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生態課堂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以高職院校藥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課程為例,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入手,設計生態課堂,建設支撐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課程,為學生的畢業設計、頂崗實習、就業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
關鍵詞:生態課堂;教師素質;TSEP教學模式;課堂教學評價
教育生態學是研究教育與其生態環境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和機理的學科,最早由勞倫斯•克雷明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中提出。生態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通過現代課堂教學手段實現教學與學生發展真正統一的課堂,也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理想課堂。生態課堂強調尊重學生個性,讓學生健康成長,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1]。近年來,教育工作者不斷嘗試以生態學的理念改革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構建和諧、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是理工科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普遍應用于工農、化工、醫藥等行業生產和科學研究[2]。它是應用性課程,以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為基礎,以統計理論為工具,科學設計和優化實驗,系統分析實驗數據[3]1-341。鎮江高等專科學校“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課程一直采用“課堂理論講解+上機實踐操作”的教學模式。該課程涉及微積分、統計學等數學知識,計算過程復雜,要求授課教師具備扎實的數學知識,而高職學生只學習了部分高等數學,很難透徹理解其中的原理。教學課時有限,教師大多選擇用更多的時間講授理論知識,無暇兼顧實際應用和能力培養。同時,因為行業的限制,很多教材中的案例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已有經驗、專業領域,學生很難透徹理解。筆者擬以生態學的原理為基礎,結合多年教學實踐和思考,探討“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課堂的生態模式。
1教學內容
“實驗設計和數據處理”通常32課時的理論學習包含9~10章的內容[4]。高職學生高等數學、統計學基礎薄弱,如果教師把有限的課時和精力用于基礎原理的講解,學生會因聽不懂而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能勝崗、能轉崗的技能型人才。鎮江高等專科學校藥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主要實踐崗位有藥物檢驗工、化學檢驗工、藥品微生物檢驗工、中藥制劑檢驗工、在線質量監控(在線QA)等[5]。為實現藥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整合教材,保留誤差理論和測定結果比較、統計和顯著性檢驗、回歸分析、正交試驗設計等教學內容,簡化數學原理的敘述,著重講清數學公式的具體應用和操作步驟。如講授《統計和顯著性檢驗》時,重點講授方差分析的具體步驟;講授《正交實驗設計》時,重點講授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正交表、應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實踐環節,精心選擇與藥品分析、質量管理等專業相關的案例,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教學模式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多媒體技術被普遍應用于各級各類學校,成為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轉變教育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營造以學生為中心的生態學習環境,結合“互聯網+”技術,構建可以重復使用的網絡教學系統或網絡教學平臺,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堂教學生態圈,促進云端互動教學服務產品的實現。TSEP教學模式包括4個步驟,即檢測(Test)、歸納(Summary)、典例(Example)、訓練(Practice),重在幫助學生系統整理知識,提高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6]。“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可以借助網絡課程平臺(如智慧課堂、翻轉課堂等),引入TSEP教學模式。單因素方差分析知識點的TSEP教學過程如圖1所示。1)Test。每學習完成一個知識點,教師利用手機上的App測試題,學生當堂練習。2)Summary。教師給出答案,通過網絡課程平臺統計數據,找出存在的問題,與學生一起探討解決方法。3)Example。教師講解具體實例,并將實例通過手機平臺。4)Practice。學生結合統計軟件進行練習,熟悉分析過程。這種教學模式環環相扣,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手段豐富,學習氛圍濃,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近年來,“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的應用越來越廣,新的計算和分析方法不斷出現。傳統的教材更新換代較慢,新知識融入相對較少,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讓學有余力的學生開闊視野,教師應不斷收集和整理相關資料,把學科的前沿知識和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課堂教學,以補充材料或講座的形式上傳至教學平臺。
3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指運用有效的技術手段,全面搜集、整理、分析課堂教學信息,評價教師課堂教學效果,以促使學校、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鎮江高等專科學校沿用多年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原有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以有效教學理論為出發點,針對關鍵教學要素和行為特征確定評價指標,有一定的評價意義。近幾年的教學評價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都能實事求是地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但評價分值較為平均,不能體現教師個體差異;少部分學生會給要求嚴格的教師賦低分,導致評教結果失真,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原因在于評價主體趨于單一,教學質量評價結果不能全面、真實反映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主觀因素會對評價結果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筆者以現有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為基礎,結合國內外先進的評教經驗[7],設計了新的學生版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該評價體系包括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一級指標主要有教學態度、學習價值、教學組織、教學互動、師生關系、教學內容、開放性問題等,二級指標細化到具體可操作的教學行為或學習要素,如表2所示,且可以針對不同課程的特點進行修正。
4結束語
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是與時代同行的開放性話題。“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采用生態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和教師的合作活動為宗旨,以引導和討論為常規化的教學策略,可以培養學生實驗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簡單的實驗設計能力,為他們繼續深造或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美英.構建中職計算機基礎生態課堂的途徑探索[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秘書處.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北京:《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906-910.
[2]徐曉勇,王成云,王利民,等.精細化學品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06(3):29-31.
[3]閆鵬飛,郝文輝,高婷.精細化學品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4]孫培勤,劉大壯.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課程的教學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03(1):84-85.
[5]石焱芳,羅婉妹,吳麗榮.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動力推動藥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海峽藥學,2016,28(4):254-257.
[6]奚彩萍,王敏.如何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建設[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11):94-95,102.
[7]顏兵兵,魏天路.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課堂教學評價體系[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29(7):86-88.
作者:吳小娟 殷偉芬 朱建軍 單位:鎮江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