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等數學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等數學是高等院校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學生對這門學科的掌握能力可能會對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在學習高等數學時,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科研能力,更要重視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這樣才能提升高等數學的教學質量,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作為基礎性學科,高等數學的內容往往比較抽象,學生不能夠很好地理解并掌握這些內容,在課堂上學生都是比較被動地接收知識,整個教學過程是比較枯燥的,學生并沒有真正地參加到課堂教學當中,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要想保證高等數學的教學效果,需要改進當前的教學模式與方法,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教師應用先進設備的能力,以提升高等數學教學質量。
一、影響高等數學教學的因素
(一)生源質量參差不齊目前,我國社會以及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對全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在這個背景下,很多高等院校都逐漸開始擴招,然而很多院校所招收的學生存在水平不一的現象,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存在比較大的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校下一步的教育計劃。調查發現,我國高等院校的高等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情況并不樂觀,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時并沒有比較突出的表現和成績,出現這種狀況的關鍵因素就是生源質量。一部分學生平時有比較良好的基礎,在升入高等院校之后,能迅速適應高等教育的模式,并快速掌握高等數學的知識點;一部分學生自身的基礎知識能力掌握比較差,在高中階段沒有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他們在進入高校之后不能很快掌握新知識內容,在平時學習過程中顯得比較吃力,甚至還會出現放棄學習高等數學的想法,這對高等數學教學活動產生了一定影響。
(二)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積極性不高數學這門學科本身需要比較強的邏輯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部分學生對學習數學呈現比較抵觸的情緒。在學習高等數學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自身具備一定程度的數學基礎和相應的邏輯思維水平,以及對事物的分析能力。然而有很多的大學生因為高等數學本身比較難懂、抽象,無法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激情。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如果學生能夠對某個事物產生足夠的熱情和興趣,就會收獲更多。因此,可以通過一些科學合理的方式來對高等數學教學模式做出一些改進,幫助學生擺脫之前的厭煩心理,使其能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高等數學的學習當中,在課堂上始終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
(三)教師教學方式傳統、固化相關的調查和實踐發現,我國目前有很多高等院校設置的高等數學課程呈現逐漸固化的趨勢,教師在課堂上仍然是采取比較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而高等數學和中學時期所學的知識之間的差異是非常大的,如果教師想有效地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就需要充分地改變和完善教學模式。目前有很大一部分高等數學教師仍然是通過寫板書的方法來講課,而實際上這種方式并不能夠保證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課堂上,再加上這門學科知識內容是相對抽象、晦澀難懂的,并不能夠充分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因此,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加吃力,久而久之,學生所產生的抵觸情緒就會越來越大,在很大程度上會阻礙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
二、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展望
(一)積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高等數學教學模式想要做出新的突破和改變,就需要逐漸擺脫之前比較傳統的題海戰術,同時還需要積極地改進當前的教學方式。對于高等數學教師來講,需要充分結合每一位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相應的學習階段等多方面因素不斷完善當前的教學方法,能夠將學生的課余時間適當地利用起來。如在高等數學課堂中運用小組教學法,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然后通過小組學習的模式來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在課堂教學之后,教師可以給各個小組分配一定量的作業,并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協作共同來完成,之后在課堂上讓各個小組的代表展示相關成果。通過采取這種模式,不僅可以充分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還可以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及時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和難點內容,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點。又如在高等數學課堂中運用模塊教學法,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還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分模塊來講解高等數學的知識點,擺脫之前的傳統教學方式,同時講解一些知識連接性比較強的內容以及難度比較相似的問題。通過采取分模塊教學的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點更加融會貫通,并且可以建立起比較全面的知識框架。除了小組教學法、模塊教學法外,還可以運用以下幾種常見的教學方法:比較教學法,即運用對比的方法,來分析比較高等數學中的常見知識點;對比一元微積分與多元微積分的概念、定理、思想方法等,對比一致連續與非一致連續等,旨在通過比較教學法來培養學生求同與求異的思維方式。問題教學法,即在高等數學課堂中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思考、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讓“解決問題”的意識成為不斷提升自我的催化劑。討論教學法,即在課堂教學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課前收集資料、尋找答案,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交流,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互動的方式來分享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從而實現教學相長。
(二)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高等數學這門學科本身就比較復雜、抽象,需要學生將自己的思維逐漸發散開來,因此,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當中。然而,目前我國很大一部分高等院校在課堂教學當中采取的都是教師講授為主的模式,學生的參與程度并不高,在這種情況下,高等數學教師就需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做出相應的改變,采用新穎的教學模式來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當中,教師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學生適當地提出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不斷進行思考,同時要善于傾聽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幫助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加到課堂教學當中。除此之外,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交流和探討,教師最后可以對每一個小組的表現進行具體的評價。通過這種模式,教師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真正存在的問題、比較薄弱的地方、學生學習的難點是什么,以及他們已經對哪部分內容深刻地掌握了,從而充分地結合實際情況來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幫助學生真正了解和掌握這些數學知識。同時學生可以通過與教師或是其他的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從而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和解題方法,并且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提高高等數學學習能力。
(三)提高教師應用先進設備的能力目前我國互聯網技術正在不斷地發展當中,當前很多的領域都充分地運用了互聯網技術。教師可將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設備來向學生展示,這種模式可以更加方便學生去理解。通過多媒體設備和技術來開展教學,不僅可以將一些比較抽象化的知識更加具體化,同時還可以保證學生對于高等數學的學習熱情,充分地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利用優質的數學學習軟件或網站,建立資源豐富的數學教學資源庫,為學生學習提供廣闊的平臺與良好的環境,將高等數學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技術完成定積分、導數等學習。這樣不僅僅能夠豐富高等數學的教學內容,還有助于學生對高等數學中抽象概念的理解。所以,對于一些高等數學教師來講,需要不斷加強運用比較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的能力,更加充分地掌握運用多媒體設備,從而保證課堂教學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教師要留出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來學習這些互聯網技術與設備,多參加相關培訓活動學習使用先進的設備,以保證高等教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先進設備。
三、結語
作為高等院校的一門非常關鍵的學科,高等數學的知識內容相對比較復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吃力,可能會對高等數學這門學科產生比較厭煩的心理,導致學生在高等數學方面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高校應當更加重視這個問題,從中及時發現不足和問題,并結合實際狀況進行改變和完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特點,積極創新高等數學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王慧.淺談基于混合式課堂教學的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J].才智,2019(28):147.
[2]陳娟.淺談對高數教學模式創新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36):96-97.
[3]劉俊,龐國楹,劉佳等.案例教學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進展,2020,10(02):114-119.
[4]楊昕.對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職業教育,2017,6(02):52-55.
[5]劉孝艷,趙志琴,劉曉莉.高等數學有效性課堂教學的探討[J].創新教育研究,2018,6(06):529-532.
[6]韓欣利,潘麗君.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中差生的培養[J].教育進展,2017,7(05):279-282.
[7]史嬋.淺議高等數學教學[J].知識經濟,2014(24):130-130.
[8]曹穎.高等數學教學應與學生專業相結合[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9(11):187.
作者:楊發 單位:山西大同大學渾源師范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