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學生管理中的賞識教育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院校作為社會技能型人才培育的重要組織,為推動行業基層工作效能提升提供了動力源。由于高職學生今后就業工作的特殊性,為激發出學生自身潛能,高職院校需貫徹賞識教育模式,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專業技能與綜合實力提升。本文就高職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有效運用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賞識教育;運用路徑
在教育管理高職學生時,需合理滲透賞識教育理念,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引導學生構建科學價值觀與世界觀,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發展,以往的院校學生剛性制度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學生的學習成長,同時剛性管理模式的弊端也不斷突出。通過賞識教育與剛性管理的科學結合,在科學合理的校園規章制度下,給予學生鼓勵與肯定,釋放學生思維創造力,為社會培育創新型高素質人才。
一、高職學生管理現狀
我國高職院校教育工作受到應試教育理念影響,開展學生管理時,主要采取剛性制度管理,很大程度上約束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校園的規章制度是剛性管理的組成部分,由于校園工作開展的特殊性,規章制度不能進行較大調整,但校園規定中一些繁瑣細小的規定,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造成很大不便。如對學生進行管理時,以學生應試成績為管理參考標準,執行參差不一的管理標準,直接影響到學生管理質量。在對學生問題進行處理時,沒有深入剖析學生問題的成因,而是單方面進行批評指責,給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造成一定影響。隨著高職院校招生人數不斷上升,院校學生已經達到一定管理閾值,在生源增加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班主任工作團隊整體實力沒有得到顯著提升,間接影響到學生管理綜合工作效果。由于班主任學生管理能力參差不一,在學生學習成長階段,無法為學生提供科學正確的引導幫助,僵化了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公共關系。為提升學生管理綜合效果,不僅需要建設班主任工作團隊,同時需不斷提升改變班主任學生管理理念,引進賞識教育思想,給予學生精神鼓舞與引導,促進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通過對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進行調研可知,學生管理模式單一。由于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學生管理體系側重于學生考試成績評價,弱化了學生思想心理與價值觀的引導。由于學生能力評價參考值較少,無法客觀全面評估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在長期高壓管理氛圍下,學生的逆反心理情緒不斷加重,導致學生與院校公共關系破裂,嚴重影響到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為學生學習成長埋下不穩定因素。
二、賞識教育意義
賞識教育理念是素質教育改革下的產物,由于高職學生已經具備良好的辨知能力與學習能力,通過開展賞識教育管理,則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思想價值觀,以提升學生自律能力。院校進行學生管理工作時,可以基于賞識教育的開展,為學生建構和諧輕松的校園學習成長環境,以緩解學生的學業壓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思想品德、人格信仰的逐步完善。通過賞識引導管理,學生可以基于教師的賞識鼓勵,主動發現自己的思想潛力,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開發,促進學生自我綜合實力提升。賞識教育下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可不斷提升,學生自信自強才可以不斷挖掘自我潛能,促進學業與思想的同步提升。班主任開展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時,基于學生的優點與天賦進行鼓舞肯定,以促進學生開發自我潛力,實現學生綜合學習實力的提高[2]。賞識教育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同時對學生核心價值觀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學生在大學階段形成的核心價值觀,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工作與人生。由此可見,賞識教育的滲透開展對學生成長具有深遠意義。通過賞識教育工作的開展,教師可以主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學生建構正能量的學習成長氛圍,保證學生可以形成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價值觀,勇于挑戰人生困難,敢于攀登人生高峰,實現自我的人生理想。
三、運用路徑
(一)評價體系優化高職學生管理工作開展時,院校管理評價體系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與成長,為激發出學生自我潛能,客觀合理評價學生綜合能力。在構建院校學生管理評價體系時,應基于賞識教育思想,對高職院校學習管理評價機制進行完善優化。圍繞“以人為本”構建原則,主動突出學生的校園主體性,綜合多方面因素給予學生評價。在以往評價時,教師僅指出了學生的問題,并沒有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路徑,導致學生仍舊無法很好解決自身問題。基于賞識教育下建構評價體系,教師不僅需全面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現狀,同時需根據學生出現的具體問題,提出中肯有效的解決措施,以協助學生自主解決具體問題,提高自我核心素養[3]。高職學生管理工作開展時,發現多數學生的體質不達標,存在嚴重身體亞健康狀態,嚴重影響到學生學業與成長。班主任給予學生綜合評價時,不能僅單一的指出學生缺乏體育鍛煉、思想怠惰,應當滲透賞識教育思想,基于每一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體育賞識引導,并為學生規劃科學嚴謹的體育鍛煉計劃。同時,汲取學生的建議,完善體育指導計劃,突出學生學習主體性,讓學生可以在體育鍛煉中獲得愉悅與收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通過切實可行的體育鍛煉指導計劃,激發出學生自我潛力,主動開展相關活動,逐漸增強學生綜合學習實力。在賞識教育理念下建構的評價體系運行時,班主任不斷給予學生正能量,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熱情。為充分發揮出評價體系的學習管理作用,班主任需基于評價機制與學生開展深入的溝通交流。通過有效的溝通交流,班主任才可以更加全面客觀的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與身心成長問題。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班主任不能表現出教育的權威性,需要開展民主平等溝通交流,構建良好的校園師生公共關系,為后續學生管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通過民主平等的互動溝通,班主任可以將賞識教育理念滲透其中,幫助學生找回自信心,協助學生開發自己的潛在實力。同時引導學生主動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賞識教育的學生管理既定目標[4]。
(二)教學模式貫徹高職學生管理工作開展時,不僅需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統一賞識教育管理,同時應當將賞識教育思想貫徹到教學模式當中,通過教師開展賞識教育引導,給予學生直觀有效的賞識引導,激發出學生學習潛力,提高學生綜合學習實力。在高職學生教育工作開展時,教育引導與學生管理密不可分,如何有效將兩者融合,提高學生綜合學習實力。教師則可以在實際課程教學工作開展時,落實賞識教育思想,激發出學生專業課程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專業課程學習效果。在以前高職院校教學工作開展時,教師只管講課不問學生管理事務,導致學生與教師公共關系的疏遠。同時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思想影響,在課堂教學工作開展時,長期開展單一的理論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非常少,間接影響到后續學生管理工作效果。因為在課程教學工作開展時,教師本應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思想品德,但教師并沒有完成相關教學任務,且由于學生學習主體性弱化,學生課堂學習參與性不足,致使學生專業課學習效果有限。基于高職院校上述教學現狀,教師必須深度貫徹賞識教育思想,在實際課程教學工作開展時,教師主動發現學生的優點,并對學生進行鼓勵肯定,增強學生的學習獲得感。在賞識教育思想貫徹落實時,教師需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楷模,以熏陶學生的思想意識與思想價值觀。在挖掘賞識教育價值時,教師需要整合校園教育資源,樹立學生楷模,引導學生主動向楷模進行學習,以提高學生學習綜合實力。隨著學生管理賞識思想的不斷滲透,學生的優點得到不斷發掘,學生的精神孤獨感會逐漸消除,因為學生可以快速融入到校園生活當中,從中獲得更多的幸福與快樂,促進高職院校學生思想健康成長[5]。高職院校貫徹賞識教育思想過程中,必須會出現一些教育管理問題,無法一次性保障教育管理的可靠性。為此,在實際貫徹工作開展時,需定期開展教育管理研討會,針對賞識教育工作落實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開展研討,以及時解決教育管理工作出現的阻礙,不斷優化改進完善賞識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奠定一定基礎。如校方組織全體教師進行“賞識教育”理念學習,針對教師存在的教育疑惑進行及時解決,確保全體教師的教育思想統一,保障賞識教育管理工作的實際落實效果。
(三)校園文化建構賞識教育工作開展時,為實現預期教育目標,筆者認為可將賞識教育與德育工作進行結合,在全校范圍內滲透賞識教育與德育理念,為教師賞識教育工作提供良好外在環境。該項工作主要是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體現了一所高職院校的教育風氣、學術氛圍、教育原則,同時每一位師生都生活于校園內,因此校園文化對全體師生會造成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教育改革者與執行者,在賞識教育理念實際運用時,必須保證校園文化的建設整體效果。校園文化是院校的教育靈魂抓手,校園文化反映出一所校園的精神面貌,展示了學生、教師的風采。為推動高職院校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則需促進院校文化建設,而校園文化需圍繞核心教育思想,才可以全面形成教育效果。在高職院校開展校園文化建構工作時,校園管理人員基于賞識教育思想,開展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處于一個朝氣蓬勃、和諧平等的學習成長環境下,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校園文化的建設離不開每一位師生,當全體師生共同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時,校園文化才可以真正發揮效用,推動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發展。在上文中提到了院校的剛性管理制度,局限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沒有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約束了學生思想意識,局限了學生的思維視域。為此教育管理人員需要對校園規章制度進行科學調整,體現出校園的人文關懷與以人為本,給予學生自由發揮成長空間,提高學生學業完成效果。在校園文化建設時,可以圍繞著賞識教育思想,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校園集體活動,如師生友誼賽、演講比賽、歌唱比賽等,讓師生可以深入溝通交流,促進師生公共關系發展,不斷豐富校園的人文元素,營造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氛圍,培育大學生健康的體魄與高貴的思想品德[6]。
(四)學生賞識意識啟蒙高職院校開展賞識教育工作時,不僅需要全體教師進行貫徹落實,同時每一位學生需領悟到賞識教育的精髓,即在賞識教育工作開展時,需合理對學生賞識意識進行啟蒙,讓學生可以主動挖掘賞識教育的內涵,在實際生活與學習過程中,體現出賞識教育的精髓。如學生之間開展團隊競賽時,應當秉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核心原則,給予競賽對手更多的賞識與肯定,而不能一味的指責與批評,影響到學生之間的內部團結,影響到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學生通過賞識意識的引導,可以看到同學身上的優點,主動進行學習互補,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促進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為學生今后的工作與人生埋下寶貴的財富。
四、結束語
在對高職學生管理時,為提升學生管理工作質量與效果,院方可以嘗試開展賞識教育管理。在賞識教育管理工作開展時,通過營造良好的賞識教育校園文化熏陶學生思想,在教學活動中貫徹賞識教育思想,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并基于賞識教育構建科學完善的評價管理機制,以不斷提高高職院校教育工作實力。
【參考文獻】
[1]陳靜.高職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有效運用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2):35-36.
[2]馬麗,杜亮.高職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有效運用[J].智庫時代,2019(22):85+87.
[3]吳朝婭.分析高職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有效運用[J].智庫時代,2019(23):79-80.
[4]薛倩倩.高職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有效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81.
[5]郭紅軍.高職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有效運用[J].知識經濟,2018(9):112-113.
[6]牛清艷.高職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有效運用[J].中外企業家,2017(15):166+169.
作者:阿扎旦木·阿不力孜 單位: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