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循環經濟下政府績效審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旨在尋找循環經濟背景下的政府績效審計切入點,以“綠色、高效、低碳”為中心,建立循環經濟和政府環境審計的內部聯系,實現綠色經濟結構下的政府監督職能。
關鍵詞:循環經濟;績效審計;可持續發展
一、新時代背景下的循環經濟
五中全會指出,隨著我國進入實現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已經成為新時代背景下的重要落腳點。過去的若干年我國GDP增長主要依靠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這一產業結構決定著自然資源的大量投入此時的循環經濟強調最大限度地使用自然資源并帶來最高的經濟回報?!按蟆币馕吨呦倪@是經濟起步階段的必然選擇然而自然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高消耗這條路不能走太遠,既然資源有限且無法再生,經濟若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找到一條持久的、人與自然相平衡的發展道路。從國家一個個五年計劃進化演變過程來看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與之相對應的政策和法規,雖然這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稱得上突飛猛進、高速增長但是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比如這些年困擾國民的“PM25”就是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這種會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空氣污染物已經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尤其是發展較快的一二線城市此現象尤為嚴重。而導致PM25指數超標的直接原因就是工業和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顯然這與循環經濟的目標背道而馳違背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初衷。新時代背景下的循環經濟不僅強調資源高效利用更重要的是“低碳”。所謂低碳就是盡可能地減少資源的消耗同時帶來較高的經濟回報,“十三五”規劃把低碳也加入到循環經濟的內涵中,這與綠色經濟結構相對應真正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循環經濟歸屬于經濟學領域強調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加何實現經濟性和環保性呢?政府績效審計作為政府干預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就體現出其存在的科學性和必要性。
二、傳統意義上的政府績效審計
政府績效審計審計主體是政府這與民間審計相區別是國家體現其監督職能的工具和手段其職能內涵依然是“3E’’審計即“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提到政府績效審計不得不和國家預算相聯系,由于政府經濟資源有限對于不同財政項目支出國家都會制定相應的預算與之匹配。對于財政撥款的使用情況,國家和人民享有完全的知情權為了保證國家預算使用得合法合規政府績效審計需要在真實可靠的財務數據上進行績效審計。所謂經濟性就是在保證項目實施效果的基礎上實現最少的投入沐現資源在初始投入量的“少而精”這包括在項目中的投入還包括審計活動本身的經濟性只有在保證效果基礎上的低消耗才能體現出政府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主要強調投入和產出的比值這個比值是一雙變量汾子和分母共同決定比值的大小,效率性在政府績效審計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衡量政府合理使用財政撥款的重要指標,一方面強調預算的合法支出一方面也注重帶來的結果是否和投入相匹配甚至實現最優;效果性這一審計內容更加貼近政府績效審計的最終目標,通過比較項目實施后的最終結果和預期目標來評價項目實施的結果是否有效,是否最大限度地實現預期目標。傳統意義上的政府績效審計涵蓋的范圍更廣不僅包括環境領域還包括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而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政府績效審計與環境保護為目標的循環經濟之間的聯系找到新經濟形勢下的政府干預切入點。
三、以循環經濟為背景的政府績效審計
如果把循環經濟和政府績效審計比作兩個集合那么“環?!本褪沁@兩個集合的“交集”政府相對于市場經濟有一定的外部性沛場經濟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但是也有缺陷。那就是市場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實現資源的公平配置,因為資源會自行流向創造更大價值的領域而創造價值總是與資源消耗同時出現。循環經濟體現的是全過程控制符合自然資源的稀缺性高效率和低浪費都要在這一過程中體現出來循環經濟的作用體現在市場經濟中那么市場失靈的情況依然存在。此時政府需要干預市場行為重新配置資源也就是政府績效審計的職能體現。只是在循環經濟的背景下政府績效審計的內容增加了公平性和環保性在保證經濟效果的前提下政府需要幫助整個市場經濟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達到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的目標實現經濟穩步增長環境良性循環保障民生質量。
四、結論
當前我國已存在一套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這與政府績效審計可以完美結合經濟性可以參考資源的初始投入量進行評價效率性可以參考資源的投入與產出在循環經濟中的結果進行對比評價效果性則可以結合循環經濟的評價指標體系充分反映政府績效審計的監督評價職能,以此來反映政府干預行為的效果在經濟、環保、民生中的體現。在新的經濟常態下政府績效審計需要與循環經濟相結合,以節約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為出發點,通過政府的外部行為來保證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發展綠色經濟。
作者:翟慧芝 楊榮美 單位:蘭州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