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據分析下的數學精準教學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互聯(lián)網+教育”時代,精準教學成教育新變革
當下的教學環(huán)境不僅教師教得辛苦,學生也學得辛苦.過去教師批改作業(yè)和課外輔導耗費了大量的精力,錯題數據統(tǒng)計速度慢、難度大,使得教師面對大班很難做到個性化教學.隨著“互聯(lián)網+教育”時代的到來,教育正面臨著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大數據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人們也意識到數據的重要性.許多行業(yè)正依托著數據分析做決策,如醫(yī)院基于大量的臨床診療數據分析,較好地提升了治療水平;時代推動教育朝著基于學習數據的精準教學邁進,學校積極探索依托數據分析開展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一系列綱領性文件指導教育改革,為學校深入開展教學研究指明方向,對互聯(lián)網背景下基于數據分析的精準教學提供參考.
二、理解數據的統(tǒng)計功能,關注數據成教育新常態(tài)
教學評估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考試,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對每場考試改卷及成績細致分析,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若借助大數據對考試進行精準分析,就會讓學生的成績一目了然.數據可以多維度立體化地呈現成績.從統(tǒng)計角度來說,既能統(tǒng)計每個學生的進退情況,也可統(tǒng)計班級或整年段的考試情況;從分析維度來說,既可橫向分析,也可縱向成績對比跟蹤;從數據分析結果來說,既有學生個人的分析結果,也有學生全體的分析結果.借助數據平臺每次考試都會生成考試報告,圖表展示的分析結果形象地體現了班級之間的差異和變化,個人的成長變化等.教師可根據分析結果發(fā)現不足,找到改善教學的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學效率.更重要的是大數據能夠讓我們更全面地看待學生的發(fā)展,發(fā)現以往考試成績所反映不了的深層次問題,從而為精準教學的實施提供了可能.
三、實踐閉環(huán)式教學,聚焦薄弱點成教學新關注
數據分析下的精準教學通常包含:“數據采集圖1———知識點篩選———薄弱點精講———課堂反饋分析———布置作業(yè)反饋———數據采集”的閉環(huán)式步驟(如圖1),實現教學的良性互動.1.準確的數據采集為精準教學奠定基礎數據是無聲的現象表達,學生的階段性考試或練習都會在數據平臺留下“痕跡”,平臺會根據學生的考試得分率和平時作業(yè)準確率自動生成分析報告.報告能反饋出學生學習的各種數據.教師備課的首要任務是整合平臺內的橫向、縱向數據對比,找到有用的考試數據,這是實施精準教學的前提.比如,表1以量化形式分別呈現年段和班級學生在選擇題、填空題等題型的答題表現.通過數據比較,教師可以了解到班級平均分與年段平均分的差距;以A老師任教的6班為例,A老師發(fā)現6班在各種題型的得分率都高于年段,解答題的表現比同年段的1班好,但在選擇題、填空題兩種題型的表現都不如1班同學,故A老師應該側重對6班同學的選擇題、填空題進行分析.進一步逐一分析比對可以依次找出6班選擇題、填空題和1班同學的差距在哪些題目.如表2,A老師發(fā)現造成6班選擇題表現不佳的原因是學生在選擇題第5題的表現不如1班同學.著重對選擇題第5題的題干和選項進行認真細致地分析,結合每個小題中A,B,C,D四個選項,各個選項的選擇人數分析了解學生犯錯誤的原因(如圖2).通過數據分析能讓教師精準聚焦到對應題型的得分表現,尋找分值差距較大的題型.選擇題各小題得分情況,可以清楚地反饋出6班同學在哪些小題需要加強.A老師通過對這幾個小題A,B,C,D四個選項的選擇人數,可以更進一步地了解錯誤的具體原因,使得講評的針對性更清晰,不必個個選項逐一講解,可集中花時間突破知識點的不足,這樣針對一次考試或作業(yè)的數據分析采集和定位就基本完成.2.知識點的篩查是突破薄弱點的關鍵試卷的分析講評,不能一題題地走流水線講評,需要對試題進行整合,梳理出考查的知識點分布,某個知識點的考查角度,這樣的試卷講評才會更加有效率,學生的收效也會更大.分析題目必須能透過試題了解背后考查的知識點,理解命題者的真正考查意圖,從整卷的知識點考查得分率入手,可以拋開試題本身去揭示學生在知識層面的掌握情況.如A老師從選擇題第5題所考查的知識點入手,結合知識點的得分率定位學生的知識缺漏(如表3),高度精準歸類分析對焦瞄準“靶心”組織教學.3.發(fā)揮數據的診斷功能,讓教學精準到“點”經過“數據采集———知識點篩查”環(huán)節(jié),A老師備課時能準確定位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備課時便可以重點關注,合理準備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時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知識點.從考題的分析反饋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偏差,做好鞏固性練習精講,配套習題的選擇要能鞏固學生失分知識點,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實現問題的精準突破.圖3根據試卷反饋出來的失分點,針對性地安排若干典型例題進行“點對點”的精準補缺補漏.同時教師也能發(fā)現班級優(yōu)勢和不足,及時反思總結教學不足,教學將更加有方向性和目的性,避免了過去僅憑經驗教學的盲目性.例題講評完畢,A老師會針對性地給出配套的隨堂練習,利用平板電腦讓學生當堂上傳,通過數據分析了解知識的鞏固情況,對隨堂練習反映出來的問題和學生答題的“易錯點”再次講評布置課外作業(yè),上傳到數據平臺后教師批閱形成作業(yè)數據報告,這樣就形成教學的完整閉環(huán),實現教學和糾錯的無縫對接,數據反饋與精準教學彼此互動,實現薄弱點的精準突破,助力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一次考試的平臺綜合數據分析,可以從多維度尋找到學生的薄弱點,表1—表3及圖2分別從題型得分率、選擇題得分率、選擇題選項人數和知識點得分率梳理出一次考試的完整分析報告,根據考試報告了解學生的薄弱點,幫助教師在教學時精準對焦學生失分點,把握教學重點補缺補漏,用有限時間高效率聚焦典型錯誤組織教學.
四、關注平臺的數據跟蹤,實現教學的“點面突破”
一次考試的結果會受到學生心態(tài)、學習情況和外部干擾等不同因素的影響,為了更加精準地收集數據,教師可以從數據庫中綜合幾次考試的數據,形成一周、一個月或一學期的考試數據反饋,并根據學情作個性化針對性教學.表4排查出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從中篩查出學習缺漏,根據知識點的得分率情況安排教學內容,對那些得分率較差的知識點作鞏固性教學,實現點對點精準教學補缺,讓學生實現學有長進,避免反復性的重復無用教學.
五、結束語
基于數據分析背景的精準教學有助于實現高中數學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通過班級學生知識薄弱點的分析,教師可以對所在班級的所有知識薄弱點有所把握.通過對學生知識點掌握的分析,結合考綱和考點的分析.教師能在新授課階段、講評復習階段等多種情景下,重新優(yōu)化教學設計和備課教案,以數據為導向實現精準備教.在集體備課過程中,將各項數據導出,也能利用班級和年級共同知識薄弱點進行集體教學教研,針對年級中典型知識難點進行深度教學教研,從而實現真正的科學教學決策.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精準教學也是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一種基于數據分析下新的授課模式,教師在使用大數據進行教學時不可一刀切,要根據現實情況合理采用,靈活使用,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A版(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實用至上———教務教學一體化的數字校園建設實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5(1).
作者:湯向明 單位: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