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宿舍人際交往建立和諧人格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融媒體大背景下以及科技日益發展的當代社會,高等院校積極引導大學生建立和諧人格,既是大學生自身全面發展、成長成才的需要,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從宿舍關系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出發,分析了建立和諧人格在大學宿舍人際交往中的重要作用。隨后,對當代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應對的策略。
[關鍵詞]和諧人格;大學生;宿舍;人際交往
和諧即均衡、協調和勻稱。人格內部結構要素與其所處環境達到和諧,即和諧人格。大學時期是學生生涯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同時也是一個青年人從身心不成熟到走向成熟,以及性格重塑的關鍵點。在大學生活中,先學會做人,再學會知識。大學是一個人性格重塑的關鍵時期,對于大學生來說,在大學的各種經歷,會在每個人的成長歷程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1]。宿舍生活是大學生活的第一課,大學生能否在此過程中形成一種和諧的人格,在宿舍關系的處理中顯得至關重要,宿舍人際關系的好壞,也往往會直接影響到每一個成員的身心健康[2]。健康良好的宿舍關系對每個人而言都是有幫助的,而糟糕的大學宿舍環境則不利于任何一個宿舍成員的成長和生存。雖然現如今,大部分大學生認為宿舍關系難以處理,但擁有一個和諧融洽的宿舍環境仍然是所有學生的共同追求[1]。然而實際情況是,多數大學生往往由于自身應對人際關系的能力不足和缺乏人際交往技巧,以及年輕氣盛容易沖動的年輕人性格特征,而無法處理好宿舍成員彼此之間的關系。
1當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宿舍集體生活很難不被互相影響,如睡眠問題、學習環境問題、吃飯問題等,涉及生活學習方方面面。并由此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問題,如學生被孤立、抑郁、沮喪、肢體沖突,甚至輕生及可能發生的惡性報復事件等[3]。究其原因,這些問題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1.1自我為中心思想的存在
缺少多人宿舍生活經歷的學生往往更難適應大學宿舍生活,也更傾向于產生沖突。家庭生活環境的溺愛,獨生子女的生活習慣,較易使學生形成一種比較自我的性格和思維方式。這種方式無所謂學生人格如何,只是后天環境對其影響較大的結果。筆者所工作的學校女生宿舍比較多,大學女生宿舍極容易因為部分學生在人格上過于自我而導致宿舍沖突矛盾不斷,更有甚者演變到肢體沖突,只能換宿舍[4]。
1.2自卑與自傲心理
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家庭,生活習慣、學習方法、興趣愛好各異,這些也是負面心理問題的誘因,較典型的是自卑和自傲心理。自卑與自傲的心理都是不利于學生成長的,更消極的情感,如嫉妒和虛榮等都可能由其發展而來。自卑心理往往來源于失落等情緒體驗。例如貧困家庭的學生,看到家境優越學生的生活情況,會產生“事事不如人”的失望和不平衡感。而這種不平衡若沒能化為前進的動力,則會產生消極自卑感,甚至演變為虛榮心。相反的,在那些家境條件相對較好的學生身上,則會有自信心理。這種自信心態的一個極端就是自大與自傲,甚至形成自戀的人格。這些心理狀態都將阻礙學生心理人格的健全發展。
1.3處理人際關系技巧的缺乏
還有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還不懂人際交往技巧。此前的大學生還是一個很依賴老師、家長的孩子,與人相處大多只會憑感覺,不會合理解決矛盾沖突,沒有什么經驗技巧[5]。“不懂處理與舍友的誤會”“不知如何表達與舍友交流”,是很多同學都有的苦衷。對于宿舍矛盾處理方面,很多大學生實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筆者與學生的實際交流中,很多學生認為,自己剛進入社會,周圍的人都變得復雜起來,尤其是不知道怎么融入學生會,怎么和社團的人溝通,而自己因為不夠“社會”,而導致和外界“格格不入”。筆者經歷過,有一名學生讀書勤懇,家境不好,平時不愿意和別人交際,因此在申請助學金的時候,就遇到了困難,女孩拒絕班長讓她申請助學金的想法,自己愿意讀書,不愿意接受幫助,但是在了解之后發現,這名同學不是不需要這筆錢,而是因為覺得周圍的人復雜,如果自己是“貧困生”,周圍的舍友會瞧不起自己。這種問題實際上就是一種人際關系處理技巧不夠的體現。
1.4生活習慣的差異
很多宿舍的問題產生都是因為學生之間的不了解,以及學生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和磨合導致的,在大一階段更容易出現這些問題,學生之間作息規律不同,一些學生會影響室友休息或者學習,或是因為自己的生活習慣影響他人,這樣就會激發宿舍矛盾。
2構建大學生和諧人格,引導和諧宿舍,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宿舍是大學中最小的單位,和諧宿舍可促進和諧班級、和諧校園的建立。建立和諧人格從培養大學生性格出發,是大學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6]。具體應對方式如下。
2.1開展以宿舍為單位的活動,增強宿舍凝聚力
針對部分學生存在聯系較少的問題,筆者積極組織班級、年級成員多次舉行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旨在促進各成員之間的聯系性。幫助其更好的構建好和諧人格以適應宿舍人際交往,事實上這些活動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積極籌措開展“宿舍文化節”相關活動,鼓勵學生和舍友交流溝通,在交流中解決同學關系矛盾,并且以活動的形式增強宿舍的凝聚力。在實際的活動開展中,重視宿舍氛圍的打造,并且重視寢室文化的引導?;诖髮W寢室氛圍會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思考,做什么事情都是看看周圍的同學都在做什么,然后再決定自己怎么行動,因此如果不是能力超群,那舍友就會在各個方面潛移默化地相互塑造。因此,一些學校容易出現學霸宿舍,而一些寢室的學生都同樣平庸,我們在鼓勵宿舍凝聚力形成的同時,更要以積極發展和成長為前提,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
2.2培養學生良好人格與積極情感
王文(化名)同學就是這種情況。王文因在與人交往中敏感自卑、性格孤僻,心智上比較不成熟,又加之家庭條件比較差,對于同宿舍之間的舍友不能互相照顧,因而引起其他舍友的不滿。對她的學習和生活狀況進行簡單的了解之后,筆者鼓勵她在生活中多與他人交流,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學習和生活中需要注意且容易忽略的問題,與宿舍同學和諧相處,她表示會聽取筆者的建議,在生活中更加自信陽光,也會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此后,每當遇到困難她們就會相互合作、迎難而上,宿舍凝聚力越來越強,身心也更加愉悅。在實際的學生教育工作中,輔導員應當讓學生學會一些人際關系處理技巧,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首先應當正視宿舍矛盾,宿舍矛盾是一種人際糾紛,而只有存在人際關系之后才會有宿舍的摩擦,因此應當引導學生正視這種矛盾,并試著去融合他人。其次,應當引導學生保持生活中的熱情。人際關系是互動關系。引導學生與其被動地等待室友主動關心自己,不如主動與身邊的室友交流。對同寢室的同學敞開心扉,當雙方都走出自己封閉的圈子,不僅對對方有了更深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學生對自己也有了新的認識。最后,要加強個人修養,掌握與人相處的技巧。平時要注意品德修養,多讀有意義的書開闊自己的視野,積極與學生互動交流,幫助學生懂得大學生活中與同學相處的基本方法。當學生遇到問題時,良好的修養能夠很好地控制這種爭吵的局面,用“講道理”的辦法解決這種沖突。
2.3讓學生學會更多的人際交往技巧
首先應該讓學生懂得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和處理問題,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將自己設想為對方角色。心理上的角色互換是消除猜疑、嫉妒心理的最好方法。大學生宿舍成員之間,實際上,常因別人沒有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引起種種心理障礙。這種心理反應,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帶有很大的主觀因素。如果能將自己置于對方角度,處處為他人著想,與別人進行心理互換,那么宿舍成員之間的各種偏見和誤解都會因此而煙消云散。大學生始終不得不面對的重要問題,即人際交往問題。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主場所是宿舍,同時也是矛盾激發的主要地點。當性格、生活習慣、家庭條件、興趣愛好等因素影響到宿舍人際關系時,如不加以及時處理很可能會導致嫉妒、猜疑等負面情感的滋生和爆發。貧富差距、不恰當的戀愛、小團體主義等也很容易破壞正常的宿舍關系,需要不斷調節和完善。
2.4多給學生之間磨合的機會
要讓宿舍人際環境成為學生有力的社會支持系統,就必須避免消極影響,采取一定措施,發揮宿舍人際關系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增強宿舍凝聚力。而在大學中很多問題都是可以規避的,表面上有的宿舍是非常平靜,但是內心深處可能存在一些隔閡,一些瑣碎的小事情明明無大礙,但是卻能激發出舍友之間的矛盾。倡導學生在宿舍中積極和同學交流溝通,并給學生之間多磨合的機會,以學校為單位,積極開展宿舍活動,更要激勵學生之間互相監督,例如,一些學生生活習慣不好,每天桌子上都亂糟糟,鼓勵其他室友監督改正,這樣學生之間就多了溝通互動的機會。而如若真正有不可解決的矛盾,建議學生和輔導員、班長報告,針對問題進行統一的解決。教會學生尋求幫助,無論是身邊的室友朋友、同班同學、輔導員,都愿意為學生解決問題,而真正要做到構建和諧大學宿舍,鼓起勇氣邁出第一步,學會溝通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醫學院輔導員,學生工作任重道遠,一個優秀的醫學生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基礎,更需要健康的身心狀態,尤其作為一名醫生,高情商在他們將來的顯得尤為重要。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是建立和諧社會的核心力量,大學生建立和諧人格則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前提條件。作為高校輔導員,我們將繼續注重學生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且以適當的方式解決問題,真正幫助他們在和諧安定的氛圍中健康成長,早日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黃艷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建立和諧宿舍關系[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4):43-45.
[2]趙連鋒.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29(11):46-47.
[3]張莉莉.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探析[J].時代教育,2009,6(11):98-99.
[4]王愛云,紀艷青.淺談外語女生宿舍管理[J].成才之路,2009,11(21):87-88.
[5]楊麗.淺析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的處理[J].魅力中國,2010,6(23):241-242.
[6]孫祖皓.論以宿舍為基點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19(23):89.
作者:郜晉瑜 袁芮 單位:甘肅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