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論文3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第一篇
一些初中語文教師在使用網絡進行備教案時,對網絡過于依賴,直接把別人的教案拿過來稍稍改動,就用到了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學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教師可以借鑒,但是必須有屬于自己的見解并且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備課。網絡上的教案質量參差不齊,盲目地運用只會讓教學陷入僵局。備教案就是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量體裁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
二、應對策略
1.拓展閱讀內容的廣度
教師可以在運用教材內容進行教學的基礎上,適當地拓展閱讀內容的廣度。所選擇的閱讀教學內容,不局限于教材內容,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及其興趣愛好,結合教學目標,挑選課外一些較有感染力的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可以讓學生推薦值得閱讀的文章,在課堂上和大家一起閱讀和鑒賞,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能夠拓展學生的眼界。
2.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多為口傳心授,初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走神,學習興趣不高。適當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把文章中一些較為抽象的問題具象化,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同身受。
3.豐富教學手段
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教學手段必須符合初中語文教學目標,并且符合學生發展的要求。教師可以把傳統呆板的語文閱讀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既注重課堂的形式,又要注重教學的內容。如果教學內容為散文、詩歌等美文時,教師可以將課堂變為朗讀和欣賞課;當教學內容為小說、戲劇時,教師可以將課堂變為舞臺,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內容以及其中每一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變化。教師所創新的教學手段,必須立足于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愛好相結合,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鼓勵學生課外閱讀
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時間有限,在課堂上學生閱讀的能動性和閱讀內容都有一定的限制,無法滿足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需要。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適當的課外閱讀,教師可以推薦一些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刊物和書籍,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一些學生在課外時間不受束縛,沒有進行適當的閱讀,教師可以安排一些閱讀任務,讓學生在課后完成。例如,每周的“美文一篇”,讓學生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喜歡的美文,并把感受說出來。教師只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鼓勵學生課外進行閱讀,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摘抄和做筆記的習慣,讓學生做到“不動筆就不閱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者:陳懷亮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建淮中學
第二篇
一、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敢想、敢說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互動的結果,尤其在強調學生主體性的今天,沒有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是不可能實現高效課堂構建的。初中語文課堂上,學生主體地位如何落實,筆者認為關鍵是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可以與常理不同,甚至相悖,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要打破傳統課堂中教師地位的神圣性,讓學生敢想、敢說,迸發自由的火花,讓語文課堂生動、活潑。在講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春酒》一課中,我首先讓學生通過閱讀找出影響作者童年的事件,以便分析文中的人物的性格特點。在仔細閱讀后,絕大部分學生找出了喝春酒、喝會酒等事件,學生臉上洋溢著自信的表情。緊接著,筆者繼續問,有沒有忽略了的事件呢?這時課堂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學生紛紛開始討論,但就是沒有統一答案。然后我啟發說是不是還寫了過年的情景,那要如何歸納呢?最后,通過進一步啟發,學生們總結出了描寫人物的方式和詞語,對本課有了清晰的認識,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増加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知識面
學生知識面的寬窄也會影響到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要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可以通過課外閱讀的方法來訓練。課外閱讀訓練方法有多種,其中討論法對學生具有特別的作用。農村初中的圖書館藏書較少,質量也不高,這就影響了學生的課外閱讀。因此,我們在要求學校購買圖書的同時,可以組織學生將自己閱讀過的名著和文章進行討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另外,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做好筆記,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書評。閱讀內容要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理解能力。在具體教學活動中,筆者每周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們分享自己閱讀過的文章,發表自己的閱讀感受。然后,其他學生對此進行討論、各抒己見。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量,鍛煉了學生的口才,更鍛煉了學生在同學面前的膽量,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了全面發展。
三、對學生松綁,正確評價學生
古代人們將老師叫做"先生”,將學生稱為“后生”,即允許學生在課堂中出現差誤,甚至錯誤。對于這種情況,教師的評價態度是非常重要的,是更多的采用批評還是表揚要視情況而定。筆者所處的學校是農村學校,而農村學生一般來說膽小且自尊心強,過多的批評會讓學生產生自卑心理,有可能影響學生一生。因此,對于這類學生,筆者一般應以表揚為主,批評時應盡量采用中性語言,避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才會更有自信。讓學生在寬松、愉悅、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同時在課堂中,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感,提高學習興趣,構建高效課堂。
四、結語
總之,高效課堂的構建必須以學生的充分發展為教學理念,以扎實的教學內容為媒介,以多元的學習方式為中介,讓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煥發生機。
作者:毛慧梅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清源鎮星光學校
第三篇
一、抒發感想,自由發揮
自主閱讀課堂教學是圍繞“閱讀”項目展開的教學,其中強調的是自主性,注重學生自學能力、自行閱讀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注重語料信息、文章材料以及文學知識等的感受、體會等輸入的同時,也應該注重自我感受的輸出,因此,教師應該要求學生每閱讀過一篇課內文章或課外閱讀后,都應該以讀后感、讀書筆記等形式來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闡述自己通過閱讀獲得的知識和體會,鼓勵學生能夠自主抒發感想,提倡自由發揮,這樣就能夠使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培養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和臺階。例如:在學過魯迅的課內作品“阿長與《山海經》”后,學生對魯迅的作品的寫作風格有了初步了解,教師不妨引入魯迅先生的其他知名作品,例如:《祝福》、《社戲》等等,讓學生自行閱讀,并要求學生閱讀后寫出讀后感,其中應該涵蓋:文章的思想主旨、小說中的人物性格分析、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等等,鼓勵學生自由抒發感想、自由發揮,不必拘泥于某一標準答案,而是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使學生能夠積極表達出自身的想法和看法,這一過程就是對閱讀材料的消化、理解與運用,是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的進一步升華。
二、課內外結合,培養興趣
自主閱讀課堂教學體現的是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其中的“自主”體現出的是一種主體性,學生應該成為其中的主體和核心,這就需要照顧到不同學生的興趣傾向的問題,因此,教師應該支持并鼓勵閱讀的多元性,結合學生的想法和喜好來為他們提供所需要的閱讀材料,這樣才能真正激起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和欲望,相反,若采取千篇一律的閱讀材料,必然會使部分學生失去興趣,失去配合的想法和愿望,會影響自主閱讀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傾聽學生的想法,明確每名學生所喜歡的現代作家或古代作家,根據他們所喜歡的作家來向他們推薦具有代表性的、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名作;或者而根據學生所喜歡的閱讀題材進行引導推薦,如:一些學生喜歡故事,可以向他們推薦一些知名的短篇小說,另一些學生喜歡散文,則可以鼓勵他們多讀些散文類書籍,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有針對性、有目標地引導,不僅能夠達到良好的自主閱讀教學效果,而且也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為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創造一個積極的閱讀文化氛圍,在班級里擺放一些閱讀刊物或閱讀書籍等等,使學生生活在濃厚的閱讀文化氛圍中,接受到積極的熏陶與培養。
三、讀書匯報,科學引導
自主閱讀課堂教學雖然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行學習能力的引導,但是這并非意味著同學間不能進行溝通、交流和分享,相反,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同學間彼此的交流與分享,也就是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來讓學生彼此交流閱讀感想,達到不同閱讀素材,不同感想與感受之間的溝通、互動與交流。例如:可以在每周末組織一次讀書交流座談會活動,一方面緩解一下學生繁重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也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體會。教師可以讓同桌間先相互分享自己的讀書感受,然后再派出一名代表發言,面向全體學生闡明自己的讀書感想,介紹自己所讀的書目,這樣就達到了同學間相互交流的目的,學生也會有全新的閱讀收獲。同時,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交流、發言情況等最后做出總結和解釋,從整體上獲得良好的閱讀交流效果。
四、總結
初中語文自主閱讀教學的貫徹與實施需要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自主閱讀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閱讀水平,教師要圍繞這兩大目標開展閱讀教學,積極開發學生的閱讀潛能,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從興趣的角度去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去閱讀,最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徐石彬 單位: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