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商業銀行納稅籌劃幾點思考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面臨的壓力逐漸增多,而且企業競爭意識增強以后,其對于納稅籌劃工作產生了極高的依賴性,再加上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因此企業將關注點全部放在了稅收籌劃環節中,商業銀行也是如此,稅收籌劃發展為了商業銀行經營中的主要部分,同時也是維護納稅人自身權益的基本方式。不過,對于任何事情來講,既有著一定的優勢,而且還存在著相應的弊端,納稅籌劃工作的開展雖然可以產生良好收益,可依舊面臨著風險問題。在本文中,主要結合納稅籌劃風險概念進行論述,提出了納稅籌劃在商業銀行中的思考要點。
關鍵詞:商業銀行;納稅籌劃;思考要點
引言
納稅籌劃主要是指納稅人將稅收政策當成一項主要依據,在合理分析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現狀的基礎上提前安排和規劃企業生產、經營以及投資等各項活動,減少稅款輸出,將稅收利益發揮到最大化。現階段,通過比較商業銀行和國外銀行來看,面臨的問題是非常多的,比如稅種類型非常多,稅負極高等,而采取何種方式進行納稅籌劃,在符合要求的基礎上降低稅務是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結合商業銀行納稅現狀以及實施納稅籌劃的重要性,落實了有關于納稅籌劃的要點。
一、對于商業銀行納稅現狀和思路的探究
(一)納稅現狀其一,稅種類型非常多。現階段,在商業銀行中,需要繳納的稅種類型涉及多方面,分別是營業稅、城建稅、企業所得稅以及個人所得稅等,稅種類型的增加使稅收在商業銀行成本內占據著極大比重,同時還影響了銀行競爭力的提升,尤其是和外資銀行的競爭力。其二,對納稅籌劃的重視程度有待增強。①沒有正確了解到納稅籌劃的作用,在經營期間,納稅籌劃理念不強,在出現了涉稅經濟業務以后,有關部門制定方案期間,一般是將稅務成本支出情況當成開展經濟業務決策工作的基本依據。②沒有做好稅收統籌的規劃工作。大多數人員普遍覺得,納稅籌劃只涉及稅款計算以及繳納環節籌劃,這是財務部門自身的職責,和其他部門沒有直接的聯系性,其他部門只需要隨意開展其他業務即可,關于統籌規劃等都屬于財務部門的事情,顯然,此種理念是錯誤的。再加上納稅籌劃自身有著籌劃性特點,因此使得籌劃工作需要在事前開展,也就是說,在沒有出現經濟業務的情況下,就應當對方案進行比較,而經濟業務已經發生的話,是無法良好開展籌劃工作的。同時也存在著相關人員沒有做好稅收籌劃各項環節規劃工作的現象,導致問題頻繁出現。③有的時候同等看待納稅籌劃和偷稅漏稅行為,但是其實兩者區別是非常大的,稅收籌劃符合法律要求,而偷稅漏稅則是違規行為,稅務部門必須嚴格制止和懲處。在納稅期間,沒有使用納稅籌劃此種合理方式減少稅務成本輸出,而是在稅款計算和繳納方面做出文章,采取少繳納稅款的方式開展各項工作,如此一來,就增加了稅務風險出現的概率。其三,存在著被動籌劃和被動納稅的問題。一般來講,稅款從形成到交出歷經的環節特別多。首先,因為納稅行為形成的環節。其次,稅款核算階段。最后,繳納階段。所謂被動納稅,表現為稅款行為產生期間,相關人員沒有提前進行規劃,一直到了稅款核算和繳納以后再依照相關要求被動性地進行納稅。而被動籌劃表現為納稅行為出現后沒有進行合理的籌劃,影響了納稅籌劃工作的良好開展,一直到稅款核算和繳納以后才開始籌劃工作。從中來看,被動籌劃產生的問題極大,經常引起偷稅漏稅行為出現。比如,為了減少稅務成本輸出,在進行清算年終款項的過程中,財務人員對所得稅籌劃進行計算和申請繳納過程中,沒有做好超出標準企業所得稅方面的調整和改善工作,增加了偷稅漏稅行為的發生概率,面臨著嚴重的稅務風險。其四,稅負增加。從商業銀行成本支出情況來看,稅收成本占據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依照我國營業稅+所得稅/利潤水平的方式對商業銀行總體稅負水平進行合理分析,我國商業銀行整體稅負目前在65%~75%左右,經過合理計算得出,只要銀行營業稅率下降1%以后,銀行凈利潤將會隨之提高1.5%。然而,太高的稅負除了無法有效融通資金之外,同時也會導致銀行經營效益下降,根本不利于積累銀行資產,從而阻礙了商業銀行的良好發展。
(二)納稅籌劃思路納稅籌劃工作有著一定的系統性特征,在開展該項工作期間,必須遵循稅法要求的基礎上規范性開展。基于此,納稅籌劃思路如下所示:其一,執行稅收優惠政策,提升貼現業務以及轉貸業務和債券投資業務等方面的比重,大力開展資產轉讓等金融類型的商品轉讓業務,減少企業營業稅和所得稅。其二,加強企業費用管理力度,對業務招待費進行規范性控制,全面關注不良貸款以及其他應收款項的實際變化現象,做好壞賬報批工作,降低所得稅支出。
二、我國商業銀行納稅籌劃的方式
對于我國商業銀行納稅籌劃工作來講,在進行納稅籌劃期間,需要依照以上論述的納稅籌劃思路進行,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做好合理的納稅籌劃工作。
(一)營業稅納稅籌劃期間采取的相關方法其一,借助相關的稅收優惠增加免稅收入,在稅法中明確要求,必須對金融機構利息收入情況、經辦國家助學貸款利息收入等免征營業稅,外匯轉貸款業務減去借貸利息成本后余額計征營業稅。當商業銀行進行貸款決策的過程中,需要綜合探究稅收優惠對經營成果產生的以下幾方面影響。①舉例說明,商業銀行內有兩個客戶分別申請同樣額度的貸款,第一個客戶是金融機構,第二個客戶是普通機構,不過受貸款規模等因素的約束,商業銀行只可以批準一個客戶進行貸款,在其他條件全部一致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將貸款優先批給了第一個客戶,這是因為該項客戶獲取的離析計入免征營業稅,而后一個客戶獲得的利息收入需要征收營業稅,對此,商業銀行將資金貸款給第一個客戶獲取的收益遠遠高于后者。②對交易進行合理規劃,降低稅收支出。納稅人經營金融商品轉讓業務依照股票、債券以及外匯等計算應稅收入,其中征收營業稅內包含的各項營業額屬于金融商品轉讓的價差收入,也就是說,賣出價減去買入價的余額。金融商品賣出價表示為賣出原價,不需要將賣出期間支付的各項費用和稅金扣除。金融商品的買入價可以采取加權平均方式以及移動加權平均方式進行詳細計算,選定以后一年之內不得進行改變。所以,在商業銀行實施金融商品交易決策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綜合性探究不同類型金融商品交易對稅收成本產生的一系列影響。再比如,某項商業銀行內計劃使用兩億元資金開展金融商品交易工作,包含了兩種選擇類型,分別是債券以及股票,兩方面投資獲取的預期收益是一千萬元左右,而且在納稅年度內能夠實現收益。當商業銀行本納稅年度債券投資出現一千五百萬元的虧損現象時,股票投資累積利潤是一千萬元,投資債券獲取的一千萬元收益可以彌補前期虧損的資金,不需要繳納營業稅,所以投資債券的預期凈收益是一千萬元。投資股票獲取的收益是一千萬元,因為無前期負差能夠抵消,這就需要進行全額繳納營業稅。通過計算來看,投資債券的預期凈收益是九百五十萬元。經過比較得出,商業銀行投資債券預期凈收益遠遠高于投資股票預期凈收益,對此,銀行可以適當地對債券進行投資。
(二)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方式其一,借助稅收政策開展納稅籌劃工作。對于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來講,主要涉及權益性投資收益免稅的優惠政策以及新企業所得稅法內成立的國債利息收入情況。當利率一樣的時候,因為免稅收入在利潤中所占比重不一樣,因此各項商業銀行的稅負水平也是不一樣的。商業銀行實施被動以及主動權益性投資工作的時候,稅法明確規定獲取的股息以及有著公司股票一年以上獲取的轉讓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能夠免除稅務。基于此,當商業銀行對持有期限不超出一年以上的公司股票出售決策期間,可以綜合性考慮一年之內出售獲取的稅收成本因素,增加權益性投資。其二,對限制性支出情況進行合理規劃。企業所得稅法雖然已經對工資薪金等支出稅前扣除限制進行了放寬,不過對于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來講,依舊落實了相關的限制性扣除保準,對于商業銀行來講,需要在沒有對戰略和經營工作產生影響的基礎上提前計算出限制性費用,同時強化限制性支出管理力度。新企業稅法使業務宣傳費支出扣除標準有了明顯的提升,明確規定不超出當期銷售收入的15%部分進行扣除,超出部分則是在后期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商業銀行中的營業收入15%廣告以及業務宣傳費用必須和業務發展需求相一致,除非是戰略方面的需求,不然商業銀行必須禁止每個年度中超出營業收入的15%左右。對于超出部分來講,雖然能夠在納稅年度中進行結轉扣除,可是商業已經將稅金提前交納,完全失去了資金時間價值。對于商業銀行本身來講,公益性捐贈支出扣除標準有了明顯改變,從以往年度應當繳納的所得稅1.5%提升到了年度利潤總額12%,該項扣除標準和商業銀行公益性捐贈的需求相符合,基于此,商業銀行必須做好公益性捐贈支出工作,只要不是遇到特殊情況,禁止超出限制性標準。對直接朝著受益人各項捐贈支出,稅法禁止稅前扣除,所以,無明確授權標準的話,商業銀行必須避免直接朝著受益人進行捐贈,稅法不允許稅前進行扣除。所以,無授權批準的話,商業銀行不能允許向受益人直接捐贈,當有特殊需求,可以經過非營利性社會群體以及國家機關捐贈給指定受益人。
結語
從以上論述來看,現階段,伴隨著人們對于納稅籌劃重要性的了解,其必定成為各項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商業銀行來講,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納稅統籌計劃,分析不足之處,做好相關的宣傳培訓工作,樹立正確的納稅籌劃理念,在有效實施納稅籌劃工作的基礎上減少稅務成本輸出,增加稅收利益,提升經濟效益,促使商業銀行得到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方小欽.商業銀行涉稅行為及納稅籌劃探析[J].財經界,2020(23):230–231.
[2]張先富.農村商業銀行納稅籌劃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9(03):120+122.
[3]李鳳英.關于我國商業銀行納稅籌劃的幾點思考[J].現代商業,2011(29):35–36.
作者:李瑞 單位:山東博興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