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生人文素養現狀及培育方案簡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人文素養是高職院校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現狀并不太樂觀,學生對人文素養的了解相對欠缺。基于此,本文對核心素養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現狀以及培育方案進行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人文素養高職院校學生培育方案
一、核心素養以及人文素養的相關概念分析
1.核心素養
近年來,學術界對于“核心素養”的研究日益深入,“核心素養”覆蓋的范圍極廣。從生活到教育,從經濟到社會,都是“核心素養”的覆蓋范圍。除此之外,“核心素養”這個詞匯是從外國引入的,“核心素養”這個概念是由經合組織和歐盟理事會的研究報告提出的。伴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國家非常重視學生的發展核心素養的研究和進步,“核心素養”已經逐漸成為相關從業者的研究重點。2016年,北京師范中學舉行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的會。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2.人文素養
“人文”一詞,最早可以從《易經》中見到,這里指的“人文”主要包括人類所創造的文化的總稱。“人文”也包括人類文化的最先進的部分。因此,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人文素養有廣義和狹義兩個分類,廣義的人文素養指的是做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和基本態度,這個方面的人文素養主要包括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以及基本態度,包括如何處理和他人、社會的關系,是一種為人處世基本的價值觀和人生哲學。從狹義的角度來說,人文素養包括文學、史學、哲學和藝術等很多學科的知識的統稱。
3.人文素養教育
高職學校是國家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搖籃,高職教育對于學生來說除了進行一些專業的知識素養教育以外,更需要加強對人文素養的教育。人文素養教育可以有效地加強和提升學生的內在素質,包括心理、意志、修養、品格、氣質等,從而也可以進一步加強這些學生的人文素質的培養。“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是《大學》的開篇。因此,對于高等教育來說,必須要有效地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育和發展。
二、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的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一直以來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專業性人才以及優秀人才。高職院校是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因此,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工作勢在必行。
1.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素養偏低
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對于人文素養的認知程度較低。人文素養主要分為三個方面:文學知識方面、歷史知識方面、哲學知識方面。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對于人文知識以及歷史知識、哲學方面的知識涉獵不夠多。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學生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專業知識的學習方面上。雖然高職院校有部分學生經常會看一些書籍,但是這些書籍大多數是一些比較容易閱讀的小說,對于經典的中西方名著涉獵較少,這種現象就導致了他們自身的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相對較低。
2.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價值觀有一定的偏差
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在價值觀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這種現象與當前的社會環境有著一定的關系。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思想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經濟結構以及多樣化的信息充斥著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活,而此時也是高職院校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養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各種腐朽的思想難免會對他們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如經濟攀比、物質浪費等現象在高職校園內屢見不鮮。
3.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缺乏理想和信念,沉迷游戲活動
人文素養可以對人的行為進行指導,也可以外化為人的行動和表現。部分高職院校學生沉迷于打游戲、上網、看電影等活動,而對于讀書、看報紙、學習知識等活動卻興趣索然。例如,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還體現在作業的完成、演講稿、征文活動等文章的撰寫方面。大部分學生在撰寫文章的時候都選擇從網絡上下載并抄寫,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缺乏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是指導我們行動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學生樹立了高尚的理想和信念,能指導學生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
4.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的意志力不夠強大
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的意志力不夠強大,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時候,往往不能鼓起勇氣克服挫折和困難,而是選擇逃避和放棄。有部分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不能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自己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從而產生一些自卑、失落、郁悶等情緒。這種不健康的心理顯然不利于高職院校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也不利于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
5.部分高職校園的人文素養氛圍不夠濃厚
一些高職院校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工作準備不充分、認識不充分,導致了高職院校的人文素養氛圍不夠濃厚。一方面,高職校園舉辦內部的相關人文活動較少;另一個方面學校也沒有組織專門的人文社團。校園環境缺乏相關的人文素養氛圍,是影響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高低的重要因素。
三、人文素養調查培育方案及途徑分析研究
1.多渠道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工作
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可以通過多方面的渠道來實現。例如,通過參加公益活動、學習公益知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通過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提高學生們的人文素養;通過系統的理論知識研究和學習,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水平;通過參加學生相應的社團活動,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通過社會的影響,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綜合來說,這些人文素養培養方法都有其可取之處。因此,在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培育工作時,學校除了要進行系統的、全面的人文素養課程設置以外,也需要綜合地運用網絡、社會等因素對人文素養培育工作進行安排,確保人文素養工作的有效進行。多渠道、多方面的人文素養培育工作對于廣大高職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綜合以上因素分析,人文素養的培育工作絕對不僅僅是學校的工作,更需要家庭、社會的參與,三者形成合力才能更有效地進行。從學校的角度來分析,為了有效地推動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學校應該設立更多符合學生成長成才的專業的人文素養課程;從社會的角度來分析,社會應該加大對一些公益事業的推廣,營造一種正能量的、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氛圍;從家庭的角度來說,家庭應該重視孩子的人文素養的培養等等。除此之外,伴隨著我們國家的經濟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一些人文素養的培養也是十分必要的。總而言之,人文素養教育任重而道遠,不僅僅需要學校的參與,更需要多渠道、多方面地進行人文素養教育。
2.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加強對學生三觀地培養和塑造
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特別是人文、哲學、美育教學等公共人文學科的教育更容易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因此,在高職教育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在確保學生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礎上,一定要切實加強相關的人文素質教育。必須有針對性地增加人文素質教學課程的比例,讓人文素質課程成為高職教育中的基本學科以及基礎性學科,圍繞“做人,做職業人,做有文化的職業人”這一基本思路,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改變課程目標不再拘泥于知識技能的取向,不斷改革課程內容,實現人文教育與科技教育一體化,改革教學方法,實現傳統與多元教學模式的一體化。通過這些改革,促進人文素質課程向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建立,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時代的需要。這對于廣大的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高職院校學生興趣廣泛,一些藝術活動以及娛樂活動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以及興趣。因此,在藝術活動以及娛樂活動中加強人文素養的培養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舉辦合唱比賽的時候,可以選取一些愛國主義歌曲以及一些表達正面、積極色彩的歌曲供學生合唱,讓學生在放聲高歌的時候體會到先賢們的胸懷和胸襟。在籃球比賽的時候,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讓他們認識到一個人即使再強大,也不能脫離隊伍。只有整個隊伍都十分優秀,才可以確保獲得比賽的勝利。學校也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藝術展覽,如參加畫展、參觀博物館等,讓古代先賢們的畫作震撼到學生的內心,從而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
3.在實踐活動中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
人文素養不僅僅根植于人們的內心中,更會外在地表現為人們的實踐活動,反過來,實踐活動也會進一步促進人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在實踐生活中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是十分重要的。這種培養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社團活動的實踐活動上的人文素養培養;二是課后實踐生活中的人文素養培養。在舉辦社團實踐活動的時候,往往會吸引大量的學生參加,因此多多舉辦一些有正面意義的活動,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比如,文學社舉辦相應的詩歌朗誦活動、征文比賽活動、演講比賽活動等。辯論與演講社團舉辦相應的辯論比賽、演講比賽。計算機社團舉辦相應的計算機技能大賽等。通過這些社團活動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覆蓋面,另一個方面也可以對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行培養,讓學生在無形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除此之外,學校也要積極鼓勵一些閱讀行為、音樂行為、歌唱行為等。學校要讓學生在課后時間離開游戲和電腦,參與實際的閱讀當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讓學生們在書海翱翔的同時,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
4.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環境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人文素養培養的時候。要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工作。加強高職校園的校園文化,可以通過舉辦相應的文人文素養講座或比賽來進行。比如舉辦一些有關人文知識的辯論比賽或者演講比賽,激發學生學習人文知識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除此之外,高職校園也可以舉辦一些和人文相關的社團,加強學生對人文知識的認可度。高職學校也可以聘請一些專家、學者來學校舉辦講座,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5.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影響著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阻礙。目前在高職院校中,存在著學生的意志力不強、心理問題、抑郁癥等現象。這種心理問題嚴重地阻礙了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因此,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讓學生保持一個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狀態。學生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狀態自然可以推動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和進步。
6.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力量和水平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的言行舉止往往決定著的學生的發展進步以及對世界的認知和了解。因此,想要進一步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學校首先需要對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培訓。要加強教師的專業能力培訓,讓廣大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經驗都有所豐富,從而在人文素質培養工作中做到事半功倍。除此之外,人文素質不僅僅在于教育,更在于影響。教師的師德水平往往決定著學生的人文素質學習情況,師德欠缺的教師可能給學生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從而導致學生的人文素質降低。師德優秀的教師則會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如沐春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素質,改善自己的行為,讓自己的人文素質水平有所提高。學校可以定期召開相關的研討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教學水平。學校要重視對教師德行的培養,讓廣大的高職院校教師認識到教學工作的嚴謹性以及高尚性,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從而讓高職院校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自己的人文素養。
四、結束語
雖然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有不同程度的欠缺,但是學生對于人文素養的重視程度以及求知欲望都是令人欣喜的。因此我們相信,只要采取正確的人文素養培育方式,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一定會得到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培育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每一個相關從業者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本文通過分析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現狀,并結合筆者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以及系統理論研究,對高職學生的人文素養培育工作提出一定的方法和建議,希望可以有效地推動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培育工作的提高和進步,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雨田.健康中國視閾下的醫學人文素質培養模式探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
[2]劉淑華.重視語文教學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探研[J].成才之路,2019
[3]董素芳.談談道德與法治教學人文素養培養[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
[4]王藝涵.文化哲學視域下高職院校人文素養教育的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9
作者:馬曉濤 單位: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