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節約型社會下的綠色財政稅收政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節約型社會理念的提出并成功實踐,我國對資源節約、能源保護等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力求減少環境污染,營造綠色環保的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我國財政部門為響應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大力推動綠色財政稅收體系的建設,通過稅收手段促進社會群體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論述了節約型社會的基本內涵,分析了綠色財政稅收體系的概念及作用,指出了體系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綠色財政稅收的方案。
關鍵詞:節約型社會;綠色財政;財政稅收
1節約型社會的基本概念及意義
節約型社會通常指在社會生活與生產的過程中,通過政府政策干預、科學技術支持、群眾思想教育等方式,提升對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以及可持續生態建設的重視程度,促進低碳節約型社會的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具有諸多優勢,主要體現在如下3方面。(1)促進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盡管我國自然資源的總體儲備量巨大,但面對大量的人口,人均資源占有率卻始終較低。在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自然資源逐漸變成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因此,降低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消耗速度,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及循環使用率是我國經濟實現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2)在新時代的社會背景下,低碳環保已經成為時代的發展主題,實現對自然環境的有效保護成為全人類的共識。節約型社會理念的提出符合環境保護的基本要求,不僅能提升社會群眾的資源節約意識,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3)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衡量國家綜合國力的標準不僅包括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文化實力,還包括國家的能源儲備含量。因此,促進節約型社會的建設,有利于降低我國的能源損耗程度,并通過開發新能源等方式增加我國的能源儲備量[1]。
2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的內涵與作用
綠色財政稅收的基本含義是指財政部門通過稅收手段實現社會經濟的節約、高效、綠色發展,其主要目的是保護自然環境、促進資源高效利用,進而實現國家及社會的良好發展。我國目前的財政稅收體系較為傳統,在實行過程中難以有效實現行業的綠色健康發展,經常會出現資源過度開發、能源浪費等現象,與節約型社會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馳。而綠色稅收制度的不斷完善與發展能夠更好地約束各行各業,使人們從根本上樹立環保意識,進而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3我國綠色財政稅收政策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階段,我國對綠色財政稅收體系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相關法律法規制度也不斷完善。但由于綠色財政稅收制度在我國實行較晚,同時受自然資源、國家發展情況、社會經濟條件以及人口數量等因素的影響,綠色財稅體制在建設和實際執行的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2]。
3.1節約資源的意識有待加強
目前,我國在建設綠色財政稅收體系的過程中,對自然資源的節約意識不強,社會也未形成綠色低碳的消費氛圍,限制了綠色財政稅收的發展。首先,大部分社會群眾對節約型社會缺乏科學的認知,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方式,缺少足夠的環境保護及能源節約措施。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部分企業利用綠色財政稅收制度的法律空缺,私自大規模開采資源以及排放污染物,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
3.2綠色財政稅收的政策體系不健全
由于我國綠色財政稅收體系建立的時間尚短,仍處于探索階段,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稅收制度不合理、稅收標準不統一、政策制度不科學等問題,限制了綠色財稅體系的進一步發展?,F有的綠色稅收政策更多針對大型企業,對中小型高能耗企業以及家用電氣設備的約束力度不足,甚至部分地區尚未出臺相關對策。
3.3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的激勵效果不明顯
我國綠色財政稅收體系獎罰制度不完善,導致其實際激勵效果不明顯,社會群眾對于相關政策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限制了綠色財稅體系的有效實施。首先,財稅體系對于企業、個人的環境破壞以及浪費資源等行為的處罰標準不嚴格,導致大部分企業對處罰不以為意。其次,對節能技術研發及使用的優惠政策較少,很難有效促進相關科研機構節能產品的研發以及企業對節能產品的選用,導致企業更愿意選擇高收益且高能耗的設備。
4節約型社會背景下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的優化策略
4.1加強政府的指導干預作用
財政稅收體系的建立是促進國家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方式,綠色財稅體系的建立也離不開政府的指導。地方政府要秉承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基本理念,結合地方發展形勢,制定科學合理的綠色財政稅收相關法律法規,規劃好地方財政長期發展的格局,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4.2積極支持創新和推廣節約技術
綠色財政稅收體系的建立離不開創新節能技術的支持,只有企業逐漸采用更加節能環保的方式進行生產,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財稅。目前,國外企業更加注重節能產品的研發與利用,通過創新技術,提升能源的利用率,將污染程度降到最低。例如研發新型水資源再利用設備,通過回收過濾等方式,有效去除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中的有害物質后再進行排放,降低水污染的程度。
4.3創新綠色財政稅收管理措施
綠色財政稅收體系的完善離不開創新型的財政稅收管理方式,地方財政部門要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綠色稅收管理方案,結合地區經濟發展以及自然環境保護情況,完善具有當地特色的稅收管理方案。例如對于沿海城市,稅收管理部門可以加大對海水排污單位的稅收力度,如果企業的污水排放情況不合標準,需要支付額外的稅收;如果企業嚴格遵守節能環保的基本要求,財政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減免其稅務。這種獎罰分明的稅收方式不僅可以對企業起到嚴格的監督作用,還能起到一定的鼓勵作用,推動企業朝著綠色環保的方向轉型。財政部門通過采取具有創新性、針對性的稅收方式,能夠更好地促進區域性綠色財稅體系的發展。
5結束語
近年來,世界各地自然災害頻發,地球生態受到了嚴重破壞,保護環境已經逐漸成為各行各業的共識。我國近年來也采取了多種方式推廣節能與環保,節約型社會理念的提出就反映了我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因此,財政部門要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理念為指導,推動綠色財政稅收體系的建設,進而實現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加快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王福祥.節約型社會視角下的綠色財政稅收政策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9,21(20):239.
[2]徐國榮.節約型社會背景下的綠色財政稅收政策分析[J].納稅,2019,13(21):16,20.
作者:任俊義 單位:大連財經學院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