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兩化融合下企業信息化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從產業結構升級、自主創新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著手闡述了該課題的研究背景,并基于“兩化融合”的實際情況對企業信息化建設路徑進行了詳細分析,旨在為我國工業企業的發展提供參考,進而實現其市場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推動我國整體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關鍵詞:工業企業;“兩化融合”;信息化基礎設施
1引言
近些年來我國工業領域逐漸加強了對于“兩化融合”的重視,但盡管相對于從前來說,企業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實現了對于信息化的應用,但其無論是深度還是在廣度上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基于此,有必要對其開展更加深層次的分析,進而充分發揮出信息化在“兩化融合”方面的核心作用。
2研究背景“兩化融合”
主要指的是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具體便是充分運用信息化來帶動工業化,而工業化又反過來促進信息化發展的一條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對于“兩化融合”來說,其最為關鍵的核心便在于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以及可持續發展模式的高效落實。“兩化融合”的科學性在于能夠切實同當下信息化時代的實際發展趨勢相適應,進而推動信息化以及工業化的共同發展,筆者將從以下三方面內容著手,對其具體體現進行詳細分析。
21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條件
工業企業所進行的“兩化融合”能夠為當前我國對現有的經濟發展方式進行優化轉變創造良好的條件,高質量落實量化融合可以有效推進改造傳統工業技術的進程,并加速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對于我國整體的工業化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進而充分同當下全世界范圍內產業升級的發展趨勢相適應,在此基礎上形成更加現代化以及科學化的產業體系,這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實現我國工業企業本身所具有的國際競爭能力的提升,還可以為資源以及環境未來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2自主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
強化推進工業企業的“兩化融合”,能夠促使各類工業企業實現自主創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這樣一來便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可能。工業始終都是我國至關重要的產業之一,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范圍之內我國工業在自主創新方面的能力都存在較為嚴重的欠缺,特別是諸多核心科技,往往都掌握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手中,這使得我國工業企業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制約。但“兩化融合”的高效推進能夠有效緩解這一問題,進而在現有的基礎上強化提升工業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與水平,這樣一來便能夠通過對于更多現代化科技的研究與開發,增強工業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并實現現有發展空間的進一步擴展。[1]
23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渠道
高效落實工業企業的“兩化融合”能夠提高節能減排的效率,從全世界范圍內來看,各個國家都已經意識到了綠色發展以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并逐漸著手轉變以往工藝企業所采用的發展模式。相關調查研究表明,我國的工業企業普遍存在著廢氣物排放以及能源消耗較大的問題,這對于未來環境的發展有著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兩化融合”則可以促使我國的工業企業在實際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積極投入到綠色制造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當中去。
3基于“兩化融合”的企業信息化建設路徑
31完善管理流程
為促進“兩化融合”的有效落實,企業應當積極完善相應的管理流程,繼而為后續信息化建設水平的優化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首先,企業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樹立起更強的責任意識,并在實際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極大力度落實各項制度以及體系的相關要求,自覺開展對于管理體系的學習以及運用,將日常工作中所開展的生產、經營以及管理同相應的體系標準切實聯系起來,并真正展現出各種規章制度以及管理體系應有的規范性和屬性作用,進而促進體系的持續長效運行。[2]其次,企業應當提高管理體系運行的質量,讓體系本身能夠展現出其固有的引領作用,并形成健全的管理體系框架結構,唯有如此才能夠為管理體系的高效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最終落實精細化管理的要求。最后,企業在對體系進行應用的時候,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不斷總結相關經驗教訓,并積極開展對于體系的補充和優化調整措施,進而充分立足于專業管理的角度,對各級所應采取的措施進行系統和科學的制定工作,以實現對于管理短板的有效彌補,進而切實展現出應有的管理水平。企業務必要在日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強化對于各項責任的落實以及制度的執行工作,從根本上保障精細化管理的成效,唯有提升管理工作的質量,才能夠真正體現出“兩化融合”的實效性。為員工后續工作的開展以及生產經營提供科學明確的準則,這對于企業安全生產以及生產經營目標的高效達成有著重要意義。
32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夠為“兩化融合”提供重要的動力,所以工業企業應當結合當前智能工廠建設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大力進行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高質量落實對于信息安全、無線網絡、視頻專網以及云平臺等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與此同時還要采取相應的數采網絡、視頻監控網絡以及辦公網絡等隔離開來,進而采用不同的通道開展高效的傳輸工作,結合用戶的具體需求進行相關數據的提取,然后進行整合,從根本上保障信息的安全性。此外,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對當前各個系統的實際網絡需求進行優化梳理,并采取妥善的處理措施健全網絡架構,深化對于現有各種網絡設備的提升與改造工作,切實保障基礎設施的質量和數量能夠同智能工廠的客觀需求相適應。工業企業應當大力開展信息安全培訓工作,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安全風險意識,并完成好對于新建信息系統風險以及漏洞的全面掃描和檢查工作。在此基礎上,企業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積極開展信息系統基礎上的應急演練,確保信息安全的相關責任能夠落實在每一個崗位上,管理人員需要加大力度開展對于信息安全的審查工作,通過構建動力監測系統以及日記管理系統等提升信息安全設施的建設質量,此舉可以有效實現工業企業各項工作效率的提升。企業應當加強對于各項軟硬件設施的重視,并科學合理地進行部署,從根本上保障好數據以及網絡的安全。
33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立足于“兩化融合”的實際要求,并在此基礎上設計、生產以及銷售等多個環節中都實現相關數據信息的有效融合,進而逐漸由原本的單一業務覆蓋轉變成為綜合集成作業,這樣一來便能夠有效解決信息孤島的問題,進而高效將行業整體所涉及的各項數據資源整合起來,全面落實對于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與升級。企業應當構建起健全和完善的大數據平臺,并對相關數據標準進行規范,進一步明確數據產權,切實發揮出大數據技術的實質性作用和獨有的優勢,為全行業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從企業內部管理的角度出發,對企業現行的各項管理制度進行重新梳理,并逐一解決存在于各個環節和流程中的實際問題,提升操作的標準化以及規范化程度。與此同時,企業應當加大力度進行產學研合作,并強化開展同人工智能以及互聯網等新興技術企業之間的合作與融合,這樣一來便能夠起到改變當下業務分散、多層次管理格局的作用,切實達到資源共享以及互聯互通的效果,進而真正完成難以單純憑借企業自身實力達成的技術革命,深化各項新技術以及新產品開發以及推廣應用,最終實現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優化提升,為其后續長遠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34大力開展信息化平臺建設
近些年來我國信息化水平逐漸提升,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工業企業為了能夠與時代發展相適應,逐漸開始加快對于云平臺的建設工作,現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向云端進行地層產品和設備、核心業務系統以及各種研發設計類工具的遷移,此舉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實現企業運行成本的降低,并強化提升企業當下所具有的制造能力以及整體運行效率。[3]以我國某企業為例,該企業總共投資550萬元構建智慧云平臺,該平臺在建設完成之后,預計每年可以節約200萬元的資金。除此之后,還有其他的企業也積極搭建了諸多生產綜合服務平臺、電商交易平臺以及創客平臺等類型的信息化平臺。這種現象的出現使得我國工業企業開始不斷向云端進行遷移,并走出了一條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新型發展模式。從目前來看,全世界范圍內工業企業之間的競爭正在逐漸由以往的產業鏈轉移到生態鏈競爭當中,未來在工業領域中,互聯網平臺勢必會成為全新的競爭焦點,所以工業企業務必要強化和深化對于互聯網平臺的建設和應用,進而達到從原本的狀態監測演變為復雜分析的效果,高質量的解決企業當前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工業企業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其在信息化建設以及發展方面較之其他領域也存在差異,所以工業企業在進行互聯網平臺搭建的時候不能一味復制其他領域的信息化經驗,而是要立足于本行業的實際特點,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而摸索出一條能夠同行業與企業相適應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及模式。
4結論
綜上所述,強化開展信息化建設能夠有效提升工業企業“兩化融合”的實效性,進而實現其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對于我國整體工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相關企業務必要加強對于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并積極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進而提高企業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效率,最終達到促進企業發展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永亮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對企業的戰略意義與實施[J].技術與市場,2020,27(8):138-139
[2]巫江,梁佳,王東淺談企業推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的流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0(16):1-2
[3]張贈富,謝源,吳國章數字經濟背景下兩化融合的路徑選擇:基于一個龍巖機械裝備企業的案例研究[J].商業經濟,2020(8):22-23,145
作者:郝翠玲 單位:東營市河口區工業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