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書籍裝幀設計裝幀形式空間建構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書籍就像一個容器,將大量的信息、文化容納并且傳播,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記錄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還記載了其歷史發展中人類的情感和文化的進程。書籍的發展史,就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它為人類文化的傳播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書籍裝幀設計是一種“構造學”,是設計者對主體有條理、有秩序的整體構建,是設計者心中的“建筑物”,它不再僅僅是一本讀物,而是與周遭環境相和諧的理想空間。一本書的設計雖受內容主題的影響較大,但并非是只有文字的解說或簡單的外包裝。應從書籍中發掘提取出深層次的內涵,在原有的二維藝術中,體現受眾需求的空間感受,運用清醒、條理的意識捕捉和表達書籍的內涵及各類要素。
二、書籍裝幀設計與書籍“閱讀方式”的關聯
我們處于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隨著時代的發展,書籍裝幀設計不再是僅傳達簡單的視覺效果的設計,它成為一種更為廣泛的信息傳達的手段。書籍更像是一種“特殊容器”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它承載和傳播了很多重要的文化知識。這個“特殊容器”一方面在于它儲存何物;另一方面在于它的外部形狀,也就是書籍裝幀的三維化形態。這種書籍裝幀設計的形態就是所謂的書籍的“閱讀方式”,即書籍裝幀設計形式。將書籍的內容重新整合,再將紙張、文字、視覺符號和圖像及其他方面的內容進行組合排列,從而較好的為受眾展現出一種更為豐富的書籍形態。
書籍裝幀設計空間形態的層次主要分為:二維印制空間、三維構造空間、立體展示空間、多維動態空間和無限心理空間。書籍裝幀設計的二維印制空間,主要指視覺表現力和可閱讀性,包括書籍的文字、色彩、圖案等要素,是書籍裝幀設計構成的基本要素;三維構造空間指書籍裝幀設計的實體構造,是其設計的物化過程;書籍裝幀設計的展示空間是指書籍作為信息傳遞的實體,需要一定的空間來展示和傳播;書籍裝幀設計的多維動態空間是表達書和人的交互過程,給人以空間感;書籍裝幀設計的無限心理空間描述的是當受眾在對書籍的各種要素被動接受以后,而產生的主動性心理感受空間。書籍裝幀設計的這幾個層次空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共同構筑了書籍裝幀設計的多維化空間形態。書籍裝幀設計的二維印制空間形態把空間和時間并置在一個畫面上,這種構造形式可以稱為表現空間和時間的藝術,也可以稱為一維的、二維的乃至四維的創造在平面上的一種藝術形態。這種藝術通過把握受眾的“閱讀方式”,在二維印制空間上創造出了空間和時間的整體,設計者利用這些視覺信息在二維印制空間構成了一種動態的多維化空間形態,這些空間關系形態突破了以往的常規形態,變成了多層次、多角度并能充分展現書籍裝幀設計的內涵,給受眾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的空間形態。優秀的書籍裝幀設計,裝訂形式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裝訂的造型也日漸成為視覺元素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大多數的書籍裝幀形式仍然是從古老的幾種裝幀形式中演變而來的,最普遍的就是現在的線裝、膠裝、騎馬釘等裝訂形式。除非概念書籍,普通的書籍在裝訂形式和造型上仍然很難突破,這也與受眾素日里的“閱讀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尋找一種方便大眾閱讀,但又創新的裝幀形式是十分不易的。突破傳統,尋求創新型的裝訂造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絕非簡短時間可以完成的,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多了解,多思考,多轉化。在畢業設計作品中,裝訂造型一度成為設計過程中的“瓶頸”,經過深入的研究才有了現在的實物作品,下面我將逐一介紹每樣作品的裝訂過程和思路。
(一)梵夾裝演變出的新裝幀形式
梵夾裝又稱為經折裝,從卷軸裝演變而來,因卷軸展開和卷起都很費時,改用經折裝后較為方便。(如圖1分圖a)所示,b)c)d)為創新版。
(二)蝴蝶裝演變出的新裝幀形式
此種裝幀形式是把印好的書頁,以版心中縫線為軸心,字對字地折疊。以版口一方為準,逐葉粘貼,打開書本,版口居中,書頁朝左、右邊展開。多適用于畫冊。(如圖2分圖a)所示,b)c)d)為創新版。
四、小結
對于設計者來講,書籍裝幀設計是研究書籍外在多維化空間形態造型如何與內在二維化文字信息傳達相和諧的一門綜合學科,書籍裝幀設計的空間建構形態與視覺表現形式是以一種以多視角全面的設計門類,從二維到三維,從理性到感性,從內在結構到外在展示,從五感再到心理的多維化表現,為受眾帶來豐盛的視覺盛宴,個人符號化強烈的書籍裝幀設計理念,讓受眾在選擇書籍時樂于享受這個性多維化所帶來的全新感受。書籍裝幀設計的多維化空間形態表現研究符合了時代的發展,它給書籍帶來新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但是在設計中要把握好一個度,書籍裝幀設計的多維化空間形態表現是依附于書中的內容,是為書里的文字服務的,這需要恰到好處的把握好感性與理性之間、藝術與技術之間的平衡關系,為此要求設計以人為本,使作品具有“內在的力量”,在受眾那里產生親和力,提供精神滿足,體現書籍裝幀設計多維化空間形態表現的價值和魅力。
參考文獻
[1]章利國.現代設計美學[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9.
[2]杉浦康平.造型的誕生[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3]呂敬人.書藝問道[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作者:薛英英 單位:臨汾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