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產品電商企業稅務風險防范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鄉村振興視域下,各地農村正逐步加快人才、產業、文化、生態和組織方面的建設與發展。在產業方面,為助力村戶、村集體實現農產品外銷以及提升品牌知名度,農產品電商得到了快速發展。隨著農產品電商企業的快速發展,針對電商稅收的征收方式、種類等也在逐步完善。基于此,本文概述當前農產品電商企業的經營方式與涉稅問題,并探究如何解決當前農產品電商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從而更有效地防范與避免稅務風險帶來的危害。
[關鍵詞]農產品;電商企業;稅務風險;防范
1我國農產品電商經營方式與涉稅問題分析
1.1第三方電商平臺下的農產品電商企業
通常,企業借助第三方電商平臺,不斷展開基于農產品市場下的B2C、B2B等業務,并以此向第三方電商平臺支付服務、會員與廣告等費用。這些費用中包括農業企業需要繳納的各種稅費,如企業所得稅與增值稅。企業應用第三方電商平臺進行經營的模式分為如下2種。一是第三方企業只開展農產品流通電商經營模式。該種經營模式一般不涉及種植與飼養等各個環節,第三方企業多從農戶、村集體組織、農產品加工廠或其他供應商層面收購。二是農業企業借助自有農場進行農產品直接銷售的電商經營模式。諸多企業會通過承包農場進行農產品種植與畜牧養殖,如種植水果、蔬菜與飼養雞鴨豬牛等。企業將這些農產品運送到加工廠進行初加工后,由加工廠配送到各區域經銷商售賣給消費者。另外,根據市場銷售情況,部分企業會收購一些知名品牌的農產品產地。這類電商企業一般既是納稅主體,也是農產品生產者與經營者,但在銷售自營農產品過程中免征增值稅。
1.2自建自營農產品電商企業
部分企業通過自建農產品電商平臺,采用不同層級會員管理方式,為供應商、經銷商等客戶提供全方面、立體化農產品、質量檢驗、物流運輸、信息服務和售后服務等全過程相關數據信息。雖然部分電商平臺企業會提供與農產品有關的融資擔保類金融服務,但是不會參與農產品的直接銷售。《應稅服務范圍注釋》重新對電商平臺與第三方支付業務服務進行定義與修訂納稅標準。此外,現代服務業中“信息服務技術與業務”與農產品電商企業、現代服務業及物流業都同屬于服務業,征收同等增值稅6%或3%。
1.3綜合型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
綜合型農產品電商企業通常涉及農產品生產到銷售整個流程與環節。這類企業一般都是大型企業收購或農戶自發組織等自建自營農產品電子商務貿易平臺,從而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售后一體化。綜合型農產品電商企業會為客戶提供全過程的電子商務服務。這類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涵蓋前兩種農產品電商企業,并在繳納稅款過程中采用不同的稅率與納稅優惠政策,分開核算農產品銷售與服務業務。
2鄉村振興視域下我國農產品電商企業涉稅風險識別與防范對策
2.1農產品經營者身份選擇
《網絡交易暫行管理辦法》與《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分別于2010年與2014年展開實施。其均對個人開展電商創業做出了如下規定:①個人開辦網點,必須進行實名登記;②如果開展線上電商活動,必須具備工商登記條件,否則必須到政府部門進行工商等級認定。而且,2015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中第十九條規定“從事網絡交易的納稅人應當在其網站首頁或者從事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醒目位置公開稅務登記的登載信息或者電子鏈接標識”;第三十三條再次強調“要求網絡交易平臺向稅務機關提供電子商務交易者的登記注冊信息”。這意味著該納稅的不僅是企業,還將覆蓋包括普通網店店主在內的自然人。2015年5月,商務部就《無店鋪零售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向廣大消費者、企業等主體廣泛征求意見。意見稿主要對無店鋪零售經營者的銷售活動做出了新的規定,要求個人或企業從事電商銷售活動時,需要向當地稅務部門提交經營執照、授權經營許可證、經營許可證,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證照信息。據此可知,意見稿正式明確營業執照將成為個人或企業開展線上電商平臺的門檻。
2.2農產品電商企業納稅主體選擇
當前,國家對于增值稅納稅人有著不同的劃分,具體被劃分為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對于這兩種納稅人的稅收處理方式有較大區別,一定程度會影響稅負。在農產品銷售過程中,需要采用適用增值稅簡易計征方式對小規模納稅人進行征稅,稅率為3%。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國家對月銷售額達到3萬元的小規模納稅人進行納稅時,免征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采用的是13%的增值稅稅率。購進農產品時所需繳納的進項稅抵扣可分為以下3種情況:①采用專用增值稅發票對一般納稅人征收稅款;②未取得專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3%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③以購進農產品為原料生產銷售液體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入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范圍,其購進農產品無論是否用于生產上述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均按照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實施辦法的規定抵扣[1]。試點納稅人購進農產品不再憑增值稅扣稅憑證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2.3農產品特定經營主體選擇
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農業生產者在對自有農產品進行銷售時,可以免征收增值稅。通常,農業涵蓋種植業、林業、水產業、養殖業等。農業生產者可分為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與企業。國家稅務總局對所有銷售農產品的企業、個人與其他經營主體都采取的是農產品免征增值稅政策。同時,國家稅務總局對“公司+農戶”從事農產品生產與銷售的企業,明確其可以按照企業所得稅相關法規條例享受部分減免稅收的優惠政策。針對符合納稅條件的小型農產品電商企業,無論是查賬征收還是核定征收,都可以享受國家給予的稅收優惠政策。另外,如果農產品電商企業經營主體是大學生、殘疾人、軍人等,都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2]。
2.4農產品電商企業銷售種類選擇
通常,國家對農產品征收增值稅的稅率為13%,農產品生產者銷售自有農產品可以免征收增值稅。此處的農產品主要為財政部與稅務總局指定的初級產品,包括種植業、林業、水產業與養殖業等生產產品。而且農業合作社所有成員生產與銷售的農產品可以被認為是初級農產品。從當前農產品電商企業銷售的品類來看,如干果、牛奶等農產品電子商務收購難度小,附加值高的產品都可以享受較低稅率或者免征稅款。綜上所述,農產品電商企業應先明確其所要銷售的農產品類目,再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鑒定標準對農產品種類加征、減征、免征對應的關稅,分別開具票據、進行會計核算、填入產品申報表,防止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3結語
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正呈現出逐年向好的發展趨勢。現階段,農產品電子商務雖然在發展過程中仍然處于初始階段,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但是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與農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產品電商將逐漸進入千家萬戶。這一現象將會促進完善農村電商物流體系,健全農村電商發展模式與方向,從而幫助村戶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實現網上銷售,避免因天災而導致農產品滯銷等問題的發生。另外,隨著農產品電商企業逐漸明確其銷售農產品的各種類目,有助于幫助國家對不同農產品開展加征、減征與免征收稅款。這樣一來,國家稅務總局可以根據農產品不同種類開具對應稅收票據,明確農產品繳納稅款額度,分別對農產品展開會計核算,從而將其對應填入所屬農產品納稅報表中,防止被多次征收稅款。
參考文獻
[1]胡琴,魏君英.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農村電商發展困境及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8(18):81-84.
[2]孫占權.鄉村振興戰略視野下我國農村地區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策略[J].農業經濟,2019(2):115-117.
作者:李雪 單位:安徽新華教育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