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工智能時代財務人的機遇及挑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人工智能時代已實實在在地到來,并且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財務。作為財務人,我更關心人工智能時代將給財務組織帶來怎樣的模式改變,給財務人帶來怎么樣的機遇與挑戰。
關鍵詞:人工智能時代;財務人;機遇;挑戰
引言
未來已來,人工智能技術快速地改變了我們的社會,財務作為商業的核心元素不可避免地卷入浪潮,趨勢的力量不可抗拒,財務人應順應要求積極擁抱智能時代,本文重點討論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背景下,財務人的機遇與挑戰。
一、智能時代給財務人帶來的影響
(一)人工智能的定義人工智能的科學定義源自1950年,計算機科學的奠基人阿蘭•圖靈在《思想》雜志上《計算的機器和智能》,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阿蘭•圖靈認為,如果用一臺計算機和人做問答游戲,計算機對面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和誰聊天,如果計算機騙過了這個人,讓他認為對方是人類而非計算機的話,就可以說計算機實現了人工智能。
(二)人工智能時代的特點人工智能的發展和大數據的關系異常緊密。大數據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與基礎,人工智能時代的背后是數據時代,而數據處理恰恰又是財務人的核心能力。財務人工智能時代到來的標志性事件是:2017年5月28日,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會計師事務所推出德勤財務機器人。現在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標志,以及以智能化為特征的財務變革已經到來,本次財務變革則通過財務智能化、社區化、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財務數據的應用價值為目標。人工智能時代改變了財務人的技術和管理實踐的邏輯,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時代新商業經濟模式的出現也觸動財務發生改變。共享經濟、跟蹤經濟、合作經濟,這些無不牽動財務與之協同創新。
(三)人工智能時代給財務人帶來新的認知及財務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時代對財務信息技術的影響最直接。大數據的快速發展為人工智能的實現和應用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基礎,當前階段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在大數據方面,首先要求信息系統提升自身的數據采集和存儲能力。大數據需要建立在高度的業財信息系統對接的基礎上,財務信息系統能獲取端到端的、更加新的數據存儲技術,并最終形成應用。依靠大數據,財務的分析、預測、決策及評價職能可以大部分實現智能化,減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人工智能時代是技術革新的時代,對財務信息化來說,更重要的是保持技術的敏感性,敢于創新,創造更多的可能。正如吳軍博士在《智能時代》一書封面上所言:“2%的人將控制未來,成為他們或被淘汰”。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里,財務從純手工作業發展到高度的網絡化作業,期間還經歷了會計電算化向財務信息化的轉變。財務信息技術的飛躍帶來財務認知新邏輯,在人工智能時代,將更多強調財務基于大數據和智能分析的主動性,財務需要逐漸向強勢財務轉變,從被動響應變化轉變為主動迎接挑戰,這就是人工智能時代給財務人帶來的認知新邏輯。基于大數據帶來的認知新邏輯,現只就預算、管理會計、成本控制、業務財務、財務共享這五個方面來看看人工智能時代帶來的認知新邏輯。1.預算:從經驗預算、經驗資源配置到精準預算、精準資源配置傳統預算編制往往是基于經驗的資源配置,因此說傳統預算是一種經驗預算不為過。經驗預算對預算編制人員的經驗要求高且結果很不穩定,往往在預算溝通過程中會有很大的彈性和空間。同時,溝通雙方很難找到合適的邏輯說服對方。但是在人工智能時代,依靠大數據的可預測性,通過大量數據分析,從結果出發能夠找到影響經營結果的因素。通過確定這些影響因素的資源投入,實現精準預算或資源配置。這就是人工智能帶來的預算新認知。2.管理會計:從擺脫維度分析到全維度管理管理會計又稱“分析報告會計”,傳統管理會計的核心就是維度。在現階段,管理會計要實現全維度分析目標,關系型數據庫的性能早已經無法支持,多維度數據庫成為當下管理會計系統數據載體的主流。人工智能時代下,數據處理模式將有很大提升,管理會計的分析、預測、決策、預算、控制和評價職能與之相契合,這將是人工智能帶來的全維度管理會計新認知。3.成本控制:從事后控制到成本控制的前置及過程化傳統的成本控制往往是事后追蹤。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成本費用被細分成每一個子類,針對不同子類都可以進一步向前延伸,建立專業的前端業務管理系統,這些前置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進行無縫銜接,對成本費用的管理前置到業務過程中,這就是人工智能帶來的成本控制新認知。4.業務財務:從相對分離到高度統一傳統的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之間存在一定的分離,業務系統更多的時候是通過數據體外傳遞的方式完成與財務系統之間的數據對接。但是隨著業財融合的深入與推廣,在人工智能時代,隨著大數據系統應對復雜性能力的提升,將來逐步建立內部統一的會計系統,作為載體融合多個前端業務系統,進而實現業務財務對接的轉變,這就是人工智能帶來的業財新認知。5.財務共享:從勞動密集型到技術密集型財務共享服務采用典型的勞動密集型運營模式,將分散的財務作業進行集中處理。而這個勞動密集型本身也存在成本及操作風險。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將會逐漸取代依賴人工作業,基于大數據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將大幅度降低財務共享中心的人力,進而實現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變,這就是人工智能帶來的財務共享新認知。
二、人工智能時代帶來的財務組織模式改變
財務組織是財務主體的軀干,認識到人工智能時代對財務組織的改變,是財務智能變革的基礎。現代財務組織建立在剛性管理的基礎上,強調組織的權威和專業分工,依靠組織制度和職責權力。而人工智能幫助財務人越來越多地完成原本需要“剛性”的工作,如財務審核、會計核算等,財務人的精力釋放將有助我們去重新構建柔性管理能力。財務組織如圖1所示,從傳統階段到四分離階段,戰略、專業、共享、業財四分離的財務組織讓財務管理上升了一個層次。
三、人工智能時代給財務人帶來的機遇
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對財務人的影響是全面且深遠的。無論是高級財務管理人員還是基層會計運營人員,都需要面對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的改變。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釋放了要求財務人自我革新的強烈信號,當然也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改變的機遇,在了解人工智能給財務人帶來新認知后,我們來談談這個人工智能給財務人帶來的機遇。所謂的機遇就是以積極的姿態擁抱人工智能,用進取的態度迎接變革。財務人需要擁有重新構建自身的能力,在大數據學習等方面掌握主動的經營分析能力、業務建模能力、更多的規則及流程設計能力。基于大數據給財務信息技術帶來的飛躍,傳統財務人不再只是“管家婆”“賬房先生”,而是可以給經營業務、戰略決策提供積極主動快速的決策分析與支持,傳統財務人將成為企業利潤新的增長點,更加深入參與企業決策,成為企業決策最佳合作伙伴,傳統財務偏重被動的角色將會向強勢財務轉變,這就需要財務人具備更加復合全面的技能。而且在財務信息技術飛躍發展的大環境下,財務組織模式更加專業化帶來財務人職業發展路徑清晰明確,有公司層面控制管理的戰略財務、全價值鏈財務管理支持的業務財務、交易處理為主的共享財務、財務核心能力的專家團隊這四個專項能力。在這轉變的過程中,財務人將需要掌握更多的非財務類知識,如業務財務需要全面掌握公司整體生產及銷售流程,前后端采購及維護的運作等。
四、人工智能時代給財務人帶來的挑戰
2017年4月底召開的GMIC2017年北京大會上,李開復提出:“我們要看到,人工智能要取代50%的人的工作,在未來10~15年間,這些人怎么辦?還有更重要的,教育怎么辦?”是的,作為財務人,面對社會變革及技術革新,人工智能時代的擇業將更加困難!基于大數據等帶來財務信息技術的飛躍,傳統財務人最擅長的財務數據處理和數據分析遠不能滿足人工智能時代企業對財務管理要求。依托人工智能,可以把大量財務人從單一重復性基礎核算工作中釋放出來,并且同時開展全面的智能風控。人工智能時代,財務人不僅僅懂財務,還需要懂信息技術,隨著業財融合程度的深入,財務人需要懂的事情就更多更復雜,財務人大量的工作都是建立在信息系統基礎之上,因此懂信息系統技術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對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信息技術要有深刻的理解與認識,沒有一件是簡單的事情。
結語
人工智能時代改變世界也改變財務,當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時候,財務人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沖擊,也必須面對認知的升級換代。無論是高級財務管理人員還是基層會計運營人員,都必須面對這種改變。新的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以進取積極的姿態融入人工智能時代,運用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信息技術,財務人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財務能力、信息技術能力、建模能力甚至財務創新能力。不斷增加財務服務價值,成為企業利潤新的增長點,成為企業經營戰略決策最可靠的合作伙伴。在人工智能到來的趨勢下,財務工作從單純的“計算器”轉變為企業的“導航儀”,財務人將從財務專業人才轉型為企業的戰略型、復合型管理專家,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參與者、CEO的重要伙伴。
參考文獻
[1]董皓.智能時代財務管理[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
[2]張鳳林,湯谷良,盧闖.全面預算管理20:解開管理者8大難題的鑰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
[3]陳虎,孫彥叢.財務共享服務(第二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8.
作者:盧璇 林瑩 單位:中水珠江規劃勘測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