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針對目前甘肅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何通過網絡、圖書館等資源加強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措施。
關鍵詞:甘肅;信息素質教育;高職院校
一、研究背景
信息素質是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PaulZurkowsk最早提出來的,是指利用大量的工具及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決或解答的技能。信息素質這一概念的提出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普遍關注,有關它的話題也成為目前國內外學術界討論和研究的熱點。目前,國內學者對信息素質概念的認識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質教育情況如何呢?本研究選擇了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3000名學生作為樣本進行了調查。
二、甘肅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發達國家高職院校的素質教育中包括了對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因為在信息社會里,沒有信息意識,不掌握信息技術,缺乏利用信息系統獲取知識的能力,就無法適應于工作,無法生存于社會,自然就不能算做合格的學生。由于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市場對技術工人的要求已經不同,經濟和技術的發展,向職業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人們從事任何職業都應具備獲取信息與利用信息的能力。對于高職學生來說,他們將服務于由最新科學技術裝備的生產第一線,這就要求職業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滿足學生的求職需要層面上,更重要的是要負責地為學生的今后發展提供必要的可能性和培養他們學會學習的能力。信息素質教育就是從終身教育的觀念出發,強調個體的學習能力,即學會生存、學會認知。因此,對學生進行信息素質教育是高職院校一項非常重要的教育內容。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是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學生。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對高職學生的圖書館資源利用、信息知識、信息道德、信息意識、信息能力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對目前我省高職學院學生信息素質調查分析表明,其信息意識缺乏令人瞠目,獲取信息技術水準距離要求相去甚遠,信息使用能力狀況更加令人擔憂,正視現實,加大信息素質教育力度已是當務之急。我省高職學院學生信息素質不佳有其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具體表現為:1)利用網絡信息意識淡薄。各高職院校低年級學生忙于應付繁重的基礎功課,對網上信息缺少興趣,能夠熟練使用互聯網進行信息檢索、瀏覽、下載的同學很少;高年級學生則由于教師引導不力其求知欲多限于教科書內容而對網絡資源利用意識十分淡薄。2)信息語言的限制性。新的網絡技術提高了信息處理的速度,但也提高了學生獲取有效信息的臺階。首先,由于我省大部分高職學院外語基礎教育薄弱,導致學生無法應付網絡主流語言———英語,產生語言障礙;其次由于沒有相應的文獻檢索基礎知識,缺少對檢索語言溝通能力,無法在網上便捷地獲取所需信息。3)網絡信息資源的無序性。復雜、多變、無序的網絡信息資源仿佛氣象萬千、煙波浩淼的大海,水性欠佳的學生站在岸邊真有“老虎吃天,無處下口”感覺。培養造就熟識水性善于應付困難,把握網絡信息海洋應用規律的學生已是高職學院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
三、加強甘肅省高職學院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主要措施
根據前述學生信息素質現狀,各學院應在繼續加大計算機網絡硬件建設投資力度的同時抓緊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信息素質教育。目前我省高職院校信息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應是信息意識、觀念及獲取信息技能的培養與提高,教育目標是使學生自覺適應信息社會的知識結構,為今后思維發展、繼續學習、綜合分析與研究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為盡快實現上述目標,各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質教育應抓好以下工作:
(一)開設文獻檢索的相關課程
首先,改革計算機教學內容,加大網絡基礎知識教育力度,其中要突出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因為在整個信息素質培養過程中,實踐能力是信息能力的重要體現。在教學上力求使學生能夠方便、快捷地了解操作基本知識,掌握現代服務設施及計算機查詢等現代技術。學校開設相關的文獻檢索課程,教會學生檢索知識的技能與技巧。讓學生學會如何利用圖書館去檢索文獻及光盤、網絡數據庫的使用方法,制定與分析檢索策略,文獻的評價等。同時,要在此基礎上增加學生信息能力教學的內容,比如文獻綜述的撰寫、論文的寫作、網絡信息與利用方法、信息應用能力的開發等。課程應緊扣現代信息綜合能力的培養進行改革,如信息檢索、信息評價、信息處理和信息交流的能力。激發學生的信息需求、信息意識,培養學生收集和利用信息的技能,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
(二)充分發揮各學院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作用
積極配合學院開展對學生信息素質教育是各學院圖書館義不容辭的任務,因為圖書館有下述得天獨厚的優勢。1)豐富的文獻資源。我省各高職學院圖書館擁有的數以萬計古今中外、包羅萬象的文獻資料為開展信息素質教育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其信息資源優勢是其他部門無法比擬的,充當信息素質教育的先鋒是歷史賦予圖書館的責任。2)良好的學術環境氛圍。我省各高職院校大都重視圖書館基本建設,投資力度逐年加大,在圖書館工作人員辛勤努力及熱情周到的服務下,大部分圖書館已成為省內高職院校一流的學習育人環境,在高雅潔凈舒適的圖書館里,教師、學生們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知、博覽群書,徜徉在信息海洋,這種濃郁的學術研究氛圍無疑對自覺搜尋信息,汲取知識營養起著良好的激勵作用。3)較為先進的網絡硬件設施。我省各高職院校圖書館均有網絡硬件設施較為先進的電子閱覽室,如果進一步和其他教學單位或其他學院形成有效的聯網合作和資源共享,就可以從整體上發揮信息檢索的最大效益并向學生展示其龐大、深奧、精確、快速、便捷的使用魅力,借此吸引住學生,使其對網絡信息產生較為濃厚的興趣,通過不斷的網上查詢瀏覽實踐,積累檢索、甄別、利用信息的經驗,最終達到促進學習,提高信息素質的目的。各學院在充分利用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同時,還應當重視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整體信息素質,提升其信息服務水平。數字化文獻信息和計算機網絡信息處理技術進入圖書館后給傳統印刷文本的圖書服務管理方式帶來不小的沖擊,新的文獻載體、新的文獻信息技術將會引起圖書文獻服務管理方式的變革進而影響圖書館的整個服務運行機制。主動適應文獻載體和傳遞方式的變化,自覺提升信息服務技能水平是時代對每個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新要求。學院應該有計劃、有目標的對一線工作人員進行新技術輪訓,提高信息素質,使其與現代化的圖書館相匹配,勝任對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工作。
(三)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開展信息倫理道德教育
根據調查發現學生在獲取和利用信息時,常有違法違規行為出現,很多學生在引用他人的知識產權信息時,并沒有標明出處。因此,信息素質教育的內容不僅要涉及信息檢索,信息技術及多媒體,計算機操作與網絡知識,信息的組織、利用及評價教育,還要包括信息道德教育和知識產權及相關信息法律知識教育等。因此,在職業技術院校的信息教育中還應包括信息道德與法律的普及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改變單純講解法律規范的授課方式,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性,注重案例分析。與此同時,還可以利用學校的官方網站開展在線信息道德教育,將相關的條例信息和法律法規放在信息資源入口最顯著的位置上,給學生一個警醒作用。信息意識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所以除了課堂上的知識講授,應當與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的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引導學生合理利用互聯查找信息、選擇信息、判斷信息。正確使用信息資源,利用學校交流平臺開展在線信息道德教育,聯系校團委、各系部,以信息倫理道德為主題,開展多樣化實踐活動及相關講座,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從而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信息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黃曉斌.美國高院的信息教育及其啟示[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4):65—67.
[2]楊曉光.圖書館與信息素質教育[J].情報科學,2001(4):362—364.
[3]林仙梅.圖書館應對高院學生進行素質教育[J].圖書館雜志,2002(2):62—63.
[4]黃莜玲,鄧銀鵬.變革與圖新:構建信息素質教育模式的當代思路[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5(1):55-57.
[5]袁輝,張潔.研究生信息素質教育課程設計與實踐[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5(2):64-67.
[6]李媛.網絡環境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及提高策略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4).
作者:孫文娟 單位: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