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微博的特點
智能手機的普遍使用也帶來了微博的蓬勃發展。近年來,訂閱報紙、雜志等傳統信息傳播媒介的用戶越來越少,而微博的注冊用戶卻在不斷地增加,逐漸成為我們接觸世界的第一手段。微博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主要體現出如下特點:
(一)微博的優勢
1.草根特性
傳統媒體傳播信息的最大特點就是自上而下,先對要傳播的信息進行審查,然后進行排版印刷,最后形成我們可以見到的信息。民眾只能了解刊登在這些媒體上的信息,作為接受信息的被動者,信息傳播速度也較慢。微博的全民參與性與此形成鮮明的對比,只要用戶注冊了微博賬號,就可以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微博的熱搜功能實時呈現出民眾關注的熱點,微博用戶可對此進行自由討論,不需要很美的文風,很華麗的文采,只要把事情表述清楚既可以。
2.拉近距離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交際圈。民眾無法進入別人的交際圈,而微博的誕生轉變了這一切。學生可以通過微博和老師交流,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改變了傳統的老師在上學生在下的地位。此外,學生注冊微博后隨時都可以將自己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與老師溝通交流。
3.便捷性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而微博正契合了這一潮流。微博上的信息短小,方便學生閱讀。而且,這些信息的不需要遣詞造句,不需要排版設計,學生隨時都能接觸到新的信息,發表自己的觀點,關注與轉發自己關注的熱點話題與感興趣的教學內容,使得相關知識的傳播更快。實時性、快捷性和現場感都被突出,第一時間的更顯得微博的第一手新聞的迅捷。這些都便于學生接收到前沿知識,
(二)微博的劣勢
對待微博,我們應當持辯證的眼光,在充分享受其優勢時,我們也應當認識到微博存在的劣勢。首先,微博簡短的播報在滿足了學生對快捷的需求同時,對知識的詳盡性不能很好地滿足,碎片化的閱讀容易讓學生誤解,造成理解偏差。此外,由于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在面對同一事件時,不同的觀念相互碰撞,一些帶有個人情緒的信息會給信息者帶來抨擊和批評,使不良情緒在網絡上蔓延,不僅無益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進,造成一定的沖擊,甚至可能會對校園穩定產生不良影響
二、微博運用到思想政治上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微博以其豐富的音視頻資源以及逼真的動態圖像,必將吸引眾多學生的關注以及參與。微博將枯燥、抽象的思想政治課與生動、豐富的政治內容結合起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分析問題的效率,幫助學生把握問題的實質所在,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改變思想政治課程在學生眼中刻板的印象。
(二)活躍課堂氛圍
傳統的教學方式可以概括為“填鴨式”教育,教師在講臺上自顧自地講,學生在下面各忙各的,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達到教育的目的,學生也無法真正掌握教學內容。尤其面對比較枯燥的思想政治課,老師也常常無從下手,而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的運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與老師在課堂上的互動多了,學生相互之間交流的機會也多了,課堂氛圍活躍起來。
三、將微博與思想政治教育中結合起來的有效途徑
(一)構建積極、正面的微博體系
為避免微博帶來的負面影響,校方可以設立官方微博,建立以學校,老師,學生為體系的微博群,在官方微博群,可以一些積極、健康、正面的內容,刪除一些負面、不健康的內容,同時也可以一些熱點事件,讓學生在微博下評論發表自己的觀點。比如,發表一些社會影響大的熱點整件,通過學生的分析評論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當學生對這個熱點問題感興趣時,通過微博平臺發表自己的觀點并進行轉發,通過在學生間不斷的轉發,提高了關注度,為學校思想政治的教育構建了一個傳播平臺。而且學生可以自己發揮想象將思想政治內容做成微博表情包,這樣既迎合了當下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使得在學生心里素來端莊、嚴肅的思想政治課呈現出俏皮、可愛的風格,有效地推進了思想政治課的學習。
(二)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師素質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桎梏,以及高校學生就業率、升學率的影響,教育工作者往往將教學重點放在理論知識上。不可否認,教師理論知識的豐富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先決條件,但是在快速發展的21世紀,任何一名教育工作者試圖一成不變地采取過去的教學模式、沿襲過去的教育理念必然無法跟得上時代步伐。為了切實發揮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的作用,高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增強其使用微博的技能。微博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快培養一批專業的微博思想治教育人才,把微博打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空間。這就要求一批既懂網絡計算機技術又有堅定政治思想的教師。為此,高校在教師的選拔中不僅要注重專業技術,關注老師的價值觀及思想政治狀況,也要關注應聘者的信息工具使用技能,與此同時,高校應當完善評價體系與激勵制度,獎勵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善于結合微博進行教學的教師,鼓舞后進人員向優秀教育工作者學習,確保懂技術、會教育的教師得到更高的待遇。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創造有利的傳播環境
由于一直以來,教師與家長的關注點都聚焦于學生的基礎科目的成績上,如:語文、數學、英語及專業課等各科目上,思想政治教育未得到家長以及學校的重視,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也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提不起興趣來。在信息化時代,微博等各種數字媒體使學生的眼界得以拓寬,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的生活變得如萬花筒般絢爛,成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金鑰匙。微博作為學生觸摸世界、了解信息的一扇重要窗口,應當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發揮其重要的影響作用。在信息時代,微博憑借其顏色鮮艷的畫面顯示、精彩悅耳的音頻資料吸引了很多學生的目光,且在微博推動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可以快速地進入大眾視野,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質量的重要途徑。
(四)利用微博開展多種多樣的思想政治活動
課外活動是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在網絡社交平臺越來越豐富的21世紀,學生的上網時間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增長幅度。為此學校可以借助微博實現線上線上互動。微博為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提供了網絡平臺。高校聚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每個地方都有其各自的風土人情與英雄人物,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展開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資源,例如,高校可以在微博上開展“學習英雄人物,傳承歷史精神”的話題,讓學生收集有關家鄉的英雄事跡,帶上這一話題發表,然后在學生的作品中進行評選。這樣不僅達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具有較強的理論性,也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盡管學生在微博平臺可以獲得諸多實際交往中無法得到的體驗,但是微博仍然無法替代面對面的交流和互動。思想政治教師應對以微博為平臺,開展多種線下活動,真實的情境將大大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達到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目的。
四、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斷的探索和創新,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市場經濟的變化出現了許多的新情況,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當抓住契機,變革傳統教育觀念,不斷提升自我水平,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適應新的社會變化。
作者:龔春苗 單位:湖北省咸寧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