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示范建設實踐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自2017年開始,為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食品安全工作,推動餐飲服務集中區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常熟市積極引導商業綜合體、旅游景區及餐飲集中區開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示范建設工作,經過4年的努力,目前共建成7座蘇州級示范點,其中1座被評為省級示范點。本文對常熟市餐飲服務集中區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示范建設實踐進行分析,為其他示范區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食品安全;餐飲服務;宣傳引導;示范區
1餐飲服務集中區的概念和建設思路
餐飲服務集中區指統一管理、餐飲單位相對集中且數量達20家以上的商業綜合體、旅游景區和餐飲特色街區等。餐飲服務集中區的建設思路是以具備一定管理基礎的餐飲服務集中區為示范,通過強化依法監管與主動服務相結合,強化主體責任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強化輿論引導與主動宣傳相結合,搭建社會共治平臺,實現食品安全綜合治理;以示范建設為基礎,通過典型引導,以點帶面,推進社會共治平臺建設標準化、規范化、規模化,促進餐飲服務集中區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1-5]。
2餐飲服務集中區的建設內容
2.1建立食品安全工作服務站
依托餐飲服務集中區現有管理機構(如綜合體管理運營方、景區管理方等),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搭建由政府部門、經營者等組成的第三方管理平臺,設立食品安全工作服務站。通過食品安全工作服務站建設,聘用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和志愿者隊伍等,協助監管部門延伸監管觸角,服務好餐飲服務經營者,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
2.2統一餐飲服務公示模式
區內餐飲服務經營者全面實施“明廚亮灶、陽光操作”,統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公示內容、格式及位置,將關鍵環節操作現場直接呈現給消費者,進一步強化企業自律,接受社會監督。有條件的餐飲服務集中區可在聚集區廣場等明顯位置通過電子顯示屏,對集中區內餐飲服務經營者食品安全信息、后廚監控及原料采購情況等進行統一展示。同時,鼓勵區內餐飲服務經營者開展量化分級臉譜公示外置化工作,按照統一標準、統一式樣將臉譜在店面門口醒目位置或通過電子顯示屏等形式進行公示。
2.3加強食品安全檢測力度
加大餐飲服務集中區食品安全檢測力度,及時公開檢測結果;建立不合格食品處置機制,及時有效處理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維護餐飲服務集中區的社會聲譽和信用品牌。鼓勵規模較大的餐飲服務經營者配備快檢設備,加強企業自檢;有條件的餐飲服務集中區可建立集中區食品安全快檢中心。
2.4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集中區內具有共性的食品安全難點、熱點問題已得到解決;區域內各單位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得到有效規范,群眾對食品安全滿意度得到提升。
3餐飲服務集中區的建設成效
常熟市的餐飲集中區建設最早啟動于2017年,歷經4年建設,目前,共有7座餐飲集中示范區通過蘇州市級驗收,有效推動了餐飲服務集中區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在建設過程中要把握好以下“三大重點”。
3.1發揮工作站優勢,良性運轉促進質量提升
將工作站的運轉與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相結合,提升餐飲集中區“四個率”:①“明廚亮灶”實施率。提升“明廚亮灶”覆蓋面,目前,集中區內93.2%餐飲單位實施了明廚亮灶。②量化優秀等級率。在實現餐飲服務集中區內餐飲單位100%量化分級評定的基礎上,不斷提檔升級,實現60%以上的餐飲單位量化等級達到優秀,消滅一般等級,進一步完善餐飲服務量化分級公示制度,統一公示量化分級管理信息。③優質現場管理方式實施率。163家餐飲單位推行“4D”“五常”等先進管理體系,持續保持良好運行,有效促進集中區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④快檢覆蓋率。餐飲集中區全部配備快檢設施,快檢覆蓋率100%,自行開展對瘦肉精、農藥殘留和煎炸油極性組分等重點項目的快速檢測,發揮初篩功能,及時公示檢測結果。3.2明確工作站職責,完善制度強化機制建設7座餐飲集中區均明確工作站建設標準、組織架構和人員分工,層層落實責任,制定《管理工作站職責》《信息采集制度》《宣傳培訓制度》《工作臺賬制度》《信息通報制度》《聯合檢查制度》等各項工作制度。在運作過程中完善聯席會議、考核獎懲、宣傳培訓及食品安全值守等各項管理制度,切實發揮工作站的“三個紐帶”作用,真正成為監管部門與集中區運營方的紐帶、餐飲集中區運營方與區內單位的紐帶及餐飲集中區與消費者之間的紐帶。
3.3強化工作站管理,不斷構筑食品
安全防線進一步發揮食品安全工作站的輔助管理職能。7個餐飲集中區均加強對集中區內餐飲單位檢查,督促餐飲單位開展自查,落實主體責任。監管部門為工作站提供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食品安全工作站定期組織區內餐飲從業人員的培訓和工作站為提升自我管理開展的組成人員的業務培訓,共組織對738名負責人及從業會員開展培訓。
4餐飲服務集中區的建設體會
4.1組織領導到位
常熟市在餐飲集中區建設過程中,實行領導負責制,領導親自部署、親自動員、親自抓落實,進一步充實推進方案,細化任務目標和時間節點,同時,加強對工作推進的督促檢查,及時上報工作進展情況。從而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4.2宣傳發動到位
常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從市局到基層分局,從監管部門到餐飲集中區運營方,從餐飲集中區到區內每家餐飲單位,都明確示范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進度安排和任務目標,凝心聚力,全面有序推進示范建設工作。
4.3協調保障到位
常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同當地政府和餐飲集中區的溝通協調和交流指導,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經費支持,特別是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示范建設列入蘇州市政府實事項目后,進一步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全面發動區域內餐飲單位積極投入到示范建設中。目前,蘇州市已下拔餐飲集中區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示范點專項獎勵獎金,常熟市共獲得獎勵獎金14萬元。
5餐飲服務集中區的建設思考
5.1進一步注重長效管理
對已評定的示范點實施動態管理,定期開展“回頭看”行動,抓好長效機制建設,做到邊提升邊鞏固,充分發揮示范單位的帶動作用。推動食品安全示范建設活動深入持久開展,確保人民群眾有真切的食品安全獲得感。
5.2進一步加強交流學習
在下一步工作中,還需借鑒蘇州市其他先進地區經驗,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同時,積極探索,主動創新,融入自身特色,不斷拓寬餐飲集中區示范建設的新思路和新舉措,如將工作站管理模式延伸至第三方網絡訂餐平臺等新領域,將食品原料追溯、遠程視頻監控、量化分級信息等進行整合以二維碼形式統一展示等。
5.3進一步注重宣傳引導
運用微信等各種新媒體平臺,提升餐飲集中區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知曉率和支持率,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將一批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強、食品安全水平高的單位向社會進行展示和宣傳,使示范工程建設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開展起來,切實發揮示范建設的帶動輻射作用,讓群眾看到成效。
參考文獻
[1]鐘娟,崔世林.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創新研究—基于社會共治視角下的食品安全監管主體模式構建[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8,30(9):42-49.
[2]劉青.論中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的完善路徑[J].商品與質量,2015(16):22.
[3]何莉.論中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的完善路徑[J].食品與機械,2015,31(1):277-280.
[4]周曉娟.和諧社會背景下的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構建[J].科技視界,2012(30):410.
[5]杭冬婷.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構建的路徑探析[J].商情,2013(29):173.
作者:戴曉豐 單位:常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