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青少年武術體能訓練優化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青少年階段是身體及心理重要的成長發育階段,此時身體的神經、肌肉、骨骼肌、學習興趣等都有著較強的可塑性,在這個階段加強對青少年的體能訓練十分重要。有助于青少年增強良好的身體素質,能夠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生活中。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一項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具有獨立體系的體育運動項目,對于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在武術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促進青少年自身素質的綜合發展,因此需要更加重視青少年武術體能訓練,基于此,本文就當前武術體能訓練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為提高武術體能訓練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青少年武術體能訓練
一、青少年武術體能訓練的重要性
青少年時期是學習的重要階段,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若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需要不斷加強進行身體鍛煉。近幾年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狀況明顯呈下降的趨勢,因此加強對青少年武術體能訓練十分重要,所以應充分重視青少年階段的身體素質對健康水平的基礎作用。不僅在為青少年成長發育階段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還可以使青少年更好地投身于學習及未來的生活工作中。但提倡和鼓勵青少年進行體能訓練,還需要講其合理性、科學性。青少年的體能訓練一般包括對自身力量、速度、耐力、柔韌性及協調性的訓練,在武術體能訓練的過程中,首先要學會吃苦,經得起磨煉,之后再進行科學、系統的訓練,才能更有效提升青少年的體質。青少年武術體能鍛煉,不僅能在短期內達到體能狀況改善的目標,能掌握保持一生健康體能所必要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加強精神培育。諸如頑強的毅力和堅強的意志,增強心理素質,科學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具有積極向上的學習動機、吃苦耐勞、拼搏圖強的運動精神等。
二、青少年武術體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略武德的培養
為武之道,以德為本。武術教學中首先要重視武德的學習,只有具備好的思想品德,才能保證武術教學沿正確軌道發展。武術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其不僅僅是簡單的動作招式,其中更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內涵。在當前青少年的武術體能訓練中,武術教練員往往會更加關注學生的武術動作是否標準,是否能夠掌握武術技術動作的要領或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能是否得到了增長,以確保達到教學要求。就是在這種只注重武術技能的教學模式中往往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武德的教育,使得武術體能訓練缺乏精神內涵,不利于武術的傳承,這也是當前武術體能訓練中的一大缺憾。
(二)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在當前的武術體能訓練中,一般有兩種常見的教學模式,第一種是采用口頭講解,主要對動作的技巧、規范性進行強調。第二種是采用動作示范講解,確保學生能夠更直觀理解動作,但這樣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感到單調,逐漸喪失對武術體能訓練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想要提升武術體能訓練的效果,就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缺乏靈活性,對于青春發育期的學生而言是乏味、無趣的,因此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也使得武術體能訓練的質量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青少年的特點
(一)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
青少年時期是學生們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時會有較為明顯的身心變化,主要體現在身高、體重、速度、力量的不斷增長,大腦及神經運動的不斷發展,進而引發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同時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也會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與自信心。所以青少年時期學生們的身體發育與心理變化之間是相互作用的,共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成長發育。另外隨著青少年身心的發育,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得到了提升,通過武術的體能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綜上所述,在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興趣的關鍵時期,由于學生處在身體和心理的生長發育的特殊時期,對待各種事物比較敏感,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因此在武術體能訓練中,要格外注重教學方式、方法以及青少年的情緒變化。
(二)青少年身體動作學習特點
青少年時期學生在身體動作的學習上,通常是泛化到分化到自動化的一個規律性。也就是學生在開始學習一個運動動作時,會先在腦海中形成大概的動作,之后根據動作的整體去判斷動作是否準確,并在記住該運動動作大致形態的同時,將正確動作進行強化練習,而且在動作強化的過程中會對各個技術動作自動分解為幾個便于記憶的環節,以便提升動作完成的質量,領會其中的精髓。因此在對青少年進行武術體能訓練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其在運動動作學習上的特點,也要注意整體教學的差異性、階段性及教學順序等,以便于加強學生的身體記憶能力并形成肌肉記憶。
四、青少年武術體能訓練的應對策略
(一)動作講解時注重武德培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不斷提高。所以在進行武術訓練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教會學生武術動作技巧,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武德的教育。青少年在練習武術動作時,學習能力非常強,但由于體能訓練比較辛苦,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堅持訓練等情況,自然就會影響到體能訓練效果。所以在進行武術體能訓練中,通過加強武德培養,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在體能訓練中的集中度與毅力。例如在進行武術動作教學時,不僅要對學生武術動作進行糾正,使其更加的規范標準,還要將動作本身的含義、歷史以及武術的精神內涵進行相應的教育、培養,使學生能夠被武術本身的魅力所吸引,更愿意主動參與到武術體能訓練之中。
(二)多樣化武術體能訓練教學
由于青少年群體性格活潑,好動,且注意力難以長時間的集中,因此容易對乏味、單調的事情產生排斥的情緒,所以在進行武術體能訓練中,要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和教學規律來編制課程。這就需要武術教練員不斷創新教學手段,不斷摸索出適合青少年學習的武術教程,使武術體能訓練的趣味性、實戰性教學效果更加明顯,才能促進青少年武術技能的不斷提升。在提升中還要兼顧到青少年的心理情感因素,把武術的技術、戰術內容融入教學課堂。比如在傳統的武術體能訓練當中,需要對武術動作進行口頭講解、傳授,動作演示等,可以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動態視頻的播放,讓學生能夠對整體動作有更全面的了解。且計算機網絡播放還可以隨時暫停、反復播放等,有助于學生進行強化練習,另外這種播放方式還能更換動作演示的人物形象。武術教練員可以很據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動漫、影視人物形象等,制作武術演示動畫,這樣更有助于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集中度。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青少年時期是學生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學生有著較強的身體、性格特點,因此在進行武術體能訓練中,應當充分結合青少年自身特點,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武術體能訓練策略,激發青少年對于武術體能訓練的興趣與積極性。通過對學生武德的培養,以及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武術的魅力,并保持訓練的新鮮感,讓青少年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武術體能訓練中,進而有效地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發育。
參考文獻:
[1]鄧劍斌.超等長訓練對少年兒童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下肢爆發力訓練的影響研究[D].2018.
[2]李丹峰,陳旭娣.增強式訓練對青少年武術運動員彈跳能力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20(22).
[3]紀帥謙.專業視角,前瞻構建—創新武術散打運動體能訓練體系的思考[J].體育風尚,2020,000(005):P.106-106.
作者:李柳霖 單位:河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