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科技競賽引領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藝術專業是以培養技能為主要目標的一類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通過對學生進行科技競賽訓練,能夠促進其在就業過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識?,F如今,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高職藝術專業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占有越來越重要地位,但目前我國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這是亟需完善和改進的。文章首先介紹了科技競賽對高職藝術專業建設的重要性,接著提出了以科技競賽為切入點、引領高職藝術專業建設的具體策略,以期為相關的高職藝術專業教育提供一定借鑒。
我國職業教育正處于全面發展階段。為了加強校企聯系,教育部門提出了對高職院校舉辦科技競賽的要求。通過科技競賽,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日常學習水平和專業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工作經驗,為學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礎。同時,高職院校與企業關系的建立是進一步提升高職教育教學能力的主要動力,也是提升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術能力和教育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在現代經濟發展當中具有重要的價值,每年為國家和社會輸送了大量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通過實踐教學的創新,可以培養社會需要的高新技術型人才。但是從目前獲得的調查研究顯示,很多學校缺乏科技創新的氛圍,學生關注理論缺乏實踐,這影響了學生創新水平的提升[1]。通過科技競賽,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社會實踐能力,檢驗學校的教學水平,同時通過科技競賽的方式,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課程的理解,推進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實踐創新。
1科技競賽引領藝術設計專業創新實踐的存在問題
1.1校企合作機制不完善
從目前很多學校的實踐情況來看,學校的領導層面、學生層面和教師層面對于校企合作與科技競賽的聯合沒有進行充分的實踐性設計,也沒有從新思想意識上進行扭轉,對于科技競賽的引領作用不強,在實踐教學創新基地建設的過程當中,片面地強調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過于注重理論而沒有進行到實踐操作層面。在以科技競賽為引領創辦的校園文化活動中,也沒有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2]。學校通過企業反饋與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結合市場導向,注重學生實踐技能,更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是一種“雙贏”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學校與企業信息、資源共享,學校利用企業提供設備,企業也不必為培養人才擔心場地問題,實現了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讓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實現優勢互補,節約了教育與企業的成本。這種競賽工作和校企合作的方法,實際上并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也不利于學校的綜合發展。這些活動片面追求競賽或過于強調競賽教育,沒有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提升,因此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差。
1.2課程合作程序不規范
當前,一些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創新存在片面化、表面化、封閉化的問題。例如學校的競賽過于剛性,缺乏柔性化、人性化的設計,很多學生想要參加,但是卻缺乏有效的參加途徑,還有一些學校舉辦的科技競賽程序不夠規范,過于隨意,受到人為干預的影響較大,前期和后期的章程頻繁地更改,使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還有一些學校舉辦的科技競賽活動,商業化意味過重,學生在參加科技競賽的過程當中,要負責對接很多商業活動,完成很多商業任務。學生在參加科技競賽的過程當中,并不能夠充分鍛煉自身的創新實踐能力,更多的是為企業做宣傳,這種不利于學校長遠發展的方法也影響了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進一步影響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學生未來實踐水平的鍛煉[3]。
1.3缺乏有效的后備保障
當前,很多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性教學并沒有良好的后勤保障,一些學校缺乏有效的經費支持,在組織人力方面配合程度不足。大多數這樣的問題是由于缺乏制度性保障而造成的。學校目前舉辦的科技競賽并沒有納入到規范化、合理化、制度化的范疇。除此之外,一些學校在舉辦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創新的科技競賽方面,并沒有充足的硬件設備進行保障。藝術設計專業對于硬件的要求非常高。例如,與家居一體化設計相關的工作是與建設設計一體化相關的模型軟件,一般都需要學校來提供,學生自己是無法負擔的。
1.4以賽促教的人才培養模式落實不到位
科技競賽將現代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而通過對我國多數高職院校所構建的以賽促教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后發現,在細節處理上還存在諸多不足。一方面,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在組織科技競賽的過程中,欠缺對行業發展及學生需求等因素的考慮,導致競賽本身無法保障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另一方面,競賽流程同樣有待優化。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組織競賽一般是由專業教師和學生會共同組織開展的,在專業性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可能會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造成一定影響。
2科技競賽引領藝術設計專業創新實踐的意義
2.1科技競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職院??萍几傎愂怯山逃刻岢龅模摵嫌嘘P企業、學校與國務院有關部門開展的一項競賽活動。開展競賽活動不僅可以展示職業教育改革的成果,還可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積極營造寬松的教育教學氛圍??萍几傎愐矊②A得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關注,加強高職院校與企業的產教融合,為我國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幫助??萍几傎惖拈_展與各企業的實際工作情況非常接近。參賽者不僅可以體驗工作環境,還可以操作工作內容,服從企業的管理,幫助學生提前接觸到實際的工作模式,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水平[4]。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員工對自己崗位的工作態度和團隊之間的合作意識是企業發展的保證。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科技意識,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將學生的專業素質與專業技能有效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2科技競賽促進了教學觀念的轉變
到目前為止,一些高職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緩慢,學生難以滿足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為科技競賽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技術技能,符合企業的就業標準。學校要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加強學生專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2.3科技競賽有利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舉辦科技競賽,不僅可以檢驗學校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師的實際教育水平和能力。從我國各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實踐能力低下是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主要障礙。同時,其也是當前教育教學中亟待突破的瓶頸。高職院??萍几傎惓浞譃榻處熍囵B學生實踐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徑。定期組織師生和企業參與實際的專業培訓和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和能力,積累實踐經驗,全面提高整個教學團隊的綜合素質。
2.4推進課程體系和內容改革
科技競賽的競賽內容設計來源于企業的實際工作,是行業和崗位工作人員必須掌握的一項專業技能。國賽比賽項目往往代表此比賽項目所代表行業的新工藝、新技術及發展新趨勢。高職院校根據人才培養規律、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等方面的特點,通過對每年的國賽賽項進行分析,將國賽成果移植到日常教學過程中,按照各行業職業崗位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結合科技競賽的要求,構建高校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不斷對原有課程和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調整、細化、更新和重組,并選拔選手參加省賽、國賽,形成職業教育發展的循環課程體系,促進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和教學改革工作。
2.5促進教師水平的提高
由于科技競賽項目是行業或崗位需求的綜合體現,科技競賽需要教師的指導,學生的水平可以得到提高。教師既要了解和學習本專業的新技術、新要求、新趨勢,又要了解企業對人才能力的要求,更要做參與學生的良好心理導師,因此,職業科技競賽能從深層次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萍几傎惖闹笇Ы處煵粌H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還要有優秀的技術應用能力。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和建設。高職院校專職教師應定期到相關企業進行臨時培訓,學習生產服務一線的最新技術方法,提高專業能力。
3科技競賽引領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創新對策
3.1健全校企合作機制
高校在學生培養和科技競賽舉辦的過程當中,要按照五步循環,螺旋上升的相關原則進行科技競賽活動,將科技競賽嵌入到企業的校企合作過程當中,通過這種工學結合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校教學改革的作用。例如,某高職院校在科技競賽舉辦的過程當中,就按照參觀見習、認識實習、專業實訓、頂崗實習這樣的方法對學生的競賽結果進行考察。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既夯實了公共基礎課學習的水平,也提高了專業基礎課、技能課和素質拓展課的成績。這樣教學實踐兩條線索交織的方法,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發展能力,真正按照現代化企業的用人標準來培養人才[5]。
3.2規范科技競賽流程管理
以教學環境作為技能培養的有效載體,通過科技競賽作為創新環境的引領,可以優化學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崗位設置,始終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作為培養人才的標準,強化學生的崗位技能培養,這是體系培養與職業技能培養。按照崗位技能的五項要求,對學校目前的課程體系進行重新設計,同時把企業的用人標準引入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指標設計當中。一方面,藝術設計專業圍繞著設計、科技競賽、繪圖競賽、工程測量、工程預算等開展同步的評比,通過這樣多專業同時比拼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圍繞著科技競賽,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建工設計院就要求學生進入工作室進行教學,做一體化的訓練,通過參與科技性競賽,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學生不但能夠在科技競賽的過程當中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也可以幫助學生適應未來的職業發展環境。另一方面,學校在進行競賽活動時,應設置良好的獎勵機制和反饋機制,獎品獎項的設立更容易吸引更多的學生關注,形成學校氛圍內的一種競賽文化。通過這種優秀選手的招募,更多地讓學生對比賽熟知,同時學校還要由專業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參加更高層次的科技競賽,保障競賽的科學性,同時也能夠使這種競賽在學校當中長期有效,持續性地輸出高質量的內容。學校要充分利用宣傳欄、廣播站、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以及校內網等方法宣傳相應的科技競賽報道,讓學生能夠更多地了解當前科技競賽的內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未來舉辦科技競賽時要形成全新的學習效果評價體系,注重科技競賽在人才培養方面與傳統教學存在差異的部分。通過這樣的手段,提高學生對于崗位技能的理解,加強學校和社會之間的對接,建立符合企業用人標準的人才培養體系[6]。以科技競賽為引領,創造企業的創新時間環境,還有助于企業按照目前學校人才培養的需求,建設對應的人才接收機制,學??梢约訌娕c企業之間的合作,設置相應的競賽項目與內容,通過校企聯合的方式培養和選拔競賽的選手,營造有利的校園競賽氛圍,形成全新的學習效果評價體系,教師和學生通能夠在這個過程當中了解到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從而拓展學生培養的方式,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深化校企合作的內容,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和職業意識。
3.3加強科技競賽保障支持
第一,學校要構建完善的制度,保障性措施,將科技競賽推入到規范化、合理化、制度化的發展階段。例如,某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在進行科技競賽的制度構建時,可以通過申報、組織指導、參賽獎勵保障,以及外部宣傳這樣的路徑,確立完善的競賽管理辦法及相應的獎勵辦法,運用文件式的管理方法進行有效地管理和應用。通過這樣的方式,學校師生能踴躍地參與到這樣的科技競賽當中,學校依據競賽類型、賽事級別和獲獎等級對學生進行獎勵,對于獲獎學生的輔導教師也給予了多樣化的激勵措施,多方面共同入手,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第二,學校要構建完善的組織保障措施,從整體層面對競賽開展有效的指導,加強比賽的統籌和具體協調工作,完善規則的制定和賽前的訓練與指導,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給予專業技能指導,然后選派負責任的教師對學生進行引領;第三,學校要進行充分的經費保障,選擇高質量的企業開展持續性的活動。并設立專項資金,方便學校師生與企業負責人之間進行交流。
3.4以賽促教的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目標是培養服務型人才,確立就業為教育教學的主導方向。因此,高職院校應面向生產、服務,以及管理等需要進行人才的培養。在設計教學計劃時,應注重賽教結合、以賽促教的培養模式。競賽教結合就是通過競賽的方式帶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加強競爭與教學一體化的建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效率。以賽促教就是以科技競賽為手段,促進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創新。同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有效結合,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職業技能能力的教學目標。高職院校舉辦的科技競賽為學生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華的平臺,使參賽學生的技能水平和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競爭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很容易受到企業的關注,成為企業招聘人才的首選目標。高職院校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擴大宣傳范圍。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率,另一方面可以邀請更多的用人企業參加高校競爭,這將幫助企業找到更多可用的人才,有效地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4結論
綜上所述,科技競賽指導高職學生學習的發展方向,活躍學校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專業能力和專業技能。此外,當學生參加比賽時,他們也可以互相交流和學習,這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學團隊的整體教育水平和能力??萍几傎愂且I校企合作、完善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創新的必然路徑。未來學校在發展過程當中,要進一步加強學校師生社會服務的能力,并通過引領企業入駐的方法,與企業的用人機制進行有效的對接,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深化校企合作的內容,增強學生自身的職業技能意識,以科技競賽引領學校的職業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楊慧芳.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西部皮革,2021,43(08):136-137.
[2]莊偉.基于工匠精神的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工業設計,2021(04):40-41.
[3]吳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教學模式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07):140-141.
[4]張智勇.工作室化模式下高職舞臺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教學管理探究[J].黑龍江科學,2021,12(05):152-153.
[5]鄭婷.云聚-室內藝術設計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2):140-142.
[6]董效康.項目教學模式下高職包裝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21(04):96-98.
作者:王涵 單位:黑龍江東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