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互聯網+”理念的提出給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了活力,為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指明了方向。為此,我們需要認真分析當前英語教學現狀及原因以及“互聯網+”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能性,最終找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互聯網+”;教學改革;創新策略
引言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互聯網深入每個學校的教育教學中。特別是初中英語,巧妙地利用“互聯網+”,不僅可以為初中英語教學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而且可以通過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有效地利用課前、課后時間,為英語課堂教學服務,從而實現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一、簡述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原因
初中英語是初中學生學習的難點,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經常都是“吃力不討好”“費時費力卻效果不明顯”。有的學生詞匯識記不牢固;有的學生詞匯倒背如流,但在具體語句中卻不會選擇適當形式;有的學生會做題卻不敢出聲讀……總之,不同的學生反映出的英語學習中的問題是不一樣的,但總體來說,每一位學生在英語學習上都有所欠缺。究其原因,還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沒有徹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作業和能力“一刀切”,因材施教沒有落到實處,在漢語交流的環境中英語的學習是被動的,甚至就是為了應試才迫不得已學習英語。在這種態度的影響下,學生的英語水平是無法真正得到提升的。因此,初中英語的教學模式必須要有突破,課堂教學方式必須進行改革與創新。
二、“互聯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能性
(一)“互聯網+”的普及給英語課堂改革與創新帶來了契機
學校教學條件得以改善。隨著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國家對基礎教育日益重視,近幾年還加大了對中小學的資金投入,分批分次為中學配備了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采購了相關的英語教學資料,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另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現在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無線網已經在普通家庭常態化,這也為“互聯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提供了保障。
(二)學生對電子產品的好奇心成為“互聯網+”滲透
到英語教學中的動力也許有的學生很不愿意看書,但很少有學生不喜歡利用電子產品看視頻學習,因為他們對電子產品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所以說借助“互聯網+”學習英語,本身就是一種興趣,再加上有聲有色、圖文并茂的動畫、對話等,對學生學習英語來說就是一種動力。在這種動力的驅使下,再配以教師的正確引導、家長的鼎力支持,相信學生的英語學習會更上一層樓。
三、“互聯網+”推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策略
(一)巧妙運用“互聯網+”背景下產生的“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教學模式
傳統課堂是教師講,學生聽。新課標推進后,主體關系發生了變化,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主體。打個比方,傳統英語課堂好似教師在課堂上根據自己的設計往外“扔東西”,學生則能“接”到什么是什么;而新課標推行后,通過英語教師利用互聯網進行“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預習、復習,教師上課就不再是根據自己的理解“扔東西”,而是根據學生的需要來“送東西”,學生少什么,欠缺什么,教師就及時地送達,對于英語學習的難點、易混淆點,教師在課上統一強化,課后認真鞏固并及時監督學生查漏補缺。例如,在初中英語學習時,需要學生養成課前預習以及課后復習的良好習慣。對于學習狀態一般及偏下的學生來說,這一學生群體大多是想要學好英語的,但是由于不知道從何入手,就會逐漸地對英語失去信心。因此,當“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通過“互聯網+”產生后,學生可以有效地利用上述條件進行高效學習。微課之所以成為微課,是因為其在授課時間上較為短暫,只停留在10分鐘之內。所以學生可以在課前,利用十分鐘時間對上課內容進行預習。這樣在課堂上遇到重難點時,可以集中注意力,一舉攻克難關。而慕課出現后,給更多學有余力,或在假期想提高英語水平的學生帶來方便。在慕課平臺上,學生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識層面,對其他分類英語,如商務英語、生活英語等進行自主學習[1]。
(二)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聽、說、讀練習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聽、說、讀、寫是其基本要求和能力。可是對于一般初中學校來說,由于缺乏英語交流環境,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普遍欠缺。可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制作或者下載相應的情景對話、課文朗讀、對話練習等,引導學生認真聽、大膽讀、大膽說,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糾正了學生發音不標準的現象,而且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很好地促進了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學生之所以對英語口語和寫作出現抵觸以及厭煩心理,究其原因是沒有語言環境。例如,漢語是學生的母語,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都是漢語,所以在運用漢語進行口語交流以及寫作時,往往要比英語流暢、順利得多。那么在“互聯網+”運用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后,英語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此項技術進行教學資源整合。以單詞表為例,單詞是學習英語的基礎,也是重中之重。而大部分學生對背單詞十分抵觸,主要原因是背單詞過于枯燥。因此,教師可以從互聯網中下載單詞表標準發音,讓學生了解正確發音后,繼而背誦單詞。其次,在練習口語交際時,教師可以從教材中發掘文章,并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進行情景模擬,在課堂中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
(三)“互聯網+”背景下的英語教學便于教師因材施教
初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如果教師課后作業再實行“一刀切”,不利于學生的查漏補缺,會出現“吃不飽”“吃不完”的兩極現象。因此,互聯網的有效利用也巧妙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通過網絡平臺,如微信、QQ、短信等形式,學生能夠及時地反饋自己的作業情況,教師也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解答情況,便于第二天的備課授課,因材施教,“對癥下藥”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2]。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將初中英語階段性學習資料進行整合,并發送給全體學生,讓學生對當前學期內容做到有效預習,這樣可以無形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教師可以將對提升學生成績有效果,或具有實用性的英語知識進行整合,讓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建立QQ群的形式,在假期期間,以每天或每星期規定時間段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讓學生在遇到學習問題時能夠找教師解決。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能促進師生關系的進一步發展。最后,為了能夠讓學生家長以及學生對英語學習效果及時掌握,教師要在階段性學習之后通過網絡形式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公布,以此真正借助“互聯網+”為教學帶來便利。
結語
“互聯網+”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聽、說、讀三方面的能力,也可以讓教師因材施教,有效地查漏補缺,為英語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帶來活力。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英語課堂,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耿穎,張虹婧.淺議“互聯網+”與初中英語教學的整合意義與作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04):87-88.
[2]高雅平.淺談“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村初中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應用[J].校園英語(中旬),2017(32):56-57.
作者:張明國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五和鎮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