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建筑行業在社會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筑行業的關注也與日俱增。建筑行業的發展態勢為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論文對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特點和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探討了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方式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
1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持續發展以及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推進,我國的建筑行業發展速度有了較大的提升。無論工業還是民用建筑,其數量和規模都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建筑行業的發展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解決了很多就業問題。所謂創新,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優化或改進,或者是摒棄一些落后的知識或者技術。對土木工程施工技術進行創新,并使其得到較為長久的發展,需要對原有土木工程技術進行創新,對已有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創造出能夠滿足大眾多元化、人性化需求的技術。
2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的重要性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環境因素會影響土木工程的整體規劃。對土木工程技術進行創新能夠提高施工的質量,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進度。整體而言,我國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一直比較傳統,并且一些施工技術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會限制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遇到特殊問題是很難解決,尤其是技術性問題,只有技術提高了,我國土木工程才會不斷進步。要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水平,科學技術創新是最重要的,在施工單位中,只有對土木工程技術加以創新,多引進一些先進的建筑施工技術,購買新型的建筑材料,使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相結合,將二者的優點完美地發揮出來,企業的競爭力才能得以提升。
3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3.1預應力技術創新
預應力技術在土木工程技術創新中是很重要的部分,預應力的作用是為提高工程結構質量提供保證。其技術原理為:在土木工程結構承受外荷載之前,對結構施以一定的壓應力,在結構受到來自外界的壓力時,能夠全部或者部分抵消這部分外力,從而提高結構的承載力。該技術在混凝土結構中經常使用,能夠減少混凝土結構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裂縫。對預應力技術進行創新,可以更好地利用其完成特殊結構的施工,并且使材料性能利用更為充分,既能夠保證施工質量又能延長工程的使用壽命。
3.2信息技術創新(BIM技術應用)
BIM技術具有集成性和共享性,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利用BIM技術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傳統的工程施工中,信息的收集、反饋、交流和整合都比較少,并且信息處理效率較低,而BIM技術的應用可以使各種施工信息得到高效的傳遞和處理,如建筑結構、施工設備、設計變更等信息,該技術能夠使這些信息實現有秩序的縱向或橫向的整合與集成,最后形成三維立體的信息模型,該模型具有施工信息協調、可視化、參數化和智能化等特性,可以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者提供大量精確、可靠的參考信息[1,2]。
3.3土木工程生態化技術創新
近年來,我國對生態環境、生態平衡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任何社會活動都要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傳統的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環境保護措施較少,很容易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要使土木工程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首先要從生態資源的節約開始,尤其要注重水資源的節約。實行用水計量管理,嚴格控制施工階段的用水量,施工用水設施必須裝設水表,而且生活區與施工區分別計量,及時收集施工現場的用水記錄資料,提高節水率;鉆井施工現場應采用廢水回收措施,回收廢水并循環利用;沖車池及洗車池設置沉淀池及清水池,使洗車用水可以回收并循環利用。
4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經濟一直高速發展。與此同時,建筑行業也不斷發展進步,大量規模巨大、結構新穎復雜、技術難度高的建筑物逐漸形成,如三峽水電站、鳥巢、水立方等,促進了我國的綜合國力的增強,在使人們物質文化生活得到顯著改善的同時,也充分顯示了我國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甚至有不少單項施工技術可以與發達國家持平或者超過發達國家。
4.1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科技化發展
我國的科技化發展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土木工程的發展也離不開科技的進步,施工技術的科技化發展是實現工程建設經濟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徑,同時也可以充分保證我國土木工程的質量,例如,藍居智慧工地環境污染監測系統,可實現產品多維一體化,配置多媒體智能監測系統,可對施工現場揚塵等排放狀況進行全天24h實時跟蹤監控。在符合要求的建設工地內安裝在線監控系統后,可對工地進行連續不間斷監測。除了可以實現揚塵監控,還可以監測噪聲、風速、風向、溫濕度、大氣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環境數據。該監控系統主要由揚塵監控終端、視頻采集終端、數據監測及傳輸、服務器、監控管理軟件、手機客戶端等組成。這是對施工環境的檢測。利用科學技術進行施工全過程的檢測,預算等,會給整個工程帶來便利,整個建筑工程也會是高質量和高效率的[3]。
4.2施工過程自動化
傳統的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主要依靠人力完成,使用的技術手段較少,但是隨著社會對建筑工程的要求越來越越高,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簡化施工過程,減少人力資源的投入,使施工過程更加科學化和自動化,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并且完善的自動化技術還可以對工程施工進行創新,保護環境,促進建筑工程質量的提高和技術水平的進步。例如,數控鋼筋彎曲機是由工業計算機精確控制彎曲以替代人工彎曲的機械,主要加工棒材鋼筋。數控鋼筋彎曲機是由工業計算機精確控制彎曲以替代人工彎曲的機械,主要加工棒材鋼筋,可彎曲50mm以內的國標鋼筋。該設備可一次加工多根鋼筋,具有加工形狀標準,加工量大的優點。可替代人工20~30人。該設備可與數控式鋼筋剪切生產線配套使用,也可單獨工作,將建筑用鋼筋進行自動化高量彎曲加工,可加工中鐵、核電項目等專用超強鋼筋。施工過程自動化比起傳統的施工,更加先進,節約了人力,保證了施工過程的效率。
5結語
不管是基礎的傳統施工技術還是智能化施工技術,都要在施工過程中總結經驗,及時調整和創新,跟著社會發展的步伐,使用先進優良的技術,保證土木工程施工的高效進行,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生態保護,提高建筑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于龍飛,張家春.基于BIM的裝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統[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5,32(4):73-78.
【2】田東,李新偉,馬濤.基于BIM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構件系統設計分析與研究[J].建筑結構,2016(17):58-62.
【3】馬峻.淺談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及發展[J].江西建材,2015(17):106.
作者:李慶孟 單位:浙江省錢塘江流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