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賞識教育在體育教學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高職體育教學階段,合理的應用賞識教育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通過總結賞識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介紹高職體育教學發展現狀和賞識教育的應用要點,并對賞識教育的具體應用路徑與方法進行分析,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賞識教育;高職體育;學生
一、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發展現狀
(一)體育教學認識度不足
與高等院校相比,高職院校在教學管理目標方面更注重學生個體的專業技能培養。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學生的就業壓力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這種教學目標也可能導致學生忽視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調查顯示,當前國內高職院校中學生和教師群體對體育教學工作、體育項目鍛煉和體育興趣愛好培養等方面均存在不夠重視的問題,如果不能得到解決,則會嚴重影響到學生全面、均衡的發展。部分學生在體育課堂中,以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體育項目,或是不能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諸如此類問題導致教師不能通過體育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身體素質。
(二)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續推進,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學生主體地位逐漸突出。但部分高職院校在進行體育教學工作中,教師仍將課堂紀律和競技規則放在首要位置,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強制參與,無法明確自己真正的興趣愛好和體育運動的特長優勢。久而久之,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興趣被磨滅,體育競技能力也未能得到充分鍛煉。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導性過強而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使得賞識教育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展現。
二、賞識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能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自信心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賞識教育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可以通過教師的各種賞識行為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整個賞識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發現學生的各種閃光點,并通過自己的教學特點將學生的閃光點不斷放大,形成鼓勵效果。通過賞識教育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保證學生的自信心。所以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通過賞識教育可以讓學生變得自信,進而在體育鍛煉中發揮更高水平。有學者在研究中認為,教師通過賞識等方法,可以發揮情感因素的作用。所以教師在運用賞識教育模式后,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認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水平也會隨之提高,使學生在面對教師的各種教學時變得更加自信。
(二)使學生體育素養水平不斷提高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受身體素質、體態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不同的體育鍛煉技能差異。一些學生具有較高的體育運動素養,所以在面對教師布置的各項體育活動時都會游刃有余;而一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差,面對相同的任務時會表現出力不從心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賞識教育的方法,可以發現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長處。例如,不善于對抗類運動的學生可能更適合跑步、武術類;不善于跑步、瑜伽的學生可能更善于鉛球、舉重類等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賞識教育,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在體育運動中的閃光點,對于很多體育素質差的學生,能在賞識教育的模式下獲得自信,在保證參與體育鍛煉的基礎上提高教學效果。
三、賞識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一)賞識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要點
賞識教育是一種明顯區別于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一種教學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教學可以達到預期效果,教師就需要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與創新。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在下一階段教師需重點關注以下三點問題。首先,師生之間的相互接納問題。在賞識教育模式下,師生之間彼此接納被認為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尤其對體育素質較差的學生來說,互動接納成為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所以在整個賞識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主動接納學生,通過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交流機制,讓學生各種訴求都可以被教師所熟知,這樣才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在整個體育鍛煉過程中保持愉悅的狀態,進而能順利參與到體育技能鍛煉中。其次,通過教學轉變學生的思維模式。在賞識教育中,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堂紀律,還需要遵守賞識教育的要求,轉變思維模式。例如,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先向同學們介紹體育明星的奇聞軼事,或是體育運動員身殘志堅的故事等,運用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的魅力,而且能從心理上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通過學生爭強好勝心理,在體育課堂上營造“永不服輸”的氛圍。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轉變學生的思維模式,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并收獲成功的喜悅。最后,尋找學生身上的亮點。在賞識教育中,體育教師必須努力尋找學生身上的亮點,將學生的亮點不斷放大,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學習的動力。例如,在長跑項目中,某一位同學花費了大量的精力、體力,付出的汗水也比其他同學多,但長跑的成績仍不理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發現學生身上所具有的堅持不懈品格,通過語言、神態等賞識教育手段,認可學生在長跑項目中付出的辛苦,并要求其他同學學習。但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考慮到學生自信心的問題,避免教師的賞識在學生眼中成為“諷刺”的言語或行為,這與賞識教育是相背離的。
(二)賞識教育的應用策略
1、立足于賞識教育特征,開展激勵式教學。對于高職體育教師而言,在運用賞識教育時,需盡可能多的采用激勵手段,并且確保激勵手段的完整性、豐富性,這樣才能有效發掘學生身上的優點,讓教學達到預期效果。所以針對這一要求,體育教師應該認真觀察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行為,在了解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需求以及具體的體育運動素質水平后,要深入發掘各種賞識教學的元素,并針對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樣,以長跑教學為例,由于長跑教學對學生體能提出較高的要求,一些學生的身體素質不理想,或因身體不適,會出現跑不完全程的問題,但卻可以憑借自己的毅力走完全程,雖然成績不理想,但確實完成了教師布置的長跑任務。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賞識教育中就需要展開激勵式教學,對學生不放棄、不氣餒的精神予以贊揚,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鼓勵與支持,這樣在之后的體育課程中,可以使學生參與鍛煉的積極性更高。2、靈活運用行為激勵與獎懲激勵方法。在賞識教育中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高職學生的惰性強,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將獎懲激勵與行為激勵的方法納入到教學體系中,彌補賞識教育中的不足。如,在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沒有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體育鍛煉,教師就可以按照獎懲激勵的方法,要求學生繞操場跑圈;而在學生跑圈結束后,教師可以按照賞識教育的方法對學生進行鼓勵,可通過一些小玩笑,一方面可以緩解教師懲罰學生后出現的尷尬場面,另一方面也能顯示出教師認可學生的長跑體能,讓學生發現自己在長跑方面的優勢。另外,在整個體育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運用獎懲激勵的方法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最終提高教學效果。3、讓學生有多種體驗成功的機會。在賞識教育階段,教師應該認識到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學生更多的感悟并體驗到來自于成功的喜悅,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根據這一要求,在賞識教育階段,教師就需要為學生提供各種合適的機會,采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所帶來的快樂,這樣才能讓學生對體育技能知識有更多的認識,并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項目中,達到教學目的。如,在足球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以及對足球運動的熟練度等制定差異化的比賽規則,在整個比賽過程中,按照學生的掌握程度做出調整,這樣不僅可以達到體育運動的目的,也能避免因為體育運動難度高而致使學生喪失信心;對于學生而言,在按照教師的標準完成體育運動之后,可以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贊揚,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小比賽差距,進而在下一階段的學習中更加努力,爭取實現成績與身體素質的超越,體現出賞識教育模式的先進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拓展,通過分層教育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成功的快樂,最終激發學生積極性。
四、總結
在當前高職學校體育教學中應用賞識教育方法具有科學性,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還能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了解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要求,靈活運用賞識教育模式,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士杰.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兼談[J].農家參謀,2019(2).
[2]黃志勇.關于高職體育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應用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
[3]蘇祖芹.試論賞識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2).
作者:尚華 王崇菲 單位:河南農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