需要不少于8小時,從而確保微波電路運行效果良好。
3結束語
目前廣播電視行業在發展期間,需要重視微波通信技術,在全面把握該項技術的基礎上,做好技術科學合理的應用工作,從而提升廣播電視臺的發展實力。
參考文獻
[1]劉金磊,陳曉琳.淺談廣播電視中的微波通信技術[J].中國新通信,2018,20(14):4.
[2]溫鵬翔.簡述數字微波通信技術的現狀及發展前景[J].中國有線電視,2017(09):1053-1054.
[3]楊帆.淺析數字微波通信與衛星數字通信技術在廣播傳輸中的運用[J].中國新通信,2016,18(08):45-46.
作者:于利軍 單位:內蒙古廣播電視微波線路c119微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