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質,言傳身教
教師的自身素質包括知識素質、能力素質、情感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等等。教師是教育過程的引導者,他肩負著教書育人等多種社會功能,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養成。高素質的教師,首先應具備廣博的學識“。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只有掌握豐富知識的教師才有可能很好地傳授知識。歷史教師不僅要有比較系統、全面的歷史知識,而且還應當掌握相關學科的知識,包括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以及自然科學方面的基本知識。這些問題的解決主要靠歷史教師自身的努力,那就是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使自己成為一名博學多才的教師。作為歷史教師,還應關心時事政治,談古論今,以古鑒今,使歷史課更富有時代氣息,能更好地發揮歷史的教育功能。歷史的長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只有具備了豐富廣博的知識,對各學科都有些涉獵,才能把教材駕馭得游刃有余,才能用簡潔生動的語言為學生們拉開一幅幅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卷,緊緊追隨歷史的足跡。在歷史的長河中馳騁縱橫。歷史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事物,不論后人是否知曉,他都客觀地存在著,容不得半點虛假。而對知識有缺陷的老師,可能就只會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地念課本,甚至給學生錯誤的歷史知識,最終導致學生對歷史課失去興趣,更談不上什么素質教育。
二、細心設置課堂教學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每節課能否都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系到這節課的成敗。所以說,導入課堂的環節至關重要。如果教師一上課就平鋪直敘,拿起書來就開始唱獨角戲,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開始睡覺或者心思飄浮。要上好一堂課,一開始就要引人入勝,把學生吸引住。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必須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三、合理設置教學活動,督促學生鞏固新知
在授課過程中,教學情境的設置也很重要。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法、話劇表演法等活動來活躍課堂氛圍。比如,在上《抗擊侵略的英雄事跡》一課時,可以找幾個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讓每個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每個英雄的抗擊侵略事跡,這樣一來,學生自編自演,既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增加了他們對知識點的印象。課后留點時間給學生來幾道模擬題,并且采用競爭機制,對于回答又好又快的學生給予表揚,對勇于答題但回答不準確的學生給予鼓勵,特別關注到那些平時不太愛回答問題的學生,這樣慢慢地就把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調動起來了。
四、巧妙轉換課堂插曲,活躍課堂氛圍
歷史教學豐富多彩,可以在歷史課堂上穿插各科知識,完善歷史課堂。在講歷史材料中的文言文時,我用語文知識幫學生理解文意,常常還把文學中的名言警句送給學生;在講公元紀年法時,我用數學上的坐標軸直觀講給學生;在講述絲綢之路時,我用學生能接受的地理知識帶領他們走路線;在學生有點疲憊時候,我穿插幾句眾所周知的英語廣告調動他們的興趣……這樣一來,不僅課堂豐富多彩,學生也對我產生了博學的敬意,學習效率自然提高了很多。另外,老師在講課時難免出現一些小錯誤,這時候要做的不是自己尷尬的不知所措,而是巧妙轉化。比如有次上課在黑板上我寫了一個錯字,有的學生便大聲說我寫錯了,我想在學生眼中老師是不會犯錯誤的,如果我擦了錯誤的容易使學生減少對我的信任,于是我話鋒一轉,問學生說:“這么寫對嗎?我故意這么寫,就是看看你們細不細心,現在我們一起來寫一下正確的字,這次我特意標注出來,以后每個同學不要再出現這樣的錯誤。”這樣的做法,沒有失去學生對我的信任,他們反而專注寫字,以后的書寫中也更加細心了。
作者:張紅英 單位: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