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發展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國際金融產業一體化的巨大沖擊下,我國商業銀行需要打破原有的束縛進行發展與創新,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隨著社會發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金融業有著長足的發展,但受一定因素的制約,無論是空間體制、法律法規上,還是銀行本身的技術與理念上,都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我國商業銀行在發展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問題就是在產品開發中創新能力不足,沒有根據自身的發展對市場狀況進行合理分析,并開發出大批有創新思想的產品。缺乏創新的產品,導致商業銀行的效益低下,市場前景不明朗,金融產業開發風險大等問題,直接影響到我國金融業在世界中的地位。本文以金融創新理念為基礎,針對社會的發展與客戶的需求,運用科技手段,為我國商業銀行的創新提出了一些建議,整合銀行創新與客戶需求,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以期幫助商業銀行創新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金融產業;產品創新
我國加入世貿,標志著所有產業鏈都進入國際競爭的大環境,金融業也不例外。金融業國際一體化代表著,在我國外資銀行會享受與我國商業銀行同等待遇,也代表著我國銀行將迎來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雖然我國的銀行業在不斷進步,但受資本市場與利率的困擾,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銀行依舊較為落后。為了加快發展速度,需要我國商業銀行實現創新,提升競爭力。
1研究背景與意義
目前,我國的銀行業正經歷著巨大的挑戰與動蕩。國內股市、債券市場與資本市場的發展對商業銀行的發展沖擊很大,眾多城市房地產的低迷、新冠疫情的持續帶來的全球經濟下滑,都使我國商業銀行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促進一些非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崛起,拓展了融資渠道,對商業銀行傳統形式的存、貸款產生重要的影響。從國際形勢看,外資銀行大批涌入中國市場,使商業銀行的競爭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與我國商業銀行相比,外資銀行不但享受著與我國銀行同等的優惠與政策,而且其內部管理技術、經營理念與服務手段優于我國商業銀行很多,面對這種狀況,我國商業銀行要想得到長遠發展,就必須進行改革與創新,以客戶的需求為發展基礎,利用現代化電子技術,在完善服務理念的基礎上,完成產品的多維創新發展[1]。隨著金融機制改革的深入,消費者對金融產品的需求也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人們的消費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就需要商業銀行具有快速的市場應變與產品創新能力。除了服務能力,商業銀行還要利用現代化的技術與理念,不斷進行創新產品的開發與有效使用,利用多元化的創新來滿足不同目標用戶的需求,保持商業銀行的競爭力與利潤效益。創新產品在有利于商業銀行發展的過程中,也是一把檢驗銀行管理體制的“雙刃劍”,由于我國一些商業銀行在發展中不重視各種因素的整合,急于求成,生搬硬套其他銀行或西方發達國家的創新產品,導致營銷與使用中的重大失誤,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2]。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我國商業銀行的創新理念,提升金融業的創新能力,增強我國商業銀行的國際競爭力,成為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對于金融業的發展來說尤為迫切,是我國商業銀行在國際金融業的立足之本。
2我國商業銀行產品創新的制約因素
2.1法律法規不健全
任何一種產業都需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在保護產業利益不受侵害的同時,可對其進行合理制約,法律法規的發展是持續的,需要進行不斷的修訂與完善,以此來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3]。由于社會發展迅速,相應的法律法規都存在滯后現象,只能隨著產業發展出現了問題,總結之后再進行相應調整。對于商業銀行方面的法律法規,也存在相同現象,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金融管理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相應的法律法規卻未及時更新,遠遠落后于金融管理的發展步伐。在我國金融管理上,較為明顯的法律法規缺失體現在銀行信用記錄上,由于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對不良記錄的處理一直沒有相應的政策。金融管理發展越迅猛,越需要法律法規的支持,相應法律法規的滯后,嚴重影響金融創新的步伐,對商業銀行產品創新形成嚴重的制約。由于沒有相關法律,商業銀行與客戶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導致銀行在產品創新方面發展緩慢,極不利于商業銀行的持續發展。
2.2產品創新人才短缺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各產業鏈都需要大批專業人才,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擁有較強專業技能的人才,成了產業鏈快速進步的基礎。商業銀行的創新與發展也不例外,在產品開發方面,從理念提出到客戶使用,都需要大量的各方面人才,但就當前現狀來看,創新人才的缺乏與不合理利用成為制約商業銀行產品創新的重要原因。與其他產業鏈不同,商業銀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就創新產品來說,對人才的要求非常高,除了精通銀行內部管理與業務,還需要深入了解國際金融動向與一些相關行業,充分考慮市場需求,才能達到金融產品的有效投放。
2.3產品整合力度有待加強
就當前商業銀行推行的創新產品來看,多數以推出新品為目的,忽略了銀行服務的重點是滿足客戶需求。使銀行的產品創新與客戶需求成為兩個獨立的存在。對于商業銀行產品的客戶,既可以是產品的使用者,又可以是商品的提出者,但實際創新中,銀行產品創新者忽略了這一重要因素,在產品創新中以領導意愿為開發的主要依據,為了簡單地充實產品市場進行創新設計,導致產品的創新力度不夠,不能滿足客戶需求[4]。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處于發展階段,很多經濟體制還不完善,需要在不斷地在探索中謀求發展,因此金融服務的意識還有待加強。受計劃經濟思想的影響,金融產品還處于“賣什么,就只能買什么”的階段。受國際金融管理的沖擊,我國商業銀行被動地經歷市場競爭,需要以客戶需求為產品創新與開發的方向,保證產品供給。商業銀行的產品雖然打出了“創新”的旗號,但對金融市場的潛在市場與客戶需求了解根本不到位,在產品創新的過程中,要么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要么屬于同類產品的重復投放,導致產品創新力度不足、整合力欠缺等現象。
2.4電子技術環境對銀行產品創新的約束
隨著國際互聯網的普遍使用,電子通信技術逐漸走入各產業鏈,商業銀行也將其應用到各項工作中,發展至今,電子信息技術已成為商業銀行的主要運營模式。隨著使用范圍的擴大,商業銀行的發展與產品的創新,越來越需要從電子技術的角度出發,進行合理應用。我國商業銀行在產品創新方面,對于電子技術的應用不夠全面與具體,主要是依靠電子技術的進步,進行產品的調整,缺乏精細度。由于我國電子信息技術起步較晚,處于較低的水平,很難超越西方發達國家,因此僅憑電子信息技術帶動的商業銀行產品創新,根本無法與外資銀行搶占市場;而且我國還缺乏相應的新產品開發與電子技術方面的制度,使商業銀行在使用電子技術方面缺乏根據性,依賴電子信息技術的產品創新受到制約。
3我國商業銀行產品創新的對策
3.1完善金融法律法規,使之與產品創新相適應
在我國經濟的全面轉型階段,就需要相應的金融產品問世來滿足市場需求,但由于商業銀行的金融法制法規還停留在發展初期,利用傳統的嚴抓嚴控、過于古板嚴格的監管,很難適應商業銀行的發展[5]。新的金融法律法規需要以銀行的實際發展為基礎,對金融產品的創新提出相應要求。對國家來說,金融機構是保證資金流通的重要產業,其法律法規的滯后會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適宜的法律法規,要以經濟發展與銀行創新為基礎,為金融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助力。嚴重不合時宜的法律法規,會使銀行失去創新方向,阻礙商業銀行發展的同時,還將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為解決這一現狀,需要我國針對商業銀行的創新需求,及時調整相應的法律法規,避免嚴重滯后的現象出現。
3.2加大創新人才培養力度,健全創新激勵機制
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與進步都離不開人才,尤其是商業銀行的產品創新方面。在我國,就當前商業銀行市場創新產品來看,產品種類單一、重復,缺乏高附加值的技術元素,導致新產品的發行不受關注,缺乏市場競爭力,究其原因是創新人才資源的短缺,以及開發團隊缺乏對高科技電子技術的掌握,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缺乏具有豐富經驗的策劃師。在商業銀行產品創新的專業團隊中,每位創新人才都需要具備高水平的理論知識能力與豐富的金融市場分析經驗,因此需要長期的專業培養,但由于商業銀行在創新產品研發中缺乏相應的人才獎勵機制,對于研發的產品秉承著共享性與無償性,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創新人才的利益,造成創新人才的工作積極性不高或人員流失。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發生,銀行對創新團隊或個人,在創新產品方面有突出貢獻時,給予高度重視,并進行獎勵。比如:對自身研發的優秀創新產品進行產權保護,其他同行業在需要引進并進行投產時,需要對研發項目進行購買,根據資金回收的狀況,對創新團隊與個人進行相應的資金獎勵,最大限度調動創新人才的積極性。適宜的獎勵在激勵創新的同時,提高了人才忠誠度,降低了流動性,使高素質人才團隊得到良好、持續的發展與壯大。優秀產品的不斷投入使用,為商業銀行提供了持續發展的基礎。
3.3優化產品創新流程,提升產品研發效率
金融產品的創新,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考量,因此環節較多,制約因素來自多方面,任一角度的影響,都可能導致產品創新受阻,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創新失敗。為了改變這種制約現狀,就需要優化產品創新流程,提高各環節的溝通效率,以便于高效地進行產品創新,改善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完美的創新工作歷程,有利于產品創新策劃人員掌握產品創新要點,利用先進的營銷理念,將滿足需求的金融產品推向客戶。首先,在進行可行性討論分析階段,商業銀行利用產品設計模擬平臺,利用直觀明了的方式,通過各階層人員的直接參與,進行溝通與交流,并就討論期間提出的問題及時改進,在降低研發成本的同時,提高了產品的創新力與可行性。其次,實施項目經理制,產品自方案提出開始到投放市場,都需要項目經理進行跟蹤與監管。在項目提出的初期,就成立項目小組,并委派經理關注全程的工作進展,以便及時商討與確定設計方案,在符合創新標準的狀況下,與原策劃目標不至于偏離太多。在項目進行中,會出現各種問題,在解決問題時,就需要一個帶頭人去進行組織與協調,并制定最終的解決方案,使創新產品的研發順利進行,并行之有效地投入市場營銷中去。
3.4在業務領域創新中,大力發展電子渠道類業務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完善與進步,其在商業銀行中的使用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也為產品創新提供了助力[6]。電子技術作為一種科學技術,是現代商業銀行創新產品開發的主要領域,在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其最終目的都是為銀行創造可觀的經濟價值,增強銀行競爭力。多年的實際應用證明,電子技術的引進,大大降低了銀行的經營管理支出,經營領域得到有效拓展,提升了銀行的經濟利潤。因此在現代化的信息領域,加大發展電子渠道類業務,使電子技術與銀行的創新產品有效結合,順應了金融產業發展,滿足了客戶需求。電子技術的引進提高了銀行業務的效率,方便了客戶的使用,在實際應用中,由于電子技術的介入,在方便銀行與客戶的同時,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4結語
我國的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已經開始有意識、有目的的創新,為金融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在創新領域,一些銀行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業績,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前景,銀行要注重新產品的創新與研發,并進行商業領域的擴展,提升產品創新的深度與廣度,推進多種創新產品投入使用。為使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在全面或某個領域內趕上甚至超越發達國家,就需要在原有創新的基礎上,加快創新步伐與整體能力。本文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創新產品的現狀,找出急需解決的問題,并提出了關于創新方面的解決建議,以期助力于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但由于筆者的研究時間精力有限,在問題與對策分析上存在片面性,沒有對每家銀行存在的問題進行細化。隨著業務的進展,希望通過豐富自己的閱歷與工作經驗,在以后的研究與探討中,能有更大的提升與進步。
作者:鄒夢佳 單位:青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