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全球化中室內設計的國際化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1世紀是一個典型的信息化時代,人們的生活因為發達便捷的網絡變得愈來愈豐富多彩,人和人之間的交往變得愈來愈密切化、便捷化,光纖以及無線通訊技術的誕生與應用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狀態,全球正逐步形成一個以網絡為連接脈絡的“地球村”。不過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使得文化間所存在的區域差異特征變得愈來愈不明顯,對地域性文化以及民族性文化造成了嚴重影響。自1990年起,全球文化格局出現了明顯變化,不過整體來講,“全球化”以及“本土化”是當前兩大發展方向。人們面對瞬息萬變的發展環境慢慢地冷靜下來,開始不斷反思,如何才能夠在室內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同時彰顯現代國際化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在現代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依舊表現出強勁的活力,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傳統文化特色的國際化融合運用己成為設計的主流。
關鍵詞:室內設計;文化形態;國際化策略
一、室內設計當前境遇
(一)全球化下的“文化趨同”現象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持續推進以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現代設計呈現出愈來愈明顯的“文化趨同”特征,室內設計亦是如此,人們愈來愈強調在設計創作中融入濃郁且極具代表性的民族區域色彩。不過如何在設計創作中恰到好處地應用并彰顯地域特征,如何在設計凸顯本土風情、彰顯現念是當前每一個設計師亟待深入探討的問題。隨著各國聯系日益密切以及商品化特征愈漸明顯,標準、規范且統一的操作流程以及操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區域文化特征,使得傳統文化以及地域文化受到嚴重沖擊,同時使得傳統層面上的“地域”概念發生重大變化。當前的地球被愈來愈多的人稱作為“地球村”,催生并形成了新的運作模式,逐步朝著社會化、規范化、統一化等方向發展。各國人民經過歷代奮斗、汲取眾人智慧逐步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區域色彩濃郁、富含文化特征的室內設計文化以及建筑設計文化,但是受全球化沖擊的影響,差異顯著的地域文化其自身所具備的獨特特征逐步消退,開始朝著“趨同”中心靠攏,導致人們的文化認同感進一步降低,在全球化這股洪流的裹挾下不知所措,心中充滿了迷茫,無法獲取心理歸屬感。當前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高度發達,人們的思想觀念逐步趨向一致,并且開始傾向于采用單一化、模式化的標準審視或者評價事物。眾所周知,全球化現象是人類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全球化亦是如此,它在為各國創造更多發展契機的同時,亦帶來了一系列不良影響,其中就包括文化趨同。
(二)新形勢下的室內設計
著名研究學者吳良鏞先生曾明確表示,中國擁有廣泛的建筑設計市場,對于西方國家來講,我國就像是一個誘人的蛋糕亟待分羹,于是諸多國家將目光聚焦于中國,并開始進軍中國市場,其中就包括聲譽在外的大型國際建筑公司以及才華滿溢的設計師。在這種狼多肉少且人才濟濟的競爭局勢中,我國大部分設計師處于劣勢,只能負責其中的一小部分,無法獨立設計或者全程參與大型工程。在層出不窮的設計競賽中,我國設計工作者比其他國家的設計工作者更了解本土文化,理應在競賽中脫穎而出。如今,建筑行業的競爭歸根結底屬于“文化力”競爭即地域文化的競爭。近代以來,因為西方鋼筋水泥技術的出現,使建筑的可操作性更加便捷,建筑與室內設計的形態樣式更加豐富。在借鑒這一先進技術的時候,人們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即總是沿用西方之視角或者方法去分析地域化和本土化。他人的方法我們固然可以參考和使用,但是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切合自身實際情況,應通過其方法探究出一套適合本土的方法,唯有這樣,才能夠有效解決現有問題,并積極踐行出一條地域化與國際化的相合的特色之路來。我們欲依托于設計實例對現有局勢下地域文化在室內設計方面的應用展開深入而全面地分析,積極打造并彰顯地域文化和國際文化相融合的特色,基于理論層面就地域文化在室內設計行業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予以深入分析。
二、室內設計之文化淵源
(一)室內設計之根基
文化是彰顯建筑的內涵的重要標識,反過來,建筑亦是體現文化特征的重要載體。如果建筑室內設計之中未融合底蘊深厚的地域文化或者民族文化,那么就喪失了內涵感。文化的形成有賴于下述三個因素:一是獨特的地貌、地理環境;二是歷代相傳的風俗習慣、祖先遺訓等;三是約定俗成的民俗禮儀等。正是受以上三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地域文化表現出了其獨特的特征。其中自然環境主要指的是地貌、地質、氣候等;社會環境主要指的是于特定環境內而形成的政治體系、經濟模式等;人文環境指的是經過多年的洗禮而逐步形成的傳統習俗、風土人情等目前中國文化基本上有三種形態:以政治話語為基調的主導文化、以人文話語為基調的精英文化、以世俗話語為基調的大眾文化①。設計產業實際上是在為這三種類型的文化服務,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設計文化,這是室內設計基礎中的基礎。大眾文化又稱流行文化或民間文化,受眾面最廣,其形成與大眾消費有關,極易被左右;精英文化屬于薄弱的小眾文化,基本來源于文人傳統,同時也吸收外來文化精華;主導文化也稱國家文化,雖然名為主旋律,但是卻被大眾日益邊緣化。三種文化形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歷史文化傳統和外來文化的影響,不同文化形態對外來文化的態度和判斷是不同的。處在轉型期的不僅是中國,在這個風云變幻的時代,西方國家的文化形態也在發生變化,這個變化就是趨向文化多元和包容,室內設計正是文化多元和包容的顯現。如果說文化就是人性,那么人的本性是不分東方西方的,用我國傳統思維來看,西方文化里也有宗教倫理,東方文化中也有科學精神。文化多元和包容是設計創新的前提,但是多元有失去自我的危險。只有當三種文化形態達成基本一致的價值觀,并重新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形成有影響力的中國文化,這正是在多元和包容的狀態下更顯室內設計的特色。
(二)室內設計之新境
地域文化為人們開展設計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探索并創新設計即需要在彰顯現代建設理念的基礎上融入當地特色文化,凸顯人和自然環境之中所形成的和諧關系,促使現代設計充滿濃郁的民族氣息和地域特征。地域文化其實廣泛分布于特定區域內的人文環境之中,其涵義不僅和人們的審美情趣、宗教信仰等具有密切聯系,并且和當地風俗人情、政治體系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等相關要素之間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在探索室內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明確現代與傳統的切入點,換言之,需要在立足于當地文化的前提下,融入彰顯現代文明的時代信息,以此展開設計,而這即為地域文化應用于室內設計的切入點,在地域文化的源泉之中開展室內設計,為其提供源源不絕的生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創新并發展室內設計,繼而構建出地域文化濃郁的室內環境。人們素來主張設計多元化、差異化,避免設計雷同化,應充分彰顯地域文化特征,在使得地域文化盡早回歸的同時促進設計多樣化。不過需要注意一點,此處所講的回歸并非直接照搬,而是在批判的基礎上汲取精華并著力創新,以此在全面把握傳統文化之脈絡的基礎上,有選擇性地使用和創新;除此之外,還需要明確,回歸傳統文化并非意味著拒絕一切外來文化,而是秉承著“拿來主義”之理念對兩者進行有效融合。唯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文化回歸之目的,即彰顯并發揚地域文化。我國室內設計早期過度崇尚西方理念,比如1980-1990年左右的室內設計主要以歐陸建筑風格為主,直接照搬西方設計,忽略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底蘊深厚的優良傳統,導致文化之根岌岌可危。但是在國家生產力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持續提升的今天,愈來愈多的人們開始重視挖掘并積極發揮優良傳統文化,在迎合現代人審美需求的基礎上合理地融入傳統文化,現已成為了室內設計的必然發展之路,而這同時亦是我國室內設計做大、做強的唯一出路,其原因在于唯有地域的才是民族,而民族的同時也是世界的。室內設計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風格思潮主要得益于文化、自然等相關要素的共同作用,在對室內風格特征進行探索與發展的過程中亦往往受到大量社會因素的干預;作為時代變遷的一種標志性符號,室內設計風格其實體現了文化思潮和設計藝術的有效結合。這種風格思潮對現代社會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為人們探索與創新室內設計風格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
三、室內設計國際化策略
(一)全球地域化視野中的國際化內涵
頂級國際化不單單吸收了濃郁的地域文化,還極富地域經濟文化之色彩,主張在汲取他國優秀設計案例的前提下對全球化與地域化的有效結合展開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在當前發展形勢下,國際化需要積極擔負起宣揚地域文化的責任,而非一味地承受全球化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需要發展成有其自身特色的國際化。在全球化進程持續推進的今天,國際化需要在彰顯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礎上,呈現出其獨特的視野高層次優勢特征。具體來講,國際化不單單需要對外傳播本土特色文化還能立足本地域特色經濟環境,適應全球化發展所帶來的一系列挑戰與威脅,能夠充分彰顯自身特色優勢并以其為武器成為全球化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進行發展時,不要一味地拒絕和排斥外來文化,應采取有效措施將其本土化,促使地域特色文化逐步融于全球化之中。需要明確一點,不管是設計的文化性,還是設計的原創性,均需要合理設計。弘揚并發展傳統文化的前提是能夠科學客觀地理解室內設計。欲實現穩步健康發展即需要不斷增強科學自身意識,持續提高文化鑒賞水平,能夠對不同類別的建筑體形成有別于他人的見解,強調建筑設計的文化性、民族性。
(二)全球化中的國際化特征
1.國際化的地域性;在全球化趨勢進程中,國際化應以本土文化為源進行深入發展。在當前發展形勢下,高端的國際化唯有擁有了濃郁的本土文化特色才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中依舊保持本色,促進自身價值持續提高。唯有基于本土文化之上加強弘揚與發展,才能夠在全球化的洪流中不被裹挾,積極展現自身獨特優勢特征。深深地根植于本土文化之中,積極弘揚并彰顯本土文化特色是當前國際化取得進一步發展并逐步趨向成熟的重要先決條件。2.國際化的主動性:在全球化進程持續推進的今天,高端的國際化需要擺出勇于承擔責任、積極弘揚民族文化的姿態,切忌一味地承受來自他國文化的不良影響。我們應積極把握當前發展趨勢,在堅守并發展本土特色文化的前提下,有選擇性地接受和消納外來文化,通過外來文化促進本土文化發展,以此使得本土文化成為全球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面對各種沖突時,應強化對國際性的思考,在嚴格遵循“自下而上”之設計準則的基礎上,分別對“全球性”、“地方性”在各層面上的涵義予做出相應闡釋,以此探尋出能夠充分彰顯設計潛力的措施和方法。而這即需要運用當前應用比較廣泛的二元性方法,在對“地域主義”的發展歷程與終極目的進行揭示的過程中,結合設計案例對當前盛行的“批判姿態”地域主義準則進行有效驗證,對酒店本土風格的民族性、文化性和國際性的有效結合展開深層次剖析。3.國際化的創新性:現在,愈來愈多的設計人員已充分意識到在地域式風格設計中,變革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關于創新理念等相關問題,設計人員還未達成共識,繼而導致其部分作品在進行革新與突破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設計中,融入西方元素或者混合使用多種元素可謂創新之舉,在傳統元素之上增添新型元素亦能夠稱得上是創新之作,但是以上所實施的創新之舉均有其自身局限性。哲學向來主張“揚棄”之理念,而設計行業亦可借鑒此理念,在進行設計時,要善于吸取舊事物中的有用部分,去除一切無用因素,以此促進設計逐步提升、逐步發展。地域式風格的革新與普遍并不意味著完全摒棄傳統元素,也不是簡單地將其風格和其他風格相融合。設計人員應在完全吃透傳統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合理運用、合理搭配,致力于為觀眾提供一場絕妙的視覺盛宴。有時個別設計人員為了向人們展示其風格的迥異性,會運用諸多稀奇古怪或者比較另類的元素,比較重視新奇特征的凸顯。但是對于設計者來講,不管要按照哪一種風格進行設計,在革新與突破的過程中應遵守一定的規范,不可完全脫離于全局,不可毫無規章地隨意組合,否則會使得設計作品不倫不類,無法帶給觀眾良好的視覺享受。若沒有針對性地全盤接受傳統文化,那么無論是何種事物都不會取得進一步發展,而是停滯不前,對此,應在汲取傳統文化之精華的基礎上進行弘揚與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為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支持,促進設計持續穩步發展。地域式風格設計不單單向人們展示了一種本土特色濃郁的生活模式,還向人們傳達了其生活理念,由此可知,革新與突破是酒店設計實現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先決條件。
結語
室內設計是一項涉及要素眾多、風格多樣的復雜性工程藝術,不單單匯集了地域、人文等相關要素,還和環境、經濟、政治以及歷史等相關要素之間具有密切聯系,其根本目的在于構建一種彰顯時展特征的地域文化精神。地域文化在特定情況下能夠發展成國際文化,而國際文化亦能夠在特定環境下被其他文化所融合、消納,繼而形成一種全新的地域文化。設計藝術從根本來講是功能和形式的有效融合,通俗來講,是在滿足特定實用功能的基礎上彰顯特色、提升審美水平。所以在進行室內設計時,不單單要重視功能的滿足、審美需求的滿足,還需要強調地域文化特征的凸顯,以此形成地域文化濃郁、民俗風格突出的設計。室內設計并不固定規則或者固定模式可循,其設計風格多樣化,不過在進行設計時,應積極對外呈現其本土特色,換言之,其設計風格國際化需要和本土環境相適應,凸顯濃郁的地域色彩,從特定層面來講,此乃室內設計文化地域性的重新塑造,也是國際化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邱海東.室內設計地域化芻議[J].藝術百家,2011,(S2):96-99.
[2]邱海東.室內空間陳設設計地域性文化元素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2,(Z1):97-99.
[3]邱海東,王裕軍.論場所精神下的室內設計[J].設計,2014,(09):67-68.
[4]邱海東.室內陳設藝術的本源探究[J].設計藝術研究,2013,(02):1-4+18.
[5]邱海東,王莉.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特色酒店空間設計研究[J].藝術與設計,2012,(12):86-88.
[6]邱海東,王裕軍.全球地域化視野中海南酒店設計國際化發展策略研究[J].設計,2013,(23):144-145.
[7]費孝通:論人類學與文化自覺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129.
作者:邱海東 單位:海南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