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新生入館培訓的現狀及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入館培訓作為入學第一課,是學生進入院校的重要教育內容之一。新生能夠從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培訓中了解圖書館概況、獲得圖書館查閱紙質資源和電子信息資源的方法,對于專業課學習的延伸、個人價值觀的形成很有必要。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大一新生;入館培訓
一、高校新生入館培訓的現狀
(一)新生認知圖書館動力不足
高校圖書館一般安排圖書館館員通過單節課在新生剛入學的一個月對以院系為單位進行入館培訓,時長在2小時內。這種傳統集中授課的上課模式容易使對大學校園充滿好奇的新生們產生走馬觀花的感受。其次,入館培訓過程中缺乏互動,學生們知道的圖書館只限于館員概括在PPT上的內容,導致培訓效果較差。
(二)學校、圖書館支持力度不夠
新生入館培訓一般沒有專門的教室,館員在開展培訓之前需要和學校相關行政部門進行協調。部分學校不設專門財務經費用于教師培訓或報銷手續繁瑣,導致教師缺乏物質支持,動力不足。新生入館培訓沒有固定的時間,館員需要在不和軍訓、入學課程產生沖突的范圍內和輔導員協調安排時間。圖書館沒有專門的培訓資料,培訓的內容通常是由有教學經驗以及擅長計算機知識的老師制作完成,經培訓老師修改完成,缺乏系統性、專業性與時代性。
(三)館員培訓方法陳舊
進行入館培訓的館員自身在疲于完成圖書館本職工作外兼顧新生教育的任務,館員缺乏教學熱情,只是把培訓內容例如圖書館概況、館藏書目查詢、借還流程、圖書館讀者規章制度等滿堂灌給新生。新生本身對圖書館疏于了解,反而誤認為圖書館折騰新生,心理上便容易產生懈怠。
二、高校提高入館培訓的措施探討
(一)發揮宣傳功能,使入館培訓得到重視
新生入館培訓的教學效率要提升,需得到學校教師發展中心、教學部門、輔導員的配合。在新生軍訓課程、校本課程之外,安排合適的時間、教室用于入館培訓。并在培訓期間,輔導員進行不定時地查課、點名或在旁監督,以保證新生入館培訓的出勤率。圖書館應組織培訓前的討論會,利用同伴評價,對教案進行修改、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講課方式,提高入館培訓課堂教學效率。圖書館應當組織圖書館一線書庫館員,編寫貼近讀者的實用閱讀手冊,方便新生了解圖書館。提前邀請大三、大四的學生,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談論一下圖書館和自己的關系,使新生對大學生活有正確的認識,對圖書館重視起來。
(二)培訓中增加互動,分發問卷進行考察
在培訓的過程中,通過提問、設問等方式與新生就圖書館知識進行互動。讓新生了解圖書館的基本規章制度,更好地利用圖書館資源:館藏資源和電子資源。在講解后,發放問卷讓學生作答。如未及格,可推遲7天借閱證啟用時間,以引起新生重視。
(三)組織自身館員力量,成為各院系專業信息聯絡員
新生在進入高校校園之前,通常會存在對大學的認識存在偏差,認為圖書館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卻在臨近畢業時,沒有絲毫頭緒。考慮到學生有這種學術需求,圖書館可以組織自身館員力量,成為各院系專業信息聯絡員,在學生在查詢資源出現問題時,及時給予幫助。
(四)開設信息檢索課程
有些同學發現在一節入館培訓課不能全面地掌握檢索信息的方法。入館培訓要注重新生入館教育的連續性,可以選修信息檢索課程。此課程的開設的目的主要是通過查找信息源、利用信息源的方式提升信息素養。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文稿,將信息檢索基本知識、信息源的識別、檢索工具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常用中、英文數據庫檢索與利用。信息檢索的綜合應用,學習、研究、撰寫論文等。本課程是一門科學方法課,旨在通過講授和實習培養學習敏銳的信息意識,使其了解并掌握各種信息檢索技術,學會運用各種檢索手段從各類信息源中獲取所需要的知識。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科研和實際工作的能力,增強自學能力和獨立研究能力,為將來從事實際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學會了檢索的方法,便能主動地去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結語
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服務和窗口業務部門,新生入館培訓有必要讓新生了解其中豐富的信息資源,培養優好的圖書館習慣,能自主學習、會主動探索無垠的知識海洋,使之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陳昊.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創新[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06):81-83.
[2]陳偉,周琴,翟中會,韓萌,陳楠楠.高校圖書館分階段實施大一新生入館教育初探——以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為例[J].當代圖書館,2018(04):12-15.
[3]陳妍艷.試論新時期高校新生入館培訓[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3):53-55.
作者:馬瑞 單位:榆林學院圖書館