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配電網工程數字化管理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配電網投資增長較快,配電網工程建設任務也日益繁重。針對配電網工程投資管理不夠精準、過程管控較為粗放等問題,基于國網SG-UAP平臺,將配電網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基礎數據和安全管控內容進行一體化構建,提出配電網工程精益化管控系統設計思路,實現配電網工程精準投資、現場安全精細管控、建設過程精益管控。
關鍵詞:全過程;工程安全;數字化
0引言
配電網作為我國電網的關鍵組成部分,承擔著供電的重要任務,配電網工程的質量直接影響供電安全。在配電網工程施工過程中,涉及人員、設備、物資等諸多因素影響,存在管理人員力量配置比不足、項目信息不清晰、現場作業不規范、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等諸多問題。如何在配電網工程中靈活運用信息化手段將工程數據融合并共享,開展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活動成為重點關注的話題。
1配電網工程數字化管理需求分析
1.1對配電網工程精準投資的需要
由于部分配電網的改造情況和成效掌握不完全,因此存在同一線路多次改造、重復改造的現象。同時,對當前配電網設備的健康情況無法完全掌握,不能精準定位重復跳閘、長期重過載、低電壓等配電網薄弱設備,導致配電網工程項目的立項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撐,無法實現將有限的資金投放至亟待解決的問題上。
1.2對配電網工程施工安全管控的需要
配電網工程具有點多面廣、地域分散、工作環境復雜等特點,現場作業的流程較繁瑣,人員流動性也較大。施工單位安全意識薄弱,作業水平也參差不齊,導致施工現場安全措施管控不到位,現場作業人員對安全風險及隱患點不夠了解,野蠻施工等。
1.3對配電網工程全過程精益管控的需要
配電網工程項目多、過程長,由于缺乏必要的技術支撐手段,因此無法實時掌握物資和服務采購情況、實際施工進度情況等,滿足不了精益化管理要求。同時,施工單位的施工工藝標準化執行力度不足,目前采用人工抽查的方式進行質量管控,對于隱蔽工程的質量和工藝更是無法評估,導致施工質量難于掌控。
2配電網工程精益化管控系統設計
2.1系統架構設計
配電網工程精益化管控系統主要由底層的數據層、平臺層及基于平臺層的應用層組成,其中數據層包括數據集成和數據融合兩個部分。系統架構設計如圖1所示。(1)數據集成。對生產實時管控系統、PMS、ERP、GIS、標準化設計管理系統和現場作業安全管控系統等系統的數據進行集成。(2)數據融合。采用Oracle數據庫為系統提供數據庫服務。與集成的系統進行數據融合,獲取或推送配電線路和配變的運行數據及事件信息、設備臺賬、需求庫項目、計劃庫項目、物資/服務采購信息、GIS圖模信息、設計成果、施工計劃、參建單位及人員和資質信息、兩票信息等。(3)開發平臺。采用BEAWebLogic中間件服務器提供應用服務,并基于SG-UAP平臺的圖形插件、GIS插件、工作流服務、報表服務、消息服務為系統提供應用。(4)系統應用。應用層是面向具體的應用,采用統一的界面管理、權限管理和認證平臺,實現相關信息的集成與共享,為各個單位提供項目全周期管理和分析,包括項目立項輔助、項目前期管理、工程施工管理、工程竣工管理等。
2.2系統人員及角色權限功能設計
配電網工程具有數量眾多、項目相關人員數量多、人員流動大等特點,為提供高效、穩定、專業的賬號及角色權限管理功能,本文應用專用的登錄控制模塊對登錄用戶進行身份識別和鑒別,同時根據業務角色不同授予不同的操作權限。系統人員及角色權限功能設計如圖2所示。(1)施工人員。在施工計劃未上報之前對施工前期的資料進行維護,包括審查備案、兩票管理、現場勘查等。計劃下達后,按照施工工序時間完成工程的現場實施,包括現場環境校核、施工開始、班前會、開工申請、班后會、施工結束。工程完成后,在線申請自驗收。(2)監理人員。線上開展監理審核許可、監理旁站、監理到崗到位、監理查看等。監理審核許可包括日計劃執行許可及施工前期資料審核,監理日計劃執行審核包括監理開工許可、隱蔽工程驗收審核、問題整改創建集許可等,監理可查看拆舊物資、登桿許可、工程交底等。(3)業主人員。查看項目各類基本信息、過程信息,可查看工程總體情況、日計劃、兩票十制一單等。審核隱蔽工程和問題整改情況及到崗打卡等。
2.3系統技術路線
配電網工程精益化管控系統技術路線遵循JavaEE技術體系,采用組件化、動態化的軟件技術,利用一致的可共享的數據模型,通過一體化企業級平臺的應用集成,實現各接口組件能夠在企業內的協同工作、各層次上集成,實現數據共享和重用,以滿足業務需求。技術選型原則見表1。
3配電網工程精益化管控系統應用實踐
3.1項目精準投資
以配電網實時數據為基礎,建立評估配電網供電能力及運行水平的指標體系,利用權重記分評估法對配電網架和設備健康水平等進行評估,將電網薄弱設備列入改造項目池中,為精準投資改造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評估指標體系如圖3所示。在故障。又因P55=1,則考察節點5所在行,有P56=1,再考察節點6所在列,有P66=0,故根據第一個判據判定節點5和節點6之間存在故障。又因P88=1,則考察節點8所在行,有P89=1,再考察節點9所在列,有P99=0,故判定在節點8和節點9之間存在故障,節點1、節點2、節點5、節點6、節點8和節點9的開關跳閘,節點1和節點2、節點5和節點6、節點8和節點9之間的終端單元進行通信,跳閘成功即完成故障隔離。隔離故障后節點3與節點4、節點2與節點5之間的負荷供電被迫中斷,此時閉合聯絡開關即可恢復供電,完成網絡重組。通過上述算例可看出,通過建立相應矩陣進行故障定位與隔離,能達到快速、準確的定位目標,且計算量和存儲量較少。
4結語
隨著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配電網故障定位隔離時需收集大量設備的信息,尤其在綜合能源互聯網中,對大量信息的收集與快速處理往往存在較大困難且必要性不大。為此,本文結合互聯網中邊緣計算的思想,提出了基于綜合能源互聯網的配電網故障定位與隔離方法,設計了配電網故障定位的模式,在節點上直接提取所需數據,無需進行主站與邊緣節點之間的數據交換,利用網絡矩陣算法實現了快速、高效的定位,且計算量少,最后通過算例驗證了該方法的可行性。
作者:戚振彪 周遠科 凌松 俞飛 單位: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