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文明建設下的城市濕地公園保護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生態文明;城市濕地公園;可持續發展
1濕地公園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
1.1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工業文明的繁盛被看成是國家現代化的有力標志。在工業文明社會中,人們自我價值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展,但與此同時,人們的物欲過于膨脹,價值觀取向出現偏差,過分夸大成為人的主觀能動性。為了實現經濟飛速發展,不惜以自然環境為代價,過分掠奪自然資源,大大超過資源承載力。恩格斯曾經這樣向人類發出警告:“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1]。”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日本痛痛病,英國倫敦煙霧事件,中國太湖污染事件,到近期的澳洲大火、蝗蟲災害,無不說明肆意破壞自然環境、打亂生態平衡付出的慘痛代價。生態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經濟發展模式出了問題。早在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中,就提出了重要的生態觀:正確處理人、社會、自然的關系。馬克思強調人們依賴于自然界,同時有改造自然界的主觀能動性。要正確處理人和自然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能實現社會良性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國只有改變傳統的粗放型工業發展路子,在經濟發展與自然保護之間找到平衡,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結合中國國情,深刻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在中國的應用。將生態文明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總體布局中,實現中國“五位一體”發展格局。從改革開放后的環境保護萌芽狀態到20世紀末提倡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再到當今的生態文明發展,中國只有通過生態文明發展才能夠實現社會的發展模式根本轉變,建設美麗中國。
1.2濕地在生態保護中的作用
“濕地”,作為陸地生態系統與水生生態系統的過渡地帶,指天然或人工,暫時或長期的沼澤、泥炭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過6m的海域。濕地在功能上充當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并為地球三大生態環境系統。但是人們對濕地的關注度遠低于森林與海洋。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提上日程,濕地由于包含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多種元素,有顯著的生態性特征[2],可以調節氣候、凈化空氣,保護生物多樣性,減輕土壤污染等,在生態保護中的作用不可小覷,濕地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
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日益加快,城市環境問題較為突出。如城市霧霾,熱島效應,噪聲污染等。在生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如何在城市化進程中融入生態要素,引起人們的關注。城市濕地公園作為兼有公園及濕地雙重性質的特殊形態公園應運而生。城市濕地公園,作為以生態保護、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閑游覽為主要內容的公園[3],具有生態、人文、經濟等多重價值。從生態服務價值層面,城市濕地公園能夠利用植物吸收空氣中的CO、SO2、煙塵等大氣污染物;此外,濕地中水生植物可以和土壤協同,凈化污染水體。從人文價值層面,城市濕地公園是生態文明教育的宣傳平臺。在陶冶情操,休閑游憩的同時,提供生態保護知識科普場所。從經濟價值層面,城市濕地公園可以利用植物吸收及土壤微生物合成作用實現固碳功能,能夠緩解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現象,同時也可以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總之,城市濕地公園對于城市可持續發展,提高城市環境質量有重要意義。
2.1貴陽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的背景
小車河位于貴陽市城區,該地區上先后規劃建設了南郊公園、苗圃所及保護林地。但該地區公園生態優勢未得到充分利用,園內及周邊臟亂差現象嚴重。2012年3月,貴陽市政府對該片區進行改造整合,啟動了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項目的建設。經過兩期的改造建設,成為生態物種豐富、植物品種繁多的綜合性城市濕地公園。公園總面積約1000畝[4],沿長2.3km的小車河布局展開,有山有水,山水相依,為了增加公園的觀賞性,還設置有車行道、人行道、游步道、廊橋等。該地區充分展示了貴陽林城之都的面貌,突出海拔落差和梯次植被特色,彰顯良好的河谷生態,成為展示貴陽生態文明的重要窗口。
3貴陽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生態保護存在的問題
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是貴陽這座生態文明城市在生態保護道路上的重要實踐。能夠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涵養城市水源,保護城市生態物種,有利于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但是仍存在生態維護觀念不強、環保措施缺乏等問題。
3.1物種利用配置有待優化
從植被利用層面,小車河濕地公園充分利用了喬木、灌木、地被等多種類型的植物,森林覆蓋率高。但是,從細節來看,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植物搭配模式單一。大部分都是喬、灌、草的搭配形式。未根據土壤貧瘠程度,環境負荷等因素搭配。此外,從園區整體觀賞層面,雖考慮到了四季變換植物可觀賞性的過渡及延續,但是園區局部景區仍舊出現季節變換帶來的影響,出現某些季節觀賞性較弱的現象。小車河濕地公園主打水生生態系統,但是水生植物種類較為單一,這也限制了濕地公園的生態作用[5]。從物種層面,小車河濕地公園鳥類居多,其他生物物種較少。為了提升公園的生態效益,可根據生態學理論,引入其他生物物種,實現生物鏈多樣化,維持生態系統穩定。
3.2濕地效益有待提高
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除了充當傳統公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發揮生態保護作用。但是園區內生態保護區劃分不明顯。沒有明顯的旅游休閑可用區與濕地涵養保護區劃分。導致濕地的環保效應發揮不明顯,濕地水質有待提高[6]。其次,小車河濕地公園園區內規劃設計缺少生態學理論指導[7],濕地特點不突出,人工痕跡明顯,人工建筑、硬質鋪裝較多。
3.3生態保護觀念有待加強
該濕地公園缺少明確的城市濕地公園環境生態保護法律法規。對于濕地公園的生態維護缺少有力監管措施。在公園生態宣傳方面,更側重于公園的發展背景,園區景色特點介紹。尚未形成環保生態教育社會普及。加之,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缺少生態效益量化措施,使得該公園濕地作用不夠突出。
4貴陽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的保護措施
4.1突出區域特色
隨著生態文明理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城市在城市化建設之余開始思考城市環境質量問題,著手打造城市濕地公園。但是出現了濕地公園單一效仿,景觀設置缺乏特點,無法突出濕地特色等問題。貴陽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植被的設置雖凸顯了河谷梯度布局,但是搭配模式單一,建議多結合貴陽城市特點,諸如氣溫涼爽,雨水充沛,屬于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在濕地植物選取上,因結合氣候特征選擇,如黃谷精,馬蹄蓮等。在植物搭配上,也要考慮植物生長習性進行設置。
4.2合理劃分區域
城市濕地公園不僅有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的作用,同時也有休閑娛樂的功能。為了防止游客觀賞性活動中產生的生活垃圾等帶來的環境破壞,應合理劃分園內功能區。如生態保護核心區,緩沖區等。也可結合公園功能進行劃分,明確濕地保護區、游客觀賞區、科普教育區等,從而降低對濕地水質破壞的風險。
4.3加強生態維護
由于濕地生態環境脆弱,在公園后期運營中應加強管控。首先,加強濕地監測網布設,形成濕地生態動態監測與評價體系[8]。其次,建立全面的城市濕地公園保護法律法規,完善濕地生態補償機制,實現濕地生態可持續發展。最后,加強濕地保護宣傳,調動市民力量踐行濕地保護。讓城市濕地公園不僅僅是休閑消遣的場所,更是實現環境保護的重要區域[9,10]。
5結論
城市濕地公園因其生態、人文、經濟等多重價值在生態文明建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濕地公園建設維護仍存在一些問題。不斷完善城市濕地公園建設,突出其濕地功能,能促進城市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張馨 單位: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