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文素養和大學生音樂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音樂教育對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結合素質教育思想,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要加強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發揮音樂教育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方面的作用,逐步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效果。高校音樂教育是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環節,是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普遍教育形式,音樂教育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分析論述了音樂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契合點,簡要探討如何提高高校大學的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人文素養大學生音樂教育
一、高校音樂教育對人文素養培養的作用
人文素養是人類發展中人文方面能達到的程度,大學生人文素養主要應從人文科學角度分析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音樂教育重視學生優雅氣質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高校在開展音樂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音樂教育對人文素養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作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深入解析音樂教育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意義,制定完善的教育組織方案,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創造良好條件[1]。當代社會需要多元化的復合型人才,所以高校音樂教育對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重在拓寬大學生的學習視野,培養大學生的集體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通過有效的音樂教育使學生了解各民族的音樂特色,學習之余開展豐富的與音樂相關的娛樂活動,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他們對生活的感知。大學生要正確認識人生、社會等諸多問題,要具備團結協作的集體意識,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有利于大學生適應社會,合唱、歌劇、舞蹈等藝術形式是培養學生集體意識的良好途徑,表演中需要成員間的協作配合,音樂教育活動能夠培養大學生的音樂素養,有助于大學生形成健全開朗的性格。
二、高校音樂人文素養培養的意義
開展音樂教育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音樂欣賞教育是重要手段之一,學生通過欣賞音樂,能夠從中感受到作曲家的創作思想與意圖,充分發揮想象力,實現對音樂作品的正確理解和品鑒,如此在不斷感悟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們的音樂審美能力。高校還可以通過開設音樂欣賞課,使學生結合音樂文化背景等感受音樂藝術的奧妙,使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得到強化,文化藝術修養得到提升。如通過欣賞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就能夠感受到舊社會現實生活中的艱辛,發揮音樂的教化作用和道德作用,強化學生的人文素養發展[2]。大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對人文素養培養有密切的聯系,向大學生講解音樂理論知識,能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積累,使學生對音樂知識形成深刻的理性認識,諸如加強對中西方音樂歷史的熟悉和記憶,對于學生欣賞音樂作品中的內涵都能起到理論支撐的作用。在大學生音樂知識有了較為豐富的儲備后,為他們理性地看待相關各種社會文藝現象、文化問題等都能起到正確的指導意義。人格氣質培養與人文素質訓練有密切的聯系,強化學生的人格品質才能使其人格品德得到提升,使其接受藝術熏陶中深化思想認識,促進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效果的提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音樂形體訓練,使學生結合對音樂的理解用優雅的姿態表現出音樂情感。合理組織學生參與形體訓練活動,能夠通過芭蕾、民族舞蹈、現代舞蹈等形式訓練學生優雅的姿態,培養學生的藝術內涵,對提高學生的氣質修養都具有積極作用。
三、高校音樂教育人文素養培養策略
人文素養是大學生人文領域訓練的目標,人文能力與方法表現在人與社會的關系處理中。音樂能夠培養濃厚的情感,在陶冶大學生情操,教育他們熱愛生活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普及高校音樂教育有利于完善大學生的人格,最終達到全面提升人文素養的目的。人的思維模式可以被音樂影響,在增強觀察能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對大學生群體的作用表現為追求真理、熱愛生活。音樂教育使大學生接觸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作曲家的經典作品,有助于熟悉各種音樂體裁,對作品的創作題材的多樣性也能夠把握。通過學習、聆聽等形式了解音樂背后的文化,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引導他們全面認識不同民族的音樂世界。大學生充滿活力和朝氣,對未知事物擁有強烈的好奇心。但學生群體畢竟還未走向社會,因此缺乏親身的實踐與社會經歷,如果在高校中缺乏正確的心理疏導與引導,他們在走上社會后,難免會經受欺騙、虛偽等丑陋現象的影響,特別是在某些場合可能會難以辨明是非,易受到不健康思想的侵蝕。因此,高校音樂教育應通過諸多實例、事例,引導學生正確藝術、正確看待社會。通過音樂的教化、倫理、道德等作用實現對學生們精神品質的積極影響,激發他們對藝術、生活和人生的熱愛[3]。
四、音樂教育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措施
音樂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養之間存在很多契合點,我國高校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為生源素質不均衡、參差不齊。社會對音樂教育存在的錯誤認知和高校應試教育使大學生被動接受書本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等,均忽視了音樂教育對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和塑造。我國很多高校的音樂教育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合理,還有不少高校對音樂教育缺乏重視。這些因素是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營造良好的人文素養教育環境的絆腳石。認識音樂教育的多重意義后,務必落實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措施,增強大學人才培養工作的科學性。在實際組織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扭轉部分高校對音樂教育的認識態度,將音樂教育作為核心構建完善的教育體系。在明確音樂教育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方面的基礎上,學校要轉變教育理念,注重音樂教育功能的實踐和發揮,為人文素養培養發揮創造良好條件。首先,合理安排音樂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課程,在確保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技能的基礎上,還要感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為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奠定基礎。其次,將音樂教育與活動課程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情感。最后,加強課程考核管理,引發學生對音樂教育的重視,優化大學生音樂教育,充分發揮音樂藝術教育的重要作用,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音樂教育人文素養教育作用發揮與教師教學指導能力有密切的聯系,把握人文素養需要開展教育活動,建立學生的個人思想道德素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才能增強音樂教育的人文素養培養效果。認識到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對教師進行音樂教育方面的專業素質教育等,指導教師結合不同學生情況轉變教學組織活動,確保將教育理念應用到課程教學中,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良好培養。將音樂教育作為基礎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培養,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挖掘校園文化,探索特色校園文化體系的構建,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各種學生社團等,對音樂相關知識進行宣教,營造良好的校內人文教育氛圍,使學生人文素養得到良好培養。教師可以組織豐富的音樂教育活動,將社會實踐活動等有機結合,真正發揮校園文化的重要作用,增強人文素養培養的科學性。
五、結語
音樂教育能夠完善學生的素質教育,健全學生的人格。社會需要積極對待音樂教育,充分發揮音樂教育對大學生人文素養的作用。在高校人才培養的工作改革中,要加強對音樂素質教育的重視,發揮音樂教育中人文素養的培養作用,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萬紹芳,徐雅卓.大學音樂教育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4):69-70.
[2]劉春曉.一份不能遺忘的音樂期刊———記《延安歌聲》創刊33周年[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8,(02):62-66.
[3]張想.論音樂教育對大學生人文素養提升的意義和培養方式研究[J].黃河之聲,2018,(23):65-66.
作者:劉春曉 單位:西安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