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語文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之路的不斷深入,小學教學方向有了顯著的變化,教師教學理念需要及時更新,改變以往滯后化的教學模式,注重在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態,既要傳授給學生文化知識,更要注意挖掘學生的閃光之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此教學發展態勢下,賞識教育應運而生。因為小學生年紀尚小,正處于被人認可,渴望得到大人關注的階段,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能準確運用好賞識教育,對于提高學生語文自信心和學習熱忱意義重大。因此,將從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出發,進一步分析其如何應用。
教學藝術的本質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人性的本質需求在于獲得他人的認可與贊同、愛與理解,而從人的精神生命出發,每個幼小的孩子都是帶著滿心期待降臨到這個世界中的,賞識教育尤為重視挖掘孩子的優勢,揚長避免,讓孩子能夠充分調動自身的主動性,投身于學習中。所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充分運用賞識教育,通過對學生的正面鼓勵,讓學生真正喜歡上語文課程,并實現語文素養的提升。
一、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首先,有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若想在社會中站穩跟腳,就必須要累積一定的人脈,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人際關系則表現為師生間的關系是否和諧,若是師生間缺少互動,教師對學生缺乏了解,學生對教師僅帶有恐懼感,師生交流不夠,自然就無法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賞識教育的運用則能有效改善師生間的關系,教師能深入學生內部,與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通過對學生真心的贊賞認同,師生的距離感會縮短,學生也更愿意將心事說給教師,學習上有問題也敢于和教師開口說。其次,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學生修養與學識的高低可通過語文素養顯現出來,語文素養的高低間接體現著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對學生日后踏上社會意義重大。教師作為學生的啟蒙教師,更要嚴于律己,發揮引領作用,即賞識教育時,教師以欣賞的目光看待學生,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會被影響,不僅會主動投身于學習和擴展閱讀量中,開拓自身知識視野,而且在與人攀談時談吐水平也會被顯現出來。最后,有助于學生自信心的提升。較之其他學科,語文更重視感性教育。小學生年歲尚小,心理十分敏感脆弱,正是需要獲得他人認可、鼓勵的一個階段,若是教師忽視學生發展,甚至連個眼神動作都不愿給予學生,學生的自信心或許會受到打壓,認為自己不管進步或退后都沒人在意,就索性破罐破摔,說不定還能引起注意呢!而賞識教育中,教師對學生的鼓勵不僅表現在言語上,還有神情動作上,學生的努力被教師看在眼中,學習動力也就得以提升,對于教師的教誨也能聽進去。
二、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用心賞識,強化夸贊的說服力。賞識教育必須遵循客觀性、真實性原則。不要隨意就對學生說出一些夸贊性言語,太輕易得到的東西,對學生來說總不太會珍惜,而夸贊超過了一個度,學生也會覺得教師沒有真心,自然也就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起到反效果。因此,賞識教育就應當如同柔和溫煦的春風,能帶給學生舒暢愉悅真心之感。賞識教育需要理性,更需要教師掌握相應的技巧,才能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智力,挖掘出學生的內在潛能。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某個學生忽然得到教師的贊揚,“這位同學,你真是聰慧過人!”對此鼓勵,學生可能不會表現出非常開心的神情,反倒會有所疑惑,反將問題拋給教師:“聰慧在哪里呢?”對此提問,教師可能心中也不禁沉思納悶道,這位學生一向表現非常好,性格活潑可愛,又聽從教師教誨,對這種乖巧活潑的學生,教師都會慣性地用“你真棒”“你真厲害”“你很聰明”等夸贊語,可顯然這種泛濫化、無差別式的贊賞語言對學生來說已經有些許麻木,甚至已無法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了。所以,教師應該改變語言夸贊方式,讓贊賞更加具體化,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優勢所在,不要講述過多虛無的話語。比如,有的學生寫得一手好字,教師就可這么夸贊“你的字寫得非常端正工整,看來老師要讓你多上臺展示自我”。又如,有的學生文章寫得好,教師可如此稱贊“文筆俱佳,從你文字中老師讀到了……”用這種具體的話語替代那些“你很棒”等表面話,學生會更愛聽,也更能體悟到教師言語中的真心。
2.挖掘亮點,培養學生創造力。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身上皆有各自的優缺點,教師需及時表揚學生長處,對學生的劣處也要予以適時地批評指正,讓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之下,升華思想內涵。例如,有的學生雖然語文學習水平不理想,可在繪畫上極有天賦,那么在教學《荷花》一課時,教師就可讓學生根據文章中描繪的荷花池景致,再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畫出一幅畫,待學生畫完后,教師還可請學生來解說下自己的創作理念,并將學生的作品張貼在文學角上,以供觀賞,這對于學生文字鑒賞能力的培養也大有裨益;又如,教師也可以設定一些課題,如制作日歷或簡易書籍等,讓學生合作一同完成,發揮各自優勢。文筆好的學生負責文字內容,動手能力強的則負責整個書籍的裝訂等,這樣一來,學生的優勢都能盡最大限度發揮出來,最后教師再點評整個作品,肯定學生的付出與努力,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會獲得提升,對于教學活動的參與熱忱也會逐步提高。再如,教學《新型玻璃》,文中提到了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等幾種類型的玻璃,此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發揮自身想象力,也說出幾種新式玻璃來,如有的學生說了減肥玻璃,只要站在這款玻璃前,就能激起人運動的力量,玻璃還會呈現出人所能達到的最大肥胖度,這對于刺激人類的健身、身材管理大有裨益;有的學生還說了抗癌玻璃、防輻射玻璃等,對于學生提出的創意,教師適時給予肯定,并因勢利導,帶動學生為實現理想而努力學習、奮斗。
3.全體賞識,創設良好學習氛圍。良好的學習氛圍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教師也應積極創建和諧課堂,將賞識教育落到實處,給予學生科學合理的贊揚,使學生保持大腦興奮,更好地投身于語文學習中。例如,講授《祖父的園子》時,教師便可借助多媒體將作者所描繪的場景以圖片形式展示出來,然后讓學生先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出圖片中所呈現的內容,有的學生說:“這座園子有五顏六色的話,云朵的影子,整座園子看上去十分漂亮”;有的學生說:“園子充滿著朝氣蓬勃、生命的氣息,自由生長的花,翱翔于天空的鳥兒,慢騰騰地在田里趴著的小蟲子……”當班級學生積極討論時,教師適時回應:“大家的描述都非常好,通過這幾張圖,你們就能身臨其境般描述出那么生動的畫面,老師深感欣慰,接下來大家認真閱讀課文,驗證下自己所說與文章是否契合?”借此教學模式會有效提升學生對文章的閱讀興趣。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為推動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熱忱,培養學生文學素養與自信心,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賞識教育的意義,并將其貫穿到語文教學的始終,根據學生學習水平,創設靈活的賞識教育活動。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姚彥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賞識教育[J].軟件,2014,(10):209.
[2]吳永華.談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2017,(4):81.
[3]孫萬才.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學周刊,2017,(2):57.
[4]徐靜.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7,(10):70.
作者:林萬勝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龍門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