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加強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如今,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為了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在社會中的穩定發展,加強對資金流動情況的管理和控制,對信息化建設的措施進行了研究。會計工作作為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相關活動的前提,在對其進行管理的時候,除了要創新核算方式,還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力度,這樣才能對行政事業單位未來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綜合性分析,從而進一步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管理水平。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研究
引言
行政事業單位是管理我國企業發展的主要機構。要想在現代信息技術快速地發展下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項管理模式,就要加強信息化建設。特別是在會計工作中,這項工作是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在社會中穩定發展的基礎,更是加強對財務工作有效管理的前提,所以在對其進行完善的過程中,要更新工作理念和方式,主要借助信息化技術,加強會計信息化的建設力度,從而讓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一、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的作用
在以前的會計工作中,受到技術等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會計人員一般都是通過純手工的方式完成工作的,這種方式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誤差。隨著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的有效應用,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尤其是在最近幾年,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以前的會計核算方式已不能滿足實際發展的要求,更不能對大量財務數據進行高效的統計,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會計人員的工作強度[1]。然而,加強對會計信息化的建設,能夠在創新核算模式的同時,對大量的財務數據信息等進行存儲,實現信息共享,讓具體的財務信息變得更加準確,避免報表等材料丟失等問題的出現。同時,這種模式還具有空間大等優點,不但能夠節省人力物力,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會計工作的準確率,預防數據丟失等問題的發生。預算是會計工作中的主要內容之一,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相關活動前,會計部門要根據單位發展目標等,編制完善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設計預算方案,對業務活動所需要的財力等進行提前預算,這樣才能避免經濟損失的發生。在資金預算的過程中,利用會計信息化等模式,不僅可以實現單位各部門之間會計信息數據的共享,還能對各部門的會計信息數據等進行整合,提高預算的有效性,避免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出現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對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視,對以前的管理方式和預算方式進行完善和創新,會計核算還要實現財務會計以及預算會計一起進行的“雙功能”,這樣才能保證會計報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才能對財務會計中的數學信息進行全面整合,從而進一步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機制,保證財務信息的準確性。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中的問題
(一)以前的信息系統不能滿足記賬的要求隨著新會計制度的不斷完善,對會計核算的方式和內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中,其中的科目體系比較多,如果在實際的核算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其核算結果就會嚴重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同時,在對行政事業單位原有的會計信息系統進行應用的過程中,由于核算系統相對落后,不能及時發現核算中的數據問題,更難以滿足新會計制度中的具體要求[2]。在會計工作中,只要是涉及納入單位預算管理的現金業務,在進行核算的同時,一定要進行預算會計核算,這樣才能保證核算結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但是,在具體的工作中,以前的會計信息系統僅僅能滿足預算會計核算要求,并不能實現對預算會計工作的管理,不能及時發現記賬過程中的問題。
(二)會計科目和賬套不符合新會計制度在我國經濟體系不斷完善的背景下,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業單位要想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就要對會計工作內容等進行創新,不能遵循以前的獨立準則,要結合單位實際的發展情況,將新的核算方式納入會計工作中。但是,部分會計人員在建賬的時候,并沒有提前對相關的內容進行整合,更沒有對其進行全面核算,這將導致會計科目設置的不合理,會對行政事業單位在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帶來影響。此外,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為了提高會計管理工作的效果,在期末沒有編制財務報表,更沒有對預算結果進行整合。在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的時候,發現它主要是由會計報表和其附注組成的,能夠反映行政事業單位的活動情況。然而,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單位財務會計核算方式和數據編制等報表并不能滿足行政事業單位實際發展要求,嚴重影響了內控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穩定。
三、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一)建立內部控制機制,實現信息化管理如今,要想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化建設,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對其中的風險進行綜合性的評估和控制,除了要分析財務管理內容,還要應用信息技術建立內部控制機制,實現風險控制,規范財務管理行為,讓各個項目都能在信息化技術的基礎上有效開展,對其進行審查和考驗,還可以進行內部模擬跟蹤審計,如果在外部審計前發現了問題,要應用信息化系統對導致問題的因素進行統計,從而完善處理方案[3]。在開展行政管理項目的時候,要先對合同管理和項目資金管理等內容進行風險評估,應用信息技術主要圍繞目標任務,對項目資金的應用情況進行提前預算,要及時跟蹤審計,在保證項目進度和資金使用相匹配的基礎上,才能開展相關的活動,從而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由于會計管理中的各項財務流程手續和臺賬資料等流程都比較復雜,以前的管理技術已經不能滿足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的要求了,這個時候就要在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的基礎上實現對項目核算等內容的信息化管理,主要采取規范化的信息技術和管理模式加強內部控制,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知識水平。此外,還要培養財務人員的信息管理意識,增強財經法規知識,讓他們在具體工作中,能夠認識規范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從而為會計信息化建設提供基礎。
(二)完善信息系統,實現財務和預算的一體化管理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中各項工作的管理方式和內容都要升級和更新。尤其是計核算軟件,它是提供財務會計信息的基礎,更是保證核算結果準確性的有效措施,同時他還能提供預算會計信息。所以,在具體的工作中,要利用這些會計信息不斷完善單位管理機制,加強對單位的預算管理。行政事業單位要結合社會發展形勢,加強對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主要實現對財務信息和預算的統一管理,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到建設預算管理系統中,這樣才能保證系統的先進性,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提前對各部門預算申報和預算編制等內容進行整合,制定合理地信息化建設方案,最大程度上實現預算和決算等內容的一體化,不斷增強預算編制以及預算執行的有效性,為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在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會計部門還要構建“業財融合”接口,主要對業務系統以及財務系統中的信息數據進行共享,實現無縫對接,完善各部門之間的工作流程,保證數據信息的有效性,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作,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管理機制,對接薪酬核算業務等內容進行整合,從而保證信息化建設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三)合理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內部控制效果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是保證會計工作的順利實施的基礎,所以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加強對這部分內容的重視,利用信息技術不斷強化內部控制的建設工作,在保證財會人員能夠完善知識體系的基礎,提高信息化意識和判斷能力,使他們在內部控制工作中,能夠熟悉掌握固定資產折舊和收入確認等過程,有效應用費用歸集等處理方法,對數據信息進行整合,保證核算結果的準確性,這樣才能強化會計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力度。在具體的工作中,應用會計信息化設備以及管理技術,在完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的同時,還能實現從“核算型”到“參與管理型”的有效轉變,完善管理流程。同時,行政事業單位還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信息化學習和培訓,主要在掌握財務軟件操作方法的基礎上,對基礎數據信息進行有效設置,能夠對工作中的年初數據錄入和會計憑證錄入等工作進行簡單的管理,保證審核操作的合理性,進而實現內部控制的信息化。在新形勢背景下,新會計也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會計核算系統進行了調整。要想在這樣的前提下,完善內部控制機制,要合理應用信息化技術,積極組織開展會計核算系統信息化培訓活動,加強工作人員對系統操作流程的了解。通過具體的培訓,讓會計人員在具體的工作中能夠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強化他們的信息化管理意識,在掌握新會計核算技術和方式的基礎上,分析行政事業單位發展中的問題,保證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好核算準備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提高整體內部控制水平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會計信息建設的力度。
結語
由此可見,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完善和創新。會計工作作為保證財務信息安全性的基礎,相關的行政事業單位要通過完善信息化管理體系等方式加強對會計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創新核算方式,從而為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在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基礎。
參考文獻
[1]章幸.關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的研究[J].經貿實踐,2018(08):148–149.
[2]凌秀芹.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研究[J].大眾投資指南,2019,37(17):47–48.
[3]謝海鷹.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研究[J].經營者,2020,34(07):201–202.
作者:王曉麗 單位:平度市大澤山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