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食品安全工作中行政審批環節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食品安全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水平具有直接影響。在食品安全各項工作中,既要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又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企業辦事便利度,推動行政許可標準化,嚴把食品生產許可關口,審批監管一體,合力嚴守食品安全底線,是落實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與前提。
關鍵詞:行政審批;食品安全;改革創新;措施得力
近年來,隨著我國全面改革不斷推進,營商環境的全面提升,行政審批改革也在不斷創新實踐,成立了行政審批服務局集中處理審批事項,大大提升審批效率,對食品生產許可體制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與完善,作為全國改革試點先行單位,建立了山東省第一家地市級行政審批服務局。要認真做好食品生產許可審批管理工作,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在涉及食品安全的關鍵條件、關鍵要素等方面嚴格把關、從嚴掌握,嚴把食品生產許可關口。同時,推進落實不見面審批、精簡申報材料,及時解答企業咨詢,指導企業修正完善申報材料,切實做到在線受理、在線審批、免費寄遞,實現企業申請取證“零跑腿”等一系列改革創新措施,即加快了審批速度,又保障了食品安全,形成審批監管一體,合力嚴守食品安全底線。
1持續推進不見面審批,方便了企業申報
嚴格落實《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改進完善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工作的通知》要求,持續做好食品生產許可全程網辦、不見面審批。許可申請受理過程,采取無紙化申報,取消紙質申請材料,電子申請材料與紙質申請材料同等效力。對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在線受理。對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在線一次告知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對符合條件的,依法依規實施在線審批。申請企業在相關網絡平臺填報,及時與工作人員溝通,不用到審批機關現場,大大節省企業申報時間,企業隨時上網查看審批進程,作出決定后,相關許可證件文書通過郵政快遞免費向申請企業寄遞。同時積極宣傳、引導企業使用食品生產許可電子證書。
2切實精簡申報材料,做到“三減一并”
嚴格落實《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申報材料要求,及時修訂“一次辦好”事項清單食品生產許可相關內容,嚴格依照規定實施受理審批。同時,推行告知承諾制改革,對不影響質量安全的材料和環節,推行告知承諾容缺受理、快速審批,所需規定材料,做到“減材料、減時限、減環節,并程序”由現場核查人員經核實準確無誤后帶回,并上傳審批系統。持續完善電子檔案,將相關證件文書原件照片(或掃描件)、現場核查記錄上傳食品生產許可系統。對于變更或延續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申請人聲明生產條件未發生變化的,通過加強與屬地監管部門溝通,確認符合要求的不再進行現場核查[1]。
3落實市縣同權,實現食品生產許可就近快辦
根據市政府關于扎實推進行政許可“市縣同權”改革的要求,將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飲料、冷凍飲品、速凍食品、酒類、水產制品、乳制品、特殊膳食食品(不含嬰幼兒輔助食品)、其他食品與食品添加劑11類食品生產許可委托下發。糧食加工品、調味品、餅干、薯類和膨化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蔬菜制品、蛋制品、糕點、食糖、方便食品、罐頭、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水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蜂產品18類食品生產許可直接下放。同時市局采取“一對一、面對面”“網絡答疑”等多種培訓方式,保證承接單位的食品生產許可審批質量。市縣同權改革后,企業可以就近自主選擇市或縣審批部門就近辦理、便捷申報。
4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嚴把食品生產許可關口
工作中,根據產品風險等級劃分及日常監管一線反饋情況,嚴格把好受理關口,并切實保障現場實地核查質量。加強與日常監管部門的聯系和溝通,選派素質高、業務強的監管人員和專家組成審查組,對符合相關法規、標準及細則要求的食品生產企業,及時進行現場核查,啟動三級許可審批流程,符合法定許可條件的第一時間發放許可證書;對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企業,依法作出不予許可決定。
5探索實施“一業一證”改革
發揮相對集中行政審批權優勢,以制度創新、流程再造為重點,通過事項整合、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將一個行業所有審批事項信息集中到一張綜合許可證上。作為“一業一證”改革省級試點單位,泰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承擔了全省“一業一證”改革20個試點行業中的19個,起草了19個行業的綜合許可規范,成為全省“辦事標準”。通過實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并審批”“一證準營”等改革措施,平均壓減許可環節、申報材料、審批時間70%以上。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制定并了山東省地方標準《“一業一證”行業綜合許可行業指引》。在原20個試點行業的基礎上,又將綜合許可行業擴展到50個,實現綜合許可全領域全行業覆蓋。50個綜合許可行業,包含肉制品、飲料、酒類、面粉、桶裝水、食用油、調味品7個行業,這7個行業,每個行業均需要2個以上的審批事項,包括食品生產許可證、取水許可證、糧食收購許可等。整合審批要件,實行“一次告知”。對多個審批事項的事項名稱、實施依據、審批條件、提交材料、申請方式、辦理流程、審批時限等進行標準化集成,形成一張準確、清晰、易懂的告知單。申請人進行業務咨詢時,一次全面告知該行業綜合許可的所有辦理須知事項。簡并申報材料,實行“一表申請”。按照共用信息自行復用、個性信息自主填報的原則整合申報材料,將多套申請材料歸集為一套材料。優化受理流程,實行“一窗受理”。設置“一業一證”辦理窗口,優化窗口建設,實行一窗受理、分類審批、統一出件。進一步完善信息化平臺建設,實行在線申請、在線受理、證照免費寄遞、不見面審批。合并核查程序,實行“一同核查”。對需要現場核實的,統籌組織,協同聯動,實行多個事項一次核查,整改意見一口告知,整改情況一趟復審。積極推行遠程視頻勘驗、審勘合一、先證后核、免審換證、告知承諾制審批等便利模式。再造審批模式,實行“一并辦理”。變“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全部審批時,依照全流程審批事項中現場核查事項用時最短的時限確定,限時辦結。創新準營方式,推行“一證準營”。對符合要求的行業經營主體,制發全省統一的行業綜合許可證。行業綜合許可證加載集成了有效審批信息的二維碼。積極推進行業綜合許可證跨地互認通用、電商平臺認可適用,便利行業經營主體跨地經營、上網經營。大力推廣電子證照,便利行業經營主體亮證使用。具備條件的行業不再發放紙質單項許可證書,逐步取消紙質行業綜合許可證的發放。推行行業綜合監管,實現審管“一體聯動”。對納入改革的行業,逐一明確行業主管部門和各單項審批事項的事中事后監管部門。完善審批監管一體化平臺,建立健全許可信息、監管信息、執法信息雙向推送、互聯共享、一體聯動工作機制。綜合運用動態監管、風險監管、信用監管、分類監管等方式,建立健全各負其責、協同高效的行業綜合監管制度。通過行政審批改革,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便利了企業準入和行業準營。
參考文獻
[1]曾齡頤.食品生產許可現場核查問題分析——以2018年常德食品生產企業為例[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10(23):8176-8180.
作者:王樂勇 單位:泰安市政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