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據分析下的圖書采購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論文采用數據分析法,針對館藏中文紙質圖書和讀者薦購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復合型圖書采購模式,以期改善圖書館文獻配置質量。
【關鍵詞】數據分析;圖書采購模式;綱目購書;PDA;讀者薦購
文獻資源建設是高校圖書館工作的基礎,是高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的重要保障,而紙質圖書采購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是衡量一個圖書館的藏書體系能否實現信息資源利用和發揮圖書館整體效益的決定性因素。圖書館藏書體系建設的核心是文獻配置質量,如何通過新思想、新手段、新方法來改善文獻配置質量,更好地滿足讀者需求是圖書館學服務的永恒主題。東北林業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我館”)的圖書采購目前以書目預訂為主,這種采購模式弊端較多,時間周期長,到貨時間滯后,到書率低,不能充分滿足讀者的需求,且隨著文獻數量的急劇增加及各學科內容的細化,采書館員的工作量逐步增加,工作難度加大。我館的圖書采購以讀者薦購為輔。由于采訪館員所學專業有局限,不可能精通各學科門類,通過讀者的推薦,可以很好地了解讀者的需求方向,補充專業知識的短板。“讀者薦購”構建了館員與讀者互動交流的網絡平臺,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筆者對我館近五年(2013—2017年)入藏中文紙質圖書的分類、學科、出版社、借閱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對中文薦購圖書進行了訂購及借閱統計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圖書采購模式優化策略。
1近五年館藏數據統計分析
1.1圖書分類結構
在本館各類圖書分布中,工業技術、文學、經濟三類圖書占了本館一半的館藏量。從結構來看,本館的社科類圖書中除A類和E類入藏相對較少外,其余類別品種占比均在1.5%以上;自科類圖書中僅N類、V類及Z類品種占比不及1%。T大類圖書中TP類圖書占比較高,冊數占比為11.13%,種數占比為11.04%,其次為建筑科學類,冊數占比為7.15%,種數占比為7.07%。I類(文學類)圖書的入藏率偏高,是因為此類圖書比較受讀者歡迎,一直有較高的借閱率。F類和TP類圖書入藏率偏高,主要是因為近年來國內圖書市場大量出版此類圖書,圖書出版同質化嚴重,今后圖書館在采購圖書時應注意篩選,適當減少購買比例。
1.2圖書學科結構
東北林業大學以林科為優勢、林業工程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從重點學科專業來看,我館重點學科文獻占比偏低,主要是因為圖書市場內相關圖書出版量較少;其次,由于采訪人員所學專業限制,造成某些專業文獻的漏采。在各院系文獻分布中,通識教育學院館藏最為豐富,品種占比為25.82%;排名第二的是文法學院,品種占到24.4%;再次是土木學院和工程技術學院;入藏品種在10%內的是動資學院、教育學院、生命學院、外語學院以及園林學院。今后,我館應加強保障率較低學院的專業文獻采集,面對專業類圖書出版量少的現狀,重點加強書目信息的搜集,有針對性地加強采購。
1.3圖書出版結構
我館近五年入藏圖書排名前20的出版社合計冊數占比為48%,以科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等京版大社為主。從館藏圖書出版社分布可以看出,我館一直把京版大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為采購重點,今后應適當加大對地方社文獻的收集,補充一些專業性較強、出版質量較高的地方社文獻。
1.4圖書借閱情況
從圖書借閱量來看,T類(工業技術)和I類(文學)圖書借閱次數最高,二者的借閱冊數總和占總借閱冊數的48%。從利用率(圖書借閱冊數/該類圖書的總冊數×100%)來看,排名前四的依次是I類(文學)、J類(藝術)、Q類(生物科學)及O類(數理科學和化學),圖書的利用率均在30%以上。入藏冊數占比最高的T類圖書的利用率為21.35%,排名第7。D類(政治法律)、F類(經濟)、N類(自然科學總論)、R類(醫藥衛生)、V類(航空航天)以及X類(環境科學、安全科學)的利用率均在10%以內。I類圖書的借閱冊數和利用率都遠遠高于其他類別,說明文學類圖書受眾面更寬,讀者對此類圖書更為偏愛。T類圖書借閱冊數較高,但同時入藏冊數也較大,相對的利用率就不算高,今后應加強對此類圖書的篩選力度,盡量采購權威性圖書。J類圖書入藏冊數占比低,但利用率很高,今后應加大購買力度。F類圖書利用率不高,應該適當減少采購量。
1.5薦購圖書統計分析
我館在2008年左右即開展了讀者薦購工作,當時讀者只能通過電話、郵件或填寫紙質薦購單的方式向圖書館推薦圖書。2013年我館引進了匯文系統,該系統中的“讀者推薦”功能為讀者薦購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圖書館的讀者薦購服務更為讀者所知,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匯文系統還有一項功能,就是在圖書上架后,薦購該書的讀者可以優先借閱。筆者對2017—2018學年度中文薦購圖書進行了基于匯文薦購平臺的訂購及借閱統計分析:2017—2018學年度,我校讀者在匯文系統薦購平臺上共推薦圖書信息2389條。薦購讀者類型中,本科生占比59%,其次為研究生,占比32%,博士生和教工占比9%。薦購圖書類別中,以文學類圖書最多,占比30.11%,其次為工業技術類,占比16.6%,再次為歷史地理、政治經濟、哲學等,占比為6%左右。對薦購圖書的借閱統計顯示,在到館1364種薦購圖書(已合并種數)中,有外借記錄的圖書共1016種,未借出圖書348種。按借閱率排名前十的都是文學類圖書,其中《大秦帝國》一書,借閱次數達74次。由此可見,讀者對文學類和工業技術類圖書的需求仍占據高位,這與1.4中我館館藏圖書借閱情況統計結果基本一致。近幾年,讀者的薦購需求逐年增加,說明讀者薦購服務越來越受到讀者的歡迎,讀者對參與圖書采購的熱情越來越高,而通過對讀者薦購情況的統計分析,可以了解部分讀者的文獻需求,這些都對圖書館文獻建設起到一定的參考輔助作用。但是由于系統本身的缺陷和圖書館宣傳力度不夠等原因,讀者薦購工作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存在讀者參與度差、薦購過程復雜、信息反饋滯后以及薦購的圖書借閱率依然未顯著增高等問題[1]。
2圖書采購模式優化策略
對圖書館而言,傳統的圖書采購模式已經不能充分契合讀者需求,如何更好地構建館藏體系,隨著計算機、網絡、AI等新技術的發展,出現了綱目購書和讀者決策采購等新的選書方法、模式和理念。
2.1綱目購書模式
所謂“綱目購書”,就是書商根據圖書館的購書綱目將有關書目信息提供給圖書館,圖書館進行選定,把訂單返還給書商的購書方式。而購書綱目,是由圖書館根據本校的學科專業設置、發展方向、讀者文獻需求以及經費預算等因素,制定的需購圖書的主題參數和非主題參數。在綱目購書模式下,館藏建設的方針和政策能得到貫徹,從而保證了館藏的長期性和系統性,同時采集面廣,漏訂率低,針對性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2]。然而,綱目購書目前也有不足之處:一是購書經費較高,一般小館執行起來比較困難;二是購書綱目的確認和完善花費的時間較長,并需要時常修改,才能適應圖書館館藏策略的不斷變化;三是綱目購書雖然通過設定若干條件對文獻進行初步按類別篩選,但最終還是由圖書館館員來選書,因此部分圖書利用率低不可避免。
2.2讀者決策采購模式
讀者決策采購(PatronDrivenAcquisition,以下統稱PDA)是讀者自主決策實施采購的模式,讀者直接參與圖書館的采書工作,成為購買圖書的決策人之一[3]。PDA模式實現了從圖書館館員選書到讀者選書的轉變,實現了由圖書館館員揣測讀者需求到讀者通過選書直接表達需求的轉變。然而,PDA能滿足讀者的即時性需求,但不利于館藏建設的長期性和系統性,可能導致館藏質量的下降和不平衡;參與PDA的讀者大多傾向于選擇介紹性著作而不是學術性著作;PDA更多滿足的是使用這一模式的讀者的需求,而非所有讀者的需求;PDA可能會導致經費預算的快速消耗或超額使用等。
2.3多維復合型選書模式
任何一種采購模式都有優缺點,單一的采購模式難以保證采書質量。現場采購、薦購、綱目購書、PDA,雖是不同的選書方式和理念,但絕非相互取代、非此即彼,而是可以通過取長補短來優化館藏建設效果,將幾者進行有效融合,創建一種多維復合的選書模式,可以揚長避短,同時針對性強、采集文獻利用率高、保證時效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圖書采購更加科學合理,從技術上保證圖書質量,從而提升高校圖書館整體服務水準。通過聯合館配商、出版社、專業教師,根據學校學科專業設置、培養方案、館藏分布、讀者需求等情況,制定符合本館的基礎購書綱目。對重點學科以及同質化嚴重的學科圖書,如計算機、經濟類以及外語類等,確定該學科的核心出版社和核心作者,以此構建綱目購書中的出版社綱目和作者綱目。定期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調整方案,同時進一步應用檢驗,完善綱目結構。同時,將PDA模式應用到紙質圖書采購,除了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中的讀者推薦模塊以外,試運行書商開發的選書系統,讀者選書,圖書館買單。大力宣傳讀者薦購與讀者決策采購,讓更多的師生參與到圖書采購工作中來,充分發揮讀者薦購和讀者決策這兩種最能體現讀者文獻需求的采購模式的積極作用,使圖書館藏書更能滿足讀者的需要,從而提高圖書的借閱量和讀者的滿意度。由于現采模式比較直觀,可以直接甄別圖書質量,同時采購周期短、到書率高、針對性強,對核心出版社的圖書可以多采用這種采購模式,有樣本間的出版社,可以到出版社直接現采[4]。通過提出適合本校圖書館的文獻采購模式,及時調整采訪重點、優化館藏結構,減少無效購買,增加館藏效益,建設科學完備的學校藏書體系。
3結語
圖書館的各項工作都離不開文獻,文獻采訪工作是圖書館建設中最基礎的不可或缺的工作。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共有出版社585家,每年出版新書26萬種左右,如何在浩瀚的圖書文獻中選取適合本校讀者的圖書,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文獻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圖書采購工作中,采購館員應該認真研究學校各學科專業的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大綱,了解圖書出版發行動態,根據實際需求有的放矢地采選圖書;堅持以讀者需求為導向,定期走訪院系做需求調查,多渠道調查了解讀者對藏書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開展讀者薦購工作,及時快捷地滿足讀者的文獻需求;注重對采購工作的評估,定期對文獻利用情況和需求情況進行評價分析,發現不足,鞏固成果,提高圖書的采購質量,為以后的圖書采購提供決策依據。圖書采購是一項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工作,圖書館入藏圖書能否滿足廣大讀者的文獻需求是圖書采訪工作優劣的主要評判依據。單純某一種模式難以做好圖書采購工作,需要多種采購模式相互融合、取長補短,使圖書采購更加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1]李生亞.讀者驅動采購模式(PDA)對高校圖書館薦購系統改善的探討[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11):98-101.
[2]湯誠.綱目購書與PDA的融合:高校圖書館館藏建設的復合模式[J].圖書情報知識,2017(3):38-45.
[3]黃顯堂.PDA在圖書館中的應用淺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4(1):38-42.
[4]王玉萍.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多維化并存探究[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18,37(6):87-91.
[5]王芙蓉.大數據環境下基于讀者決策的圖書館文獻資源采購模型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7(12):54-59.
[6]孔德超.讀者決策采購模式下綱目購書方式改進策略探析[J].河北科技圖苑,2017,30(2):16-19.
作者:成琳 陳秀華 葛玉香 單位:東北林業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