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軟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以普通本科《軟件工程》課程為例,在教學中嘗試將藍墨云班課這一移動信息化教學平臺與傳統課堂相結合,將學生課內課外學習進行重構和整體設計,促進不同程度的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實現差異化教學,推動教學模式改革。同時證明手機也可以進入課堂,并且成為很好的教學工具與手段,為教學服務。
【關鍵詞】藍墨云班課;移動信息化教學;軟件工程;教學改革
0前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移動通信技術支持下的移動信息化教學模式受到廣泛關注,該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局限和弊端,學生可隨時隨地的使用移動互聯終端設備進行自主學習,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時間、極大提高了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更靈活的開展學習活動。本文采用藍墨云班課這款移動教學助手APP,以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軟件工程》為實踐對象,幫助老師提高與學生的互動效率、激發學生在移動設備上學習的興趣,讓手機因勢利導地變成課堂上的學習工具,服務于課程教學的開展。
1藍墨云班課簡介
藍墨云班課是一款基于移動互聯網,方便師生開展課堂內外即時反饋互動教學的云服務平臺。平臺以教師在云端創建的班課空間為基礎,為學生提供移動設備上的課程訂閱、消息推送、作業、課件、視頻和資料等服務,它主要包括四大模塊:一是班課的資源,包括上傳到班課的各種學習素材,如教案、課件、視頻等;二是班課活動,包括測試、答疑/討論、頭腦風暴以及投票/問卷等;三是班課的成員信息,在此模塊可以實現課堂簽到、以及了解班課成員學習班課資源的進度和所獲取的經驗值;四是通知模塊,在此模塊可以及時課程信息。
2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軟件工程課堂設計
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軟件工程課堂設計主要從四個方面展開,即創建并推送學習資源、課前自主學習、課堂知識內化、課后復習與評教評學。
2.1創建教學資源
在學生進行課前自主學習之前,首先,教師需要在藍墨云班課平臺上,創建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庫。這些教學資源可以包括音頻、視頻、文字等多方面立體化教學資源。然后,教師按照教學進度分章節,將學習資源推送到云班課上,并“通知”提醒學生及時查看學習資源和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便于開展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
2.2課前自主學習
課前以線上學習為主,是由學生登錄到移動藍墨云班課APP上,自主學習課程來完成的。在正式上課前,教師通過平臺將學前任務推送給每個學生,學生可以根據課前任務要求,在云班課平臺上學習課程相關內容。通過移動教學平臺,學生可以了解軟件工程某個學習單元的學習目標,并完成課程中的知識點學習。通過云班課平臺反饋課前學習遇到的問題,以此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和進度。在云班課平臺上,學習進度快的優等生還可以隨時隨地自主選擇學習資源,制訂學習計劃來完成相關課程知識的學習,真正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
2.3課中知識內化
課中以線下學習為主,即傳統的課堂師生面對面講授學習,但此時,教師的角色不再是知識傳授者和課堂主體,而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引領者和輔助者。在課程引導環節,教師需以案例或項目化教學的方式,設計相應的學習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授課環節,教師會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完成的學前任務情況,通過提問來檢查學生的課前學習完成情況,教師根據移動平臺上學生反饋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任務展示和操作示范,促進學生的知識內化,同時,可穿插一些線上測試活動、投票問卷和答疑討論等課堂活動。在課中知識內化階段,優等生的參與度最高,通過課前自主學習的中等生的參與度也會有一定的提高。
2.4課后復習與評教評學
課后以線下學習為主,教師可以根據課堂知識點和學生學習興趣一些頭腦風暴題,激發學生進一步思考,以拓展課堂知識;教師也可以在線布置課外作業,以鞏固所學內容;同時教師要在答疑討論區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云班課上參與的任何活動教師均可以給予一定的經驗值作為獎勵。課后作業也可以采取學生互評、分組評價、教師總體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進行,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3藍墨云班課在軟件工程教學中的實施
3.1推送教學資源
在藍墨云班課平臺上將課件、網絡學習資源、微課、實驗指導書等從PC端上傳,通過資源庫、網頁鏈接等方式推送教學資源,完成翻轉課堂的課前任務,為學生提供預習資源、自測題、思考題等。在課前按照教學進度推送,并將推送教學資源分類,分為課件、視頻、素材、作業、案例,見圖1中的班課資源。教學資源后,所有學生的手機會收到即時消息通知。如果學生瀏覽或下載過該資源,可在教師端看到資源瀏覽數據統計。通過云班課界面,可以看到學生的預習完成情況,對沒有預習的學生可以給予及時的提醒,便于教師監督學生按時完成課前自主學習任務。
3.2創建教學活動
藍墨云班課平臺上提供了作業小組任務、活動庫、投票問卷、頭腦風暴、答疑討論、測試等模塊,在具體的教學活動設計中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或幾個模塊來開展。例如,根據《軟件工程》課程第一章軟件工程概述的教學設計,在云班課上推送了兩個小測試和兩個思考題討論,以此來檢驗學生對第一章節中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其中,測試可以自動生成成績和分析數據,方便教師統計分析,有助于差異化教學。
3.3布置作業、課后反饋
教師可以在云班課上通過編輯圖文頁面、上傳附件、線上測試等方式,為學生布置作業。學生可以到電腦端下載素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討論和評價。作業不僅由授課教師評價,還可以在學生之間進行互評。課后,學生還可以通過答疑討論區,對還未掌握的知識點和老師進一步交流。最后,教師通過投票問卷功能,進行調研,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便于教師改進的今后教學,并且可以自行設計調查問卷,收集學生意見,開展相關的課題調研,調研結果可直接得出,不再需要額外統計,方便快捷。
4教學效果分析
經過了兩學期的嘗試,從期末的課堂教學效果、調查問卷統計結果來看,超過90%以上的學生能夠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從期末學習成績來看,期末成績的優秀率和及格率都有大幅度提高。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移動信息化教學模式觸動了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方便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及時的評價和考核也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總之,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在軟件工程的課程學習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滕進麗.藍墨云班課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7(31):117.
[2]賈紅軍,徐博文.云班課在高職計算機基礎微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7(8):93-95.
[3]袁吉.藍墨云班課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7(35):219S.
[4]周山,皮慧芬.基于云班課的移動學習在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電子制作,2017(10):86-87.
作者:張婷 李娟 王勇 單位:武漢工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