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際航運經濟政策優化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商品供應渠道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新月異的商品供應促進了運輸方式的創新,科學技術為運輸方式的展現提供了有利條件,從古代的車馬到現在的航運、空運,每種運輸方式都可以作為衡量科技水平的標準。地球上超過2/3的地表形態都是海洋和河道,因此,船逐漸成為貨物運輸的主要工具,而通過航道運輸所帶動的航運經濟更是成為國家資金流動的重要收入來源。特此,為了更好的應用航道帶來的巨額資金流,針對如何優化我國國際航運經濟政策,展開了如下探析。
關鍵詞:國際航運;航運政策
引言
如今科技的快速發展拉動了國家間的距離,使全球經濟逐漸趨于一體化,國際間關系的建立依賴于政策的維持,國際間資金貨物往來也離不開航運經濟政策的支持,為了保持我國國際間航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持未來長久合作和國際間的友好關系,需要不斷優化我國國際航運經濟政策,秉持以人為本,互利共贏的原則,合理運用各國資源,讓科技服務于航運經濟的發展,拉動全球經濟快速發展。
1目前我國航運經濟現狀
在全球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發展的大局勢下,我國的地位在國際間逐漸提升,國民生產力也在逐年提升,經濟發展也在崛起,但在航道運輸方面的經濟發展仍舊處于短板狀態,因為航道運輸觀念尚不完善,人民普遍對于新鮮事物的發展接受程度較低,因此航道運輸發展的起步較低,沒有及時看到航道所帶來的便利,航道利用率較低,沒有完整的航道運輸體系來支撐航運經濟的發展,導致我國航道經濟的發展一直處于劣勢地位。對于航道所帶來的機會和利益,只有部分大中型企業看到了商機,并且具有開發和利用航道的能力來發展航道經濟,但這只是局限于部分資金較為雄厚,有遠見卓識的大企業,小企業對于航道經濟只能是望而卻步。設備的匱乏、人才的缺失和航道經濟發展政策的不完善都是阻礙我國航運經濟發展的因素。國家對于航道的開拓缺乏重視,因此在航運經濟發展方面缺乏建設和發展戰略。我國東臨太平洋,與黃海、東海、渤海直接接壤,是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因此,無論是地理位置或者是人力的應用,我國都占有十分的優勢,航道運輸經濟的發展指日可待。隨著如今經濟形勢的變化,物流行業的迅猛崛起和快速發展,國家在未來經濟發展中,需要將重心轉移到航道經濟上,充分利用我國資源優勢,帶動航道經濟的發展[1]。
2我國航運政策要從哪些方面進行優化
2.1港口的布局及管理
經濟的快速發展依賴于各方面的優越條件,航運經濟的發展也是如此,國家關于航運政策改革要在港口的布局和管理方面進行優化。便利的交通是帶動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只有將港口設在交通要道,才會吸引更多的人流,人口流動帶動經濟的發展,如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優越的地理優勢帶動了上海、珠江和廣州等地區的發展,港口的設置也要符合沿海城市的發展規律,要嚴格控制港口環境,提升港口所在城市人民的環保意識和人文素養,作為港口,它不僅僅是本國商品進出口的起點,更代表著國家的形象和產品的質量。航道經濟的發展有賴于航道運輸的帶動,因此港口的設置至關重要,在東部沿海地區要呈現出大致平均分配的原則,帶動國家從北到南整個經濟的全面發展。同時對于國家內部的航道的建設,也要注重均衡發展,尤其是要帶動西部內陸地區的航道經濟,開拓西部經濟文化和地域特色產品,使獨具特色的產品通過航道運輸走向國際,同時又拉動了航運經濟的增長,國家內部航道與外部航道互相輝映,形成一個全面的航道經濟發展網,促進國家經濟的全面發展,拉動偏遠地區的經濟建設[2]。
2.2航運工程技術
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航運經濟的發展速度,國家要加大航道工程建設。首先,需要培養航道建設人才,國家要加大對航道工程建設的研究,培養創新型人才,結合時展特色,將航道運輸通道與每個城市經濟發展現狀進行有機結合,而不是見到河流就直接開采進行盲目建設,工程技術的提升需要借鑒古往今來航道建設的例子來獲得靈感。國家要大力支持航道經濟發展,就要通過具體實踐行動來落實這項鼓勵政策,如在高校開設航道工程專業,組織航道工程設計的比賽,鼓勵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踴躍參加該活動,并設置相應獎項提升學生積極性,對當前航道工程建設提出建議和意見,不斷開拓自己的思維,將學到的航道工程理念應用到實踐中。其次,國家要加大航道工程建設的投資力度,對科研人員的研究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科研人員的研究,提供先進的設備和工具,同時,國家也要落實相關政策,促進人們對航道經濟的客觀認識,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航運經濟的發展才會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3]。
2.3航道建設工程的監管
無論是多大規模的建設體質,都需要有來自構建團體內部、社會和國家的監督,廉潔公正的監督體系促進航道建設工程的推進。在航道建設前期,監督人員要對航道建設選址的公正性和可行性進行監督,核實工程推進計劃的數據來源和核算,要結合該水源城市發展的特點,明確人民切實所需,結合當時時展特色和人民能力,確定航道建設的規模和方向。其次是在航道建設工程推進過程中,監管者要確定國家贊助的巨額資金是否真正落實到航道運輸的建設中,在層層遞進的人員關系中,資金的管理十分重要,要對資金流向有清晰的認識和監管,貫徹落實的反腐倡廉思想,打擊一切貪污腐化行為,做到資金透明。另外在建設過程中,要對資金分布做好列示,明確哪方面所需資金比重較大,將資金布局做好合理規劃,建設中要對工程推進所選材料和所構建的結構安全進行監督,保證航道建設工程的實用性和安全性,以便保證后期的使用,要及時排除工程建設中的各種安全隱患問題,保障建設人員的生命安全,規避建設過程中的風險,包括對不可控因素的預測與防范。在航道建設完成之后,監管者也要在工程交付時進行各方面的排查,如航道建成之后,需要多久才可以投入使用,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及未來使用中對航道進行的維護和修理工作。監管體制的設立需要有堅定的理論體系作為支撐,監管要與時俱進,國家要設立法律制度來保障監管體制的推行,只有在一個嚴格的監管制度下實行的工程建設,才能保證其進程和質量的全面提升[4]。
2.4航運建設工程的市場格局
航道建設為人民和國家發展注入了無限活力,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打開航道運輸的經濟市場,國家要加大對航道經濟的開發和宣傳,使航道運輸方式得到普及,首先要讓人們看到它的優勢和便利,這樣才會得到人們的認可和支持,進而反作用帶動航道經濟的發展。國家要拓寬航道經濟的發展渠道。建立聯系國家內部和國際之間的航道經濟的橋梁,開拓國際市場,國家建立相關政策保證航道運輸商品進出口匯率和關稅等。切實保障人民的利益,帶動地區經濟發展,使國家地域特色文化走出國門,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體驗,占據更大的市場,使航道經濟與國際間建立聯系,保證客戶來源和銷售渠道,作用便利的航運交通優勢,創新經濟發展新趨勢。國家要保證一些中小企業航運經濟發展所需技術資源和設備能力,讓航運經濟走進大大小小的企業,讓企業不再需要借助其他企業的幫助進行運輸,而是憑借自我實力,也能夠運用航道運輸帶動企業產品走向國際。提升國民對航道經濟的認知。國家要提升自身國力,國際間的地位,與其他國家之間保持和諧合作關系,使我國物美價廉和高性價比的產品走進更多的國家,樹立長期合作意識,秉承互利共贏原則,便利更多的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帶動航道經濟的發展[5]。
3航運經濟政策優化的意義
航運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是一種創新型的運輸和出行工具的發展,它代表了國家綜合國力的高低,是國際間經濟溝通和交流的紐帶。通過政策優化,給航道建設工程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發展的環境,政策優化不是最終目的,要明確政策制定的初心,它只是為航道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航運經濟的發展才是國家最終目標,落實航道經濟政策不僅是完成國家制定的任務和目標,也代表了一個國家實行力度的高低,只有切實完善和達成政策要求,航運經濟發展才會如洪水猛獸般快速崛起,帶動我國經濟的發展[6]。
4結語
國際航運經濟的發展加速了時展歷程,它是經濟發展的新紀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的開掘與發展縮小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使我國引以為傲的產品逐漸走向全球,給全球人類的發展和進步按了加速鍵,在經濟發展浪潮中,中國正在重新擺正自己的姿態并迅速崛起,必將成就更完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李家慧.我國國際航運經濟政策優化探究[J].消費導刊,2020,(001):120-121.
[2]李怡.國際航運市場分析及我國航運企業發展策略研究[J].人力資源,2018,(008):71-72.
[3]洪善祥.中國的航運政策與發展—面向21世紀的中國港口和航運[J].船舶經濟貿易,2000,(2):17-18.
[4]陳繼紅.國際航運發展綜合試驗區的政策推行與發展規劃[J].港口經濟,2017,(06):23-25.
[5]張培林.關于我國國航運經濟政策的最佳選擇[J].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學報,1998,022(006):651-655.
[6]任為民.中國航運市場準入政策[J].水運管理,1998,(008):6-9,17.
作者:任婷 單位:中國船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