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宿舍文化建設的德育功能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作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文化環境,高校宿舍文化通過相應的物質載體和精神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學生的行為習慣、思想信念和價值追求,有著巨大的育人功能,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本文通過探討宿舍文化所具有的德育作用,闡述如何將德育工作滲透進大學宿舍文化建設中,從而更加高效的發揮其德育功能。
關鍵詞:高校;宿舍文化;德育功能
高校宿舍文化是以共同的價值觀為核心,以大學生為主體,以宿舍這個客觀載體為依托對象,以共同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為內容,來反映和傳播各種文化現象的總和[1]。建設文明高雅的宿舍文化,充分發揮宿舍文化的德育功能,不僅能夠優化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陶冶性情,引導其全面地發展,而且能夠推進大學教育管理工作,實施全面的素質教育。
一、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德育功能現狀分析
(一)高校對德育在宿舍文化建設中所處地位認識不夠全面
隨著大學管理社會化的推進、流動教室的實行和網絡課堂教學的開展,宿舍成了大學生唯一固定的學習和生活的場所,也成了大學教育的第二空間。若說教室是大學生求知的圣殿,那宿舍則是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處事、學會生活的演練場,宿舍文化耳濡目染的改變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成為高校德育工作的理想平臺。然而絕大多數學校未深刻重視宿舍文化的育人作用,仍然將宿舍管理定位為高校后勤工作,沒有將德育滲透進宿舍管理當中。
(二)宿舍文化建設過分強化制度管理,缺乏創新和特色
長期以來,許多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設中故步自封,推行固化的,甚至僵化的原則條例,對寢室管理甚為苛刻,缺乏靈活性和變通性,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也較為缺乏。90后大學生受到多元價值觀的影響,有著較強的主體性意識,更加追求個性的發展,尋求自我價值的滿足,這與學校重管理,輕教育的模式相矛盾,從而導致宿舍文化建設的效果大大削弱。
(三)手機電腦等新媒體對宿舍文化建設的沖擊
目前,在信息社會化的大背景下,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交際渠道和娛樂休閑、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傳統的人際交往方式逐漸被網絡所取代,網絡和大學生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手機電腦等新興產品大量涌現,帶來的不僅是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革,隨之而來的還有日新月異的網絡文化,這些都對宿舍文化產生了沖擊。網絡文化不經篩選和甄別便涌現在大眾的視野里,引起了大學生行為觀念和思想方式的變化。大多數學生沉溺于網絡世界中,不愿與人交流,形成自娛自樂的封閉世界,與舍友之間缺少交流和溝通,也影響了宿舍德育功能的落實。
(四)宿舍文化活動缺乏深刻內涵,忽視了育人功能
大學生的課外活動僅僅停留在表層上,重于形式,輕于內容,缺乏深刻的文化內涵,無法達到宿舍文化的德育作用。作為宿舍文化重要的表現方式,宿舍文化活動一方面是為了豐富宿舍成員的課外文化生活,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參與活動,將自身的實踐感悟和體會內化為良好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充分發揮其隱性德育的功能。
(五)過度重視高校宿舍物質文化建設,忽視了精神文化的熏陶
宿舍物質文化是宿舍文化的基礎和外在的標志,是宿舍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而宿舍精神文化是宿舍文化的深層表現形式,是宿舍文化的核心[2]。許多高校卻把大量的資金和精力浪費在物質文化建設上,忽視了處于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設,忽視了宿舍的德育教育,導致高校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嚴重不協調。
(六)宿舍管理機制不健全,管理人員良莠不齊
目前,高校對宿舍管理人員絕大多數是社會人士、退休職工、學校教師的家屬等,整體素質都普遍堪憂,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個人能力、言談舉止、品德修養都有待改善,且沒有經過專業化、系統化的培訓和指導,在面臨宿舍管理中的問題時,無法進行行之有效的交流溝通,更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宿舍管理缺少有效的考核機制,無法實現管理育人的效果。
二、如何更有效的發揮宿舍文化建設的德育功能
(一)合理定位德育在宿舍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宿舍文化建設狀況不僅體現了一所高校的文化底蘊,也展現了這所高校的綜合實力。傳統的高校宿舍管理經驗將宿舍管理歸于后勤行政事務,而現階段,隨著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宿舍文化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高校應積極的改變原有的思維模式,對宿舍文化的作用進行重新定位,客觀準確的看待宿舍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將宿舍管理劃入高校德育工作的范疇。同時立足于本校宿舍文化的具體現狀,打造出一套完整的宿舍文化管理體制,充分激發宿舍管理人員和大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其自主進行宿舍文化建設,逐步打造體現素質教育、科學創新,并富含特色的高校宿舍文化理念。
(二)轉變高校宿舍管理模式,從制度管理向文化引導轉變
針對高校宿舍管理模式僵化,缺乏靈活性和變通性的現狀,高校首先應建立完整具體的宿舍管理制度,明確分工,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宿舍管理針對的是在校大學生而非社會人士,不能一味的照搬規章條例,應按照以人為本的觀念,形成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嘗試從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形成制度化的溝通交流模式。最后,應加強宿舍文化的教育引導,給予宿舍組織管理人員更多的自主權,賦予宿舍文化建設更多的活力,使他們能自由的處理宿舍文化建設中產生的各種沖突。同時加強宿舍文化氛圍對學生德育的熏陶,豐富文化建設的形式和內容,努力將宿舍管理從制度管理轉變為文化約束和引導,實現文化育人的目標。
(三)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宿舍德育建設
高校可以積極地順應網絡文化的新趨勢,大力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宿舍文化建設,創辦校園網絡平臺,建設多樣的網絡文化項目,充分發揮網絡文化的共享性。如創辦主題互動活動,手拉手愛心捐贈活動,網絡在線聽書,閱讀感言評選,文明宿舍評選活動,網上宿舍設計展示等等。這些形式多樣的網絡文化活動不僅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提升有所幫助,也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大學生的德育。
(四)加強宿舍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完善宿舍管理機制
高校首先應對宿舍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的、系統的培訓,強化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和能力,建立高效的工作考核和管理機制。另外吸引那些政治素質好、專業基礎扎實,思想作風良好的班主任和輔導員加入到宿舍文化建設的隊伍中來,使他們以學生宿舍為平臺開展德育教育,合理的融入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并加強宿舍管理人員隊伍建設,盡快形成一支大型的宿舍管理專業人才隊伍,組織他們滿腔熱情的投入宿舍文化建設,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機會和宿舍管理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切實解決學生的問題,幫助建立起積極向上的宿舍文化,從而增強宿舍文化的德育作用。
參考文獻:
[1]周英.現代化背景下大學生宿舍文化現狀研究[D].西南大學,2014(09).
[2]宋挺.高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初探[J].濟寧師專學報,2000(3):88-89.
作者:梁鵬 單位:咸陽師范學院政治與社會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