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奧爾夫教學法在鋼琴課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鋼琴課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技巧課,它要求學生可以獨自完成兒歌的自彈自唱,還要具備過硬的知識儲備,為未來的幼兒教學工作打下扎實基礎。但目前的教學模式不能夠滿足現階段的教學需求,這就需要借助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來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培養出幼兒園所需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學前教育;鋼琴課
一、中職學前教學專業鋼琴課教學現狀
(一)授課方式單一
目前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課開設的實際情況,仍然采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為中心,教師在課堂中的示范更多,學生按部就班的模仿,這種情況下,學生是較為被動的去接受所學的知識和鋼琴技巧,這種傳統的授課方式,讓師生之間缺少互動交流的機會,因此鋼琴課堂也缺乏了它的趣味性和實效性,當學習中遇到困難,有時也會讓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影響到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
(二)教學內容不完善
中職的授課教材選用上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是缺乏本土性的,由于受到教學內容的限制,學生接觸的學習內容不夠豐富,學生熟悉的樂曲風格較少,有些學習內容與幼兒園的實際教學結合不夠緊密,直接影響了今后工作的實際需要,造成學生不能夠順利的組織幼兒音樂活動。
(三)忽視音樂素養的培養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的開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綜合音樂素養的培養,教學目標仍然將彈奏技巧作為重點,只要能掌握了正確的指法并能熟練的彈奏曲目即可,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及音樂文化的學習涉獵較少,進而導致學生的音樂表現力缺乏,因此中職院校應同時注重學生綜合藝術素質的發展,為將來的工作單位崗位需求打下堅實基礎。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職學前教育鋼琴課中的運用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生動活潑的授課方式,極富靈活性。綜合性、參與性、即興性、本土性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具有的特點,運用到中職學前教育鋼琴課中,可以滿足其教學改革的需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成為主角,獲得更多的音樂感受。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提倡用自然的方法去感知音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語言、動作、表演、舞蹈等方式來體驗音樂,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借鑒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精華,來解決現階段教育中存在的難題。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綜合性特點在鋼琴課中的運用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綜合性特點是指朗誦、歌唱、合奏、即興創作、律動等元素有機的集合在一起,進而引導學生去體驗、感知、發現、探索、創造的綜合活動,它是奧爾夫音樂教育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則,是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能夠借助各種音樂媒體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音樂訓練。以《北風吹》這首鋼琴曲為例,在教學設計中可以融入多種藝術形式,如利用多媒體觀看芭蕾舞劇《白毛女》,同時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準備的資料,讓學生更全面的感受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更為直接的把握樂曲風格,接著分析全曲,進行師生互動,教師講解長琶音的彈奏方法,彈奏的同時讓學生感受意猶未盡的意境。對樂曲整個有了把握之后,就要進行實踐展示,對學生進行分組,一組唱曲譜,一組用奧爾夫樂器進行伴奏,一組同學作畫,運用綜合多種的藝術形式,來感知樂曲情緒。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參與性特點在鋼琴課中的運用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參與性特點是指學生通過自身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官,去發動自己具有的能力,要求親自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學生依然是活動主體,整個過程沒有被動的模仿,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以《洋娃娃的夢》這首鋼琴曲為例,引導學生自己體驗音樂情緒,讓學生直接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主要在于啟發學生自身的音樂感受,并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的能力。教師播放《洋娃娃的夢》,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情緒變化,之后學生跟著音樂哼唱旋律,將學生進行分組,一組跺腳、一組擊掌、一組拍腿,通過聲勢教學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體會樂曲的節奏特點。之后教師講解彈奏方法,再讓學生親自進行彈奏體驗。感受樂曲戲劇性的變化,在彈奏時也要注意和弦音的變化。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大大加深學生對樂曲的印象,不僅提升了彈奏能力,還促進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即興性特點在鋼琴課中的運用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即興性特點是指每個人根據自身住所具有的不同本性,通過心靈本能反應去主動創造,是內心最真實的表達,教學模式是自由開放的,這也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原本性音樂”的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會主動設計自己的音樂和動作,激發自身的即興發揮潛能。以《鈴兒響叮當》這首鋼琴曲為例,教師要啟發學生的創作能力,充分挖掘、調動學生自身本能的音樂感知,以一種游戲的方式加上舞蹈、視唱等形式設計伴奏織體。在教學活動中將學生分組,一組彈琴、一組唱詞、一組用樂器伴奏,通過師生合作、進行歌曲伴奏的即興編創,既能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能有效的培養鋼琴即興伴奏能力。
(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本土性特點在鋼琴課中的運用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本土性特點是指將音樂理念根植到本國的文化中,為音樂表現提供一個自身發展的空間,從本土出發,在具體內容上不斷創新。以《春曉》這首鋼琴曲為例,將中國古詩詞編創的兒歌與奧爾夫音樂教育有機融合,充分展現了中國本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教師通過創設情景和意境引入課題,先讓學生根據節奏對詩歌進行朗誦,之后將學生分組,運用奧爾夫樂器編排一個配樂的朗誦,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意境進行討論和評價,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去表現創作,可以通過演奏、繪畫、舞蹈等形式去編創,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即興創作能力。
[參考文獻]
[1]修林海.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述評[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97,04:3-10.
作者:樊子菡 單位:駐馬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